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尽地名犹跋涉,忽收家信喜平安。

赵希迈宋代〕《秋风

纵使秋风满道间,炎州且任客衣单。
马行峻岭如云度,鹭立枯楂似画看。
问尽地名犹跋涉,忽收家信喜平安。
渡头沽得茅柴酒,尽可吟边作醉颜。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地名跋涉家信平安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4. 管,干预:概不过~。
  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6. 姓。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地名 dì míng
地方(如城市或城镇)的名称  ——《整理自网络》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跋涉 bá shè
(1).登山涉水。谓旅途艰苦。《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毛 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朕久望卿来,何其迟也。涂中跋涉不易?”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我这么想着,就问他一路跋涉该受了很多辛苦吧。”
(2).谓涉足于泥水之中艰难行走。 董必武 《挽沉骊英女士》诗:“勤劬如老农,跋涉于泥田。” 周振甫 注:“指下田。” 孙犁 《秀露集·乡里旧闻》:“土地是松软的,把孩子们的脚埋进去,他们仍然欢乐地跑着,并不感到跋涉。” 峻青 《海啸》第一章:“他们一会儿在齐膝深的水里跋涉,一会儿在烂泥地里蹒跚,走得非常吃力。”
(3).犹言劳累麻烦。 明 屠隆 《考槃馀事·造搥白纸法》:“平铺石上,用打纸搥敲千餘下,揭开晾□分乾,再迭压一宿,又搥千餘搥,令发光,与蜡牋相似方妙。余尝製之甚佳,但跋涉耳。”  ——《漢語大詞典》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1.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2.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1.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1.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1.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1.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2.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3.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4.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5.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6.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7.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8.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9.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10.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1.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12.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13.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家信 jiā xìn
家中传信的人。《周书·刘璠传》:“ 璠 母在 建康 遘疾, 璠 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后渐指家属来往的书信。《南史·徐陵传》:“及 侯景 入寇, 陵 父 摛 先在围城之内, 陵 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哀恤。”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 晋 陆云 ,字 士龙 ,家在 吴 ,久不得家信。”《三侠五义》第二十回:“家信也送到了,现有带来的回信。”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你难道没接到我的信,叫你连家信也别写!这个时候,你倒敢回来送死。”  ——《漢語大詞典》
喜 xǐ《國語辭典》

喜 [ xǐ ]

  1. 愛好。如:「喜愛」、「好大喜功」、「喜出望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2. 感到歡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1. 吉祥的事。如:「道喜」、「賀喜」。《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
  2.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3. 舊時稱小孩出痘子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病。」
  4. 姓。如元代有喜同。
  1. 高興的、快樂的。如:「欣喜」、「歡喜」、「喜訊」。
  2. 結婚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平安 píng ān
(1).指心境平静安定。《韩非子·解老》:“人无智愚,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世说新语·文学》“皆无想无因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周礼》有六梦:一曰正梦,谓无所感动,平安而梦也。” 鲁迅 《野草·希望》:“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老舍 《黑白李》:“有点小玩艺,比如粘补旧书等等,他就平安的销磨半日。”
(2).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平稳安全。 唐 岑参 《逢入京使》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明 李永周 《旅中望月》诗:“欲将数行信,无处寄平安。” 闻一多 《李白的死》:“又见圆圆的月儿还平安地贴在天上。”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