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韠何栾栾,清血洒幽隧。

王柏宋代〕《挽郡博士待班刘公歌

东风变九野,万物负生意。
素韠何栾栾,清血洒幽隧。
猗欤静寿翁,归全可无愧。
人生托溟涬,消息同一气。
过化来者续,自昔叹川逝。
温温夙好修,甄陶瑚琏器。
凝乎觚自度,澹乎靓且邃。
诗书以为粮,忠信以为饎。
人皆崇荣途,公独徐揽辔。
三转坐臯比,五鹗争自致。
上培德谊种,下开文字瑞。
一子通金闺,一子需大对。
衣冠绘庆图,岂料造物忌。
学校失师模,乡闾思善类。
梅花已流水,草木谁臭味。
惟有笃厚心,叮咛期嗣世。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素韠栾栾清血

素韠
诗庶见素韠兮素仪礼士冠礼筮于庙门主人玄冠朝服缁带韠 即位于门东注素韠白韦韠也饰唐书礼乐志内直郎陈服于帷内东领北上衮冕金 象笏远游冠缁布冠服元衣素裳素韠白纱中单青领褾襈裾履袜革带大带笏缁纚犀簪二物同箱  ——《骈字类编》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栾栾(欒欒)luán luán
身体瘦瘠貌。《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欒欒兮。” 毛 传:“欒欒,瘠貌。” 宋 苏辙 《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诗之四:“西隣 豫章 客,病骨瘦欒欒。” 清 钱谦益 《祭徐元晦母王夫人》:“欒欒 元晦 ,呼号罔极。”  ——《漢語大詞典》
清血 qīng xuè
(1).指眼泪。 唐 杜牧 《杜秋娘》诗:“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宋 欧阳修 《〈龙茶录〉后序》:“余自以諫官供奉仗内,至登二府。二十餘年,才一获赐,而丹成龙驾,舐鼎莫及,每一捧玩,清血交零而已。”
(2).谓血泪。 宋 文天祥 《哭母大祥》诗:“一声鷄叫泪满牀,化为清血衣裳湿。”  ——《漢語大詞典》
洒 ( 灑 ) sǎ/xǐ《國語辭典》

洒 [ cuǐ ]

  1. 高峻。《詩經·邶風·新臺》:「新臺有洒,河水浼浼。」漢·毛亨·傳:「洒,高峻也。」

洒 [ xiǎn ]

  1. 深峻。《爾雅·釋丘》:「望厓洒而高岸。」
  2. 肅敬。《禮記·玉藻》:「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

洒 [ xǐ ]

  1. 洗滌。《說文解字·水部》:「洒,滌也。」《孟子·梁惠王上》:「南辱於楚,寡人恥 之,願比死者壹洒之。」同「洗 」。

洒 [ sǎ ]

  1. 參見「洒家 」條。→「灑」的異體字(09985)​
幽 yōu《國語辭典》

幽 [ yōu ]

  1. 隐微的。《史记·卷二四·乐书》:「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
  2. 深远的。如:「幽远」。《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唐·韩偓〈春闷〉诗:「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谁知。」
  3. 僻静的。如:「幽静」。《文选·张华·情诗二首之一》:「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
  4. 清新、雅致的。如:「幽雅」、「清幽」。《老残游记·第八回》:「上去有块平地,都是栽的花木,映著月色,异常幽秀。」
  5. 昏暗不明的。如:「幽暗」。《商君书·禁使》:「今夫幽夜,山陵之大,而离娄不见。」《西游记·第六七回》:「黑云漠漠遮星汉,灯火无光遍地幽。」
  6. 退隐的。如:「幽居」。晋·陶渊明〈命子诗〉:「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1. 囚禁。如:「幽禁」。《荀子·王霸》:「官人失要则死,公侯失礼则幽。」
  1. 鬼神。《北史·卷二五·尉元传》:「夫至孝通灵,至顺感幽。」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炎风日搜搅,幽怪多冗长。」
  2. 参见「幽冥 」条。
隧 suì《國語辭典》

隧 [ suì ]

  1. 墓道。《玉篇·阜部》:「隧,墓道也。」唐·范传正〈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猗欤琢石为二碑,一藏幽隧一临歧。」
  2. 地下通道。《左传·隐公元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3. 通路、要道。《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初,陈侯会楚子伐郑,当陈隧者井堙木刊。」《礼记·曲礼上》:「升降不由阼阶,出入不当门隧。」
  4. 古代边塞上守烽火的亭子。《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更以婆娑。」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之三:「登城望亭隧,翩翩飞戍旗。」通「燧」。
  1. 挖掘地道。《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