□乡村父老,踏歌旧曲,闾阎小子,弦诵新声。

李孝光元代〕《沁园春·花压双溪

花压双溪,月满千门,气象峥嵘。□乡村父老,踏歌旧曲,闾阎小子,弦诵新声。鸡犬无惊,桑麻如画,酷似驱车过武城。谁为此,事鲁人姬姓,公旦云仍。欲知政理功成。吾父母、斯民只至诚。太夫人九十,板与春暖,公年六十,彩袖风轻。富贵康宁,天公赋予,老去功名照汗青。祈公处,□人间霖雨,天上文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乡村父老踏歌旧曲闾阎小子弦诵新声

乡村(鄉村)xiāng cūn
亦作“ 乡邨 ”。
(1).村庄。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室山诗》:“乡村絶闻见,樵苏限风霄。”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 平叔 又请乡村去州县远处,令所由将盐就村糶易。” 宋 苏舜钦 《谘目五》:“又不可全依 汉 制,人人尽取,恐下户贫民难以应给,况乡邨之间徭役已多。”《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应天 苏州府 常熟县 有个乡村,叫做 麟紱镇 。”
(2).今亦泛指农村。 艾青 《献给乡村的诗》:“我想起乡村田野上的道路--用卵石或石板铺的曲折窄小的道路。”
(3).乡里,家乡。 唐 王维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闺风首邦族,庭训延乡村。” 清 蒲松龄 《流民蒙君恩载送东归》诗:“家中逃者方出门,旧年逃者返乡邨。”  ——《漢語大詞典》
父老 fù lǎo
对老年人的尊称。《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 輦过,问 唐 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 司马贞 索隐引 颜师古 曰:“年老矣,乃自为郎,怪之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九:“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金 元好问 《春日书怀呈刘济川》诗:“父老只供留我醉,儿童也喜从君行。”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各位同志,各位父老,今天晚上,我快活极了,高兴极了。”  ——《漢語大詞典》
踏歌 tà gē
亦作“蹋歌”。
(1).拉手而歌,以脚踏地为节拍。 唐 储光羲 《蔷薇篇》:“连袂蹋歌从此去,风吹香去逐人归。”《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圣历元年》:“尚书位任非轻,乃为虏蹋歌。” 胡三省 注:“蹋歌者,连手而歌,蹋地以为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记得昨宵踏歌处,有人连臂唱刀鐶。” 邓拓 《忆多姿·赶集》词:“最是春风吹舞衣,踏歌如梦飞。”参见“ 踏地 ”。
(2).指行吟;边走边歌。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李白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漢語大詞典》
旧曲(舊曲)jiù qǔ
(1).古曲,对“新曲”而言。《晋书·乐志下》:“按 魏 晋 之世,有 孙氏 善弘旧曲…… 朱生 善琵琶,尤发新声。”弘, 清 李慈铭 《〈晋书〉札记》:“当作引。” 南朝 陈 徐陵 《折杨柳》诗:“ 江陵 有旧曲, 洛 下作新声。”
(2).指歌妓聚居之所。 宋 姜夔 《琵琶仙》词:“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 桃根 桃叶 。”  ——《漢語大詞典》
闾阎(閭閻)lǘ yán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漢語大詞典》
小子 xiǎo zi
(1).平民百姓。《书·酒诰》:“ 文王 誥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孔 传:“小子,民之子孙也。正官治事,下羣吏教之,皆无常饮酒。” 汉 扬雄 《太玄·将》:“小子在渊,丈人播舩。” 范望 注:“小子,谓百姓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二》:“於庶邦则曰誥毖,於小子则曰誥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小子指民而言。”一说指属吏。 杨树达 《积微居读书记·尚书说·酒诰》“聪听祖考之遗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小子,盖谓属吏,与下文‘邦君御事小子’义同。文盖言不问小职大职及其属官,皆当一律听祖考之训也。”
(2).称宗亲中男性同辈年轻者及下辈。今用以昵称男性同辈之年轻者或晚辈。《书·康诰》:“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书·君奭》:“若游大川,予往暨汝 奭 ,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 清 朱彬 《经传考证·尚书下》:“古人亲爱之词,率以幼稚称, 周公 称 成王 曰‘小子同未在位’,称 康叔 曰‘小子封’是也。” 老舍 《茶馆》第三幕:“你小子行,洋服穿的象那么一回事,由后边看哪,你比洋人还象洋人!”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四章:“ 郭祥 称赞说:‘这小子忒有心计,早就当连长了。’”
(3).学生;晚辈。《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郑玄 笺:“成人谓大夫士也,小子其弟子也。”《论语·子张》:“ 子夏 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未也。”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其於后生小子,直言训诲之无隐。”
(4).用为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礼记·檀弓下》:“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於虎也。’”《孟子·离娄上》:“ 孔子 曰:‘ 求 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旧时自称谦词。《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有夏 多罪,天命殛之。” 唐 韩愈 《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 楚 狂小子 韩退之 。”《水浒传》第十九回:“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一径地特来投托入伙。”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以小子视之,不下七千万万也。”
(6).男小孩。《楚辞·天问》:“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王逸 注:“小子谓 伊尹 ……母因溺死,化为空桑之木。水乾之后,有小儿啼水涯,人取养之。” 黄宗英 等《抖抖眉毛立大志》:“早先,穷人家的小子落生时,爹妈怕养不大,给取了个女名。”
(7).指男性青少年,犹言小伙子。《红楼梦》第三一回:“扮作小子样儿,更好看了。”
(8).儿子;小儿子。《史记·三王世家》:“皇帝使御史大夫 汤 庙立子 閎 为 齐王 。曰:於戏,小子 閎 ,受兹青社。”《汉书·张禹传》:“又 禹 小子未有官,上临候 禹 , 禹 数视其小子,上即 禹 牀下拜为黄门郎,给事中。”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太宗 中夜闻告 侯君集 反,起绕床而步,亟命召之,以出其不意。既至,曰:‘臣,陛下幕府左右,乞留小子。’帝许之,流 岭南 为奴。” 秦兆阳 《在田野上前进》第三章:“我到县里跟俺小子过日子去。”
(9).男仆中之年轻者。《红楼梦》第九三回:“带了 焙茗 、 扫红 、 锄药 三个小子。”《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带了两三个家人小子,在 莫愁湖 上閒逛。”
(10).犹言小人,特指无德的人。《易·渐》:“小子厉,有言,无咎。” 孔颖达 疏:“小人之言,未伤君子之义,故曰无咎也。”
(11).亦作“ 小仔 ”。表示轻蔑的称呼。《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王爽 与 司马太傅 饮酒,太傅醉呼 王 为小子。 王 曰:‘亡祖长史与 简文皇帝 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儷二宫,何小子之有?’”《三国演义》第四七回:“ 周瑜 小子,偏怀浅戇,自负其能,輒欲以卵击石。”《孽海花》第二一回:“这小仔学坏了,用不得了。” 茅盾 《杂感二题·丑角》:“这小子的名声太臭了。”
(12). 周 官名,掌祭祀。《周礼·夏官》:“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郑玄 注:“小子立祭祀之小事。”一说,指王之近臣。 清 王夫之 《诗经稗疏·大雅·戎虽小子》:“《逸周书·芮良夫》曰:‘惟尔执政小子。’又曰:‘惟王暨尔执政小子。’则小子盖当时执政之称也。按《周礼·夏官》有小子,其属下士二人,职虽卑贱而掌徇陈赞牲受彻之事,则左右之近臣也。”
(13).少许,一点儿。《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儻若欺谩小子事,当时迍厄便施行。”  ——《漢語大詞典》
弦诵(弦誦,絃誦)xián sòng
(1).弦歌诵读。《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 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 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弦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后亦以称诗礼教化或学校教育。《晋书·儒林传序》:“虽尊儒劝学,亟降於纶言;东序西胶,未闻於弦诵。” 宋 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 陶 家客,弦诵常叨 孟 母邻。” 明 顾绛 《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清 恽敬 《重建东湖书院记》:“于是深衣博带之士揖让弦诵于其中,而书院復兴。”
(2).泛指吟哦诵读。 章炳麟 《文学说例》:“至韵文则復有特别者,盖其弦诵相授,素由耳治,久则音节谐熟,触激唇舌,不假思虑,而天纵其声。”
絃誦:古代授《诗》、学《诗》,配弦乐而歌者为弦歌,无乐而朗读者为诵,合称“絃诵”。后即用以泛指授业、诵读之事。《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 郑玄 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 孔颖达 疏:“诵谓歌乐者,谓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云絃谓以丝播诗者,谓以琴瑟播彼诗之音节,诗音则乐章也。”《旧唐书·音乐志一》:“三五之代,世有厥官,故 虞 廷振干羽之容, 周 人立絃诵之教。” 宋 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杯盘惯作 陶 家客,絃诵尝叨 孟母 邻。” 清 戴名世 《芥舟翁寿序》:“当 戴 氏之盛也,农服畎亩,士勤絃诵,恂恂礼让,而家皆饶裕。” 姚锡钧 《即事效湘绮楼体》:“絃诵喧中寂,河山刼后悲。”参见“ 弦诵 ”。  ——《漢語大詞典》
新声(新聲)xīn shēng
(1).新作的乐曲;新颖美妙的乐音。《国语·晋语八》:“ 平公 説新声。” 晋 陶潜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清歌散新声,緑酒开芳颜。” 唐 孟郊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握中有新声, 楚 竹人未闻。” 元 王士熙 《李宫人琵琶引》:“新声不用黄金拨,玉指萧萧弄晚凉。” 章炳麟 《辨诗》:“ 李延年 復依西域《摩訶兜勒》之曲,以造新声二十八解。”
(2).指新乐府辞或其他不能入乐的诗歌。 姚华 《论文后编》:“诗本乐章,自古辞不入今乐,则变为新声,及其递变,新声又不入乐, 宋 元 而后,悉为徒诗矣。”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诗:“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 欧 亚 造新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