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要离烈,张朱俱慷慨。

邢昉明代〕《读祖心再变纪漫述五十韵

惟岁昨在申,九州始破碎。旧京虽一隅,形势东南会。

我皇秉圭鬯,雨泣面如靧。臣民尽惊呼,少康真可配。

史公践台斗,心赤当时最。灵台占紫气,恍惚嘉祥届。

亡何变氛祲,太白垂天戒。宵光昼炯炯,百日犹未退。

咄哉夜郎人,小器自矜大。入手事挤排,持权夸拥戴。

朝廷一李纲,不容密勿内。猰貐本在野,抵死呼朋类。

赫赫先帝书,翻案神灵慨。谊士惜繁缨,凶党蒙冠带。

从此问王纲,解散随尘壒。貂蝉并鋘斧,颠倒弄机械。

人心二竖灰,世事长江败。洎乎皇舆播,临轩曾召对。

出奔忽异道,此事令人怪。得非靴中刀,凛凛恶奸桧。

所恨丧乱朝,不少共驩辈。城头竖降旗,城下迎王旆。

白头宗伯老,作事弥狡狯。捧献出英皇,笺记称再拜。

皇天生此物,其肉安足嘬。养士三百年,岂料成狼狈。

幸有两尚书,臣节堂堂在。又有杨中丞,甘死如饮瀣。

呜呼黄祠部,刀锯何耿介。郎吏及韦布,一二更奇快。

吁嗟郡国英,螳臂堪一喟。宣歙始发难,战血涂草莱。

麻生怒冲发,气作长虹挂。松林战尤苦,婺女兵终溃。

吴子要离烈,张朱俱慷慨。我悲黄相国,绝食经颠沛。

海上王将军,就死迹逾迈。此纪乙至丙,大书得梗概。

正气苟勿渝,细不遗裙䯰。倘非斯人俦,乾坤真愦愦。

大师南海秀,夐立风尘外。辛苦事掇拾,微辞缀丛荟。

毛锥逐行脚,蝇头装布袋。前日城门过,祸机发逅邂。

命危濒伏锧,鞫苦屡加钛。良以笔削劳,几落游魂队。

诸方尚云扰,澒洞势未杀。虽然怵网罗,慎勿罢纪载。

伊昔郑亿翁,著书至元代。出土十载前,金石何曾坏。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吴子要离慷慨

吴子 wú zǐ
(1).对 战国 卫 人 吴起 的敬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吴子 曰:‘待公而食。’”《南史·陈伯之传》:“所以 廉公 之思 赵 将, 吴子 之泣 西河 ,人之情也。”
(2). 南北朝 时北人对南人的蔑称。《南史·檀道济传》:“ 魏 人闻之,皆曰:‘ 道济 已死,吴子辈不足復惮。’”参见“ 傖父 ”。  ——《漢語大詞典》
要离(要離)yào lí
春秋 末 吴国 刺客。相传 吴王 阖闾 派 专诸 刺杀 王僚 后,又派 要离 谋刺出奔在 卫 的王子 庆忌 。 要离 请 吴王 断其右手,杀其妻子,诈称得罪出逃。及至 卫国 ,见 庆忌 , 庆忌 喜,与之谋。当同舟渡 江 时, 庆忌 被他刺中要害。 庆忌 释令归 吴 ,他行至 江陵 ,也伏剑自杀。事见《吕氏春秋·忠廉》、 汉 袁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然则 荆軻 湛七族, 要离 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 要离 灭家以效功。” 清 杨焯 《庆忌塔铁棺》诗:“误识 要离 死不难,石潭风雨夜深寒。”后亦用以称壮烈之士。 清 林明伦 《吊五人墓》:“ 要离 三尺土,千古共英风。”  ——《漢語大詞典》
烈 liè《國語辭典》

烈 [ liè ]

  1. 威猛、强劲。《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后汉书·卷七○·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埶,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2. 刚直、正义。如:「烈士」。《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3. 严厉、严酷。《淮南子·齐俗》:「曾参之养亲也,若事严主烈君。」汉·高诱·注:「烈,酷也。」
  4. 光明、显赫。《诗经·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国语·晋语九》:「君有烈名,臣无叛质。」三国吴·韦昭·注:「烈,明也。」
  5. 味道或成分很浓、很重。如:「烈酒」。唐·沈亚之〈梦游仙赋〉:「袭烈蕙之芳风,送丽音于辽耳。」
  1. 功业。《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2. 为正义而牺牲性命的人。如:「革命先烈」。
  3. 毒、祸害。《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若汤之旱,则桀之余烈也。」
  4. 姓。如秦代有烈裔。
  1. 燃烧。《孟子·滕文公上》:「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元·李寿卿《度柳翠·楔子》:「明朝是汝父周年,自当来烈纸焚钱。」
张 ( 張 ) zhāng
张 [ zhāng ]
  1.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 商店开业:开~。
  3. 拉紧:紧~。~力。
  4. 扩大,夸大:夸~。
  5. 放纵,无拘束:乖~。嚣~。
  6. 料理,应酬:~罗。
  7. 惊惶,慌忙:~惶失措。
  8. 看,望:~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11. 姓。
朱 zhū/shú《國語辭典》

朱 [ zhū ]

  1. 大红色。如:「近朱者赤」。《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
  2. 姓。如明代有太祖朱元璋。

朱 [ shú ]

  1. 参见「朱提 」条。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1.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1.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1. (一)​之又音。
慷慨 kāng kǎi
(1).情绪激昂。《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贯歷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激厉抗扬之意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士衡 长七尺餘,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清 王猷定 《梁烈妇传》:“ 材 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餘人从死,其慷慨赴义如此!”
(2).性格豪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性刚毅,慷慨有大节。”《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我 徐信 也是个慷慨丈夫,有话不妨尽言。”
(3).感叹。《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餘哀。”《文选·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独悲伤。” 李善 注引《说文》:“慷慨,壮士不得志於心。”
(4).大方;不吝啬。《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 见 李忠 、 周通 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袁 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