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花年来品格卑,所在随人趁高价。
韩琦〔宋代〕《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
广陵芍药真奇差,名与洛花相上天。洛花年来品格卑,所在随人趁高价。
接头著处骋新妍,轻去本根无顾藉。不论姚花与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
广陵之花性绝高,得地不移归造化。大豪人力或强迁,费尽雍培无艳冶。
东君固是花之主,千苞万萼从荣谢。似矫东君泛爱心,枉杀春风不肯嫁。
遂令天下走香名,髣髴丹青竞誇诧。以此扬花较洛花,自合扬花推定霸。
其间绝色可粗陈,天工著意诚堪讶。仙家冠子镂红云,金线妆治无匹亚。
旋心体弱不胜枝,宝髻攲斜犹堕马。冰雪肌肤一缬斑,新试守宫明似赭。
双头两两最多情,象物更呈鞍面窊。楼子亭亭欠姿媚,特有怪状堪图写。
见者方知画不真,未见直疑传者诈。前贤大欲巧赋咏,片言未出心先怕。
天上人间少其比,不似馀芳资假借。我来淮海涉三春,三访龙兴旧僧舍。
问得龙兴好事僧,每岁看承不敢暇。后园栽植虽甚蕃,及见花成由取舍。
出群标致必惊人,方徙矮坛临大厦。客来只见轩槛前,国艳天姿相照射。
因知灵种本自然,须凭精识能陶冶。君子果有育材心,请视维扬种花者。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洛花 luò huā
洛阳花的省称。特指牡丹。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花释名》:“洛花以穀雨为开候。” 宋 范成大 《次韵同年杨使君回自毘陵同泛石湖舟中见赠》:“洛花堆锦煖, 吴 藕鏤冰寒。”参见“ 洛阳花 ”。 ——《漢語大詞典》
年来(年來)nián lái
(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适媒媪来,以贱价售去,年来音耗遂絶。”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收集画象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
(2).年岁到来。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漢語大詞典》
(2).年岁到来。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漢語大詞典》
品格 pǐn gé
(1).指物品的质量规格。《宋书·颜竣传》:“及 世祖 即位,又铸 孝建 四銖……而盗铸弥甚,百物踊贵,民人患苦之。乃立品格,薄小无轮郭者,悉加禁断。” 五代 齐己 《谢人寄南榴卓子》诗:“品格宜仙果,精光称玉壶。”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论其(奔牛酒)品格,亦止如 苏州 之福贞, 惠泉 之三白, 宜兴 之红友。”
(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格调。 唐 韩愈 《画记》:“至 河阳 ,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 维楨 ﹞负重名垂四十年,然文多率意应酬,品格不能高也。”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八:“﹝七言律诗﹞至盛 唐 声始远,品格始高。”
(3).品性;性格。 唐 李中 《庭苇》诗:“品格清於竹,诗家景最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洛阳 人谓牡丹为花……尊贵之也。亦如称 欧阳公 、 司马公 之类,不復指其名字称号,然必其品格超絶,始可当此。”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酉姐 品格端好,能诵《毛诗》及《四子书》。” 沙汀 《老烟的故事》:“为了尊重他那精细的品格,我特别邀请他到天井里去。”
(4).指官品,爵秩。《元典章·圣政一·饬官吏》:“第三考封赠,祖父母、父母品格不及封赠者,量迁官品。” ——《漢語大詞典》
(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格调。 唐 韩愈 《画记》:“至 河阳 ,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 维楨 ﹞负重名垂四十年,然文多率意应酬,品格不能高也。”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八:“﹝七言律诗﹞至盛 唐 声始远,品格始高。”
(3).品性;性格。 唐 李中 《庭苇》诗:“品格清於竹,诗家景最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洛阳 人谓牡丹为花……尊贵之也。亦如称 欧阳公 、 司马公 之类,不復指其名字称号,然必其品格超絶,始可当此。”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酉姐 品格端好,能诵《毛诗》及《四子书》。” 沙汀 《老烟的故事》:“为了尊重他那精细的品格,我特别邀请他到天井里去。”
(4).指官品,爵秩。《元典章·圣政一·饬官吏》:“第三考封赠,祖父母、父母品格不及封赠者,量迁官品。” ——《漢語大詞典》
卑 bēi《國語辭典》
卑 [ bēi ]
形- 低下、低微。如:「卑贱」、「天尊地卑」。《文选·沈约·恩幸传论》:「人主谓其身卑位薄,以为权不得重。」
- 衰微、没落。《国语·周语上》:「王室其将卑乎?」
- 简陋。《文选·张衡·东京赋》:「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
- 品格低劣。《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 谦恭。如:「谦卑」、「卑躬屈膝」、「卑词厚礼」。
- 低下的地方。如:「登高必自卑」。
- 使简陋、低俗。《论语·秦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唐·孔颖达·正义:「言禹卑下所居之宫室而尽力以治田间之沟洫。」
- 轻视、藐视。《国语·晋语四》:「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所在 suǒ zài
(1).所处或所到之地。《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之虚 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史记·项羽本纪》:“ 汉 军不知 项王 所在,乃分军为三,復围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舜 陶 河 滨, 皇甫士安 以为 定陶 不在此也。然 陶城 在 蒲坂城 北,城即 舜 所都也,南去 歷山 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 定陶 方得为陶也。” 唐 韩愈 《故幽州节度判官张君墓志铭》:“詔所在给船轝,传归其家,赐钱物以葬。”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 萧队长 自己也出去了。他把他的快慢机(一种好匣枪)别在前面袴腰上,一直往 韩 家大院所在的北头走去。”
(2).指存在的地方。《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 明德皇后 尝久病,至卜者家,为卦问咎祟所在。”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一:“后之人莫能知其意之所在也。”
(3).到处,处处。《魏书·崔鸿传》:“自 晋 永寧 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三:“ 王安石 大挈利柄,封桩之钱,所在充满。” 明 刘基 《横碧楼记》:“天下之佳山水,所在有之。” 清 俞樾 《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三》“令二轻臣也”:“古书错误,所在多有,学者宜悉心考正之。”
(4).处所,地方。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此处有箇所在,叫做 金线池 。”《西游记》第七三回:“ 行者 报道:‘师父,那所在也不是王侯第宅,也不是豪富人家,却像一个庵观寺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她的眼睛瞬也不瞬地望着西边的田野--这是灯光最繁密的所在,也是奋起的农民集聚最多的所在。”
(5).谓居其位。亦指居其位者。《国语·晋语一》:“辞曰: 成 闻之:‘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 韦昭 注:“在君父为君父,在师为师。”《后汉书·陈蕃传》:“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 ——《漢語大詞典》
(2).指存在的地方。《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 明德皇后 尝久病,至卜者家,为卦问咎祟所在。” 宋 沈作喆 《寓简》卷一:“后之人莫能知其意之所在也。”
(3).到处,处处。《魏书·崔鸿传》:“自 晋 永寧 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三:“ 王安石 大挈利柄,封桩之钱,所在充满。” 明 刘基 《横碧楼记》:“天下之佳山水,所在有之。” 清 俞樾 《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三》“令二轻臣也”:“古书错误,所在多有,学者宜悉心考正之。”
(4).处所,地方。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此处有箇所在,叫做 金线池 。”《西游记》第七三回:“ 行者 报道:‘师父,那所在也不是王侯第宅,也不是豪富人家,却像一个庵观寺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二章:“她的眼睛瞬也不瞬地望着西边的田野--这是灯光最繁密的所在,也是奋起的农民集聚最多的所在。”
(5).谓居其位。亦指居其位者。《国语·晋语一》:“辞曰: 成 闻之:‘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 韦昭 注:“在君父为君父,在师为师。”《后汉书·陈蕃传》:“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 ——《漢語大詞典》
随人(隨人)suí rén
犹嫁人。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询伊长嫂爱奴,乃知 瓏 虽年少,早已矢脱风尘,而志在随人,又不愿作势家姬妾。” ——《漢語大詞典》
趁 chèn《國語辭典》
趁 [ chèn ]
动- 追逐。《梁书·卷九·曹景宗传》:「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獐鹿,每众骑趁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著那血迹寻将去。」
- 找寻。《水浒传·第七三回》:「胡乱趁些晚饭吃,借宿一夜,明日早行。」明·汤显祖《南柯记·第十出》:「好笑,好笑,没烦恼趁烦恼。」
- 利用。如:「趁虚而入」。唐·白居易〈早发楚城驿〉诗:「月乘残夜出,人趁早凉行。」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官事未易了〉词:「君要花满县,桃李趁时栽。」
- 追随、跟随。唐·白居易〈初到洛下闲游〉诗:「趁伴入朝应老丑,寻春放醉尚粗豪。」
- 赶、及时以赴。宋·陆游〈杂感〉诗一○首之七:「山人那信宦途艰,强著期衣趁晓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高价(高價)gāo jià
(1).很高的价值;高昂的价格。《后汉书·文苑传·边让》:“阶级名位,亦宜超然。若復随辈而进,非所以章瓌伟之高价,昭知人之絶明也。”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 栗 又言:‘ 熹 欲索高价,妄意要津,傲睨累日,不肯供职,以为作伪有不可掩。’” 明 于谦 《急处粮运以实重边以保盛业疏》:“今 河南 、 湖 广 赤地千里,麦禾一空,虽有高价,无处告糴。” 周立波 《卜春秀》三:“你父亲下湖里去收了棉花,贩到街上,高价卖出。”
(2).指珍贵的物品。 三国 魏 曹植 《盘石篇》:“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
(3).谓声价高。 唐 高适 《河西送李十七》诗:“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漢語大詞典》
(2).指珍贵的物品。 三国 魏 曹植 《盘石篇》:“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
(3).谓声价高。 唐 高适 《河西送李十七》诗:“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雄辞变文名,高价喧时议。”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