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韦庄牛峤,问如何偏遇,极天兵马。
浪打新亭,霜飞故国,谁许词场称霸。红豆金荃,漫向夜深誊写。
半閒钞、酒馆银墙,半偷传、妆楼罗帕。到如今、粗比牛腰,丛残卷轴蜗涎挂。
太息韦庄牛峤,问如何偏遇,极天兵马。珍重君家,重觅蛮笺细砑。
看残秋、满箧香词,是老夫、半生愁话。嘱宵阑、好护乌丝,莫使缸花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太息 tài xī
(1).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庄子·秋水》:“ 公子牟 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史记·苏秦列传》:“於是 韩王 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剑仰天太息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 秦 。’” 司马贞 索隐:“太息,谓久蓄气而大吁也。” 宋 叶适 《上西府书》:“天子为之忧愧太息,引咎镇抚,然后少安。”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令人太息古昔工程的坚美。”
(2).长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张介宾 注:“闰,餘也,犹闰月之谓。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为闰以太息。” ——《漢語大詞典》
(2).长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张介宾 注:“闰,餘也,犹闰月之谓。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为闰以太息。” ——《漢語大詞典》
韦 ( 韋 ) wéi
韦 [ wéi ]
- 经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编三绝(喻读书刻苦)。
- 〔~伯〕磁通量实用单位,一韦伯等于108麦克斯韦。
- 姓。
庄 ( 莊 ) zhuāng《國語辭典》
- 「莊 」的異體字。
牛 niú《國語辭典》
牛 [ niú ]
名- 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体形硕大,性情温驯而力气大,尾巴尖端有长毛,为草食性反刍类家畜。能供拉车、耕田,肉与乳皆可食用,而骨、皮、角等可做器具使用。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乳牛、肉牛与牦牛等。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共有六颗星。《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姓。如唐代有牛僧孺。
- 固执、倔强。如:「牛脾气」、「牛性子」。《红楼梦·第一七回》:「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
峤 ( 嶠 ) jiào/qiáo
峤 [ jiào ]
- ◎ 山道。
- ◎ 山尖而高:~岳。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 管,干预:概不过~。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 姓。
如何 rú hé
(1).怎样。《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何?’” 宋 苏轼 《赠包安静先生》诗之二:“ 建 茶三十斤,不审味如何。” 明 唐顺之 《游塘侯巡公》诗:“ 禰生 狂态復如何?一刺怀中半灭磨。” 刘大白 《割麦插禾》诗:“插禾虽多,割禾如何?”
(2).奈何。怎么办。《诗·秦风·晨风》:“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汉书·霍光传》:“ 光 曰:‘ 昌邑王 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 唐 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诗:“ 上阳 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3).奈何。对付,处置。《易·小过》:“‘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高亨 注:“不可如何,无可奈何。” 郭沫若 《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母亲要这样教我们,当然不是我们主观上所能如何的事。”
(4).奈何。亦指对付、处置的办法。《汉书·曹参传》:“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患之,无如何,乃请 参 游后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阮惠 自为 泰德王 , 郑栋 自为 郑靖王 ,两竝抗, 黎王 无如何也。”
(5).怎么;为什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唐 韩愈 《宿龙宫滩》诗:“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宋 欧阳修 《荷叶》诗:“如何江上思,偏动 越 人悲?”
(6).表反诘。犹言那又是什么。《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今君闻 晋 之乱而后作焉。寧将事之,非鼠如何?”《公羊传·宣公六年》:“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復国不讨贼,此非弑君如何?”
(7).传说中的树名。《神异经·南方经》:“南方大荒有树焉,名曰如何,三百岁作华,九百岁作实……金刀剖之则酸,籚刀剖之则辛。”《太平御览》卷九六一引 晋 顾恺之 《启蒙记》:“如何随刀而改味。” ——《漢語大詞典》
(2).奈何。怎么办。《诗·秦风·晨风》:“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汉书·霍光传》:“ 光 曰:‘ 昌邑王 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 唐 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诗:“ 上阳 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3).奈何。对付,处置。《易·小过》:“‘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高亨 注:“不可如何,无可奈何。” 郭沫若 《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母亲要这样教我们,当然不是我们主观上所能如何的事。”
(4).奈何。亦指对付、处置的办法。《汉书·曹参传》:“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患之,无如何,乃请 参 游后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阮惠 自为 泰德王 , 郑栋 自为 郑靖王 ,两竝抗, 黎王 无如何也。”
(5).怎么;为什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唐 韩愈 《宿龙宫滩》诗:“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宋 欧阳修 《荷叶》诗:“如何江上思,偏动 越 人悲?”
(6).表反诘。犹言那又是什么。《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今君闻 晋 之乱而后作焉。寧将事之,非鼠如何?”《公羊传·宣公六年》:“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復国不讨贼,此非弑君如何?”
(7).传说中的树名。《神异经·南方经》:“南方大荒有树焉,名曰如何,三百岁作华,九百岁作实……金刀剖之则酸,籚刀剖之则辛。”《太平御览》卷九六一引 晋 顾恺之 《启蒙记》:“如何随刀而改味。” ——《漢語大詞典》
偏 piān《國語辭典》
偏 [ piān ]
形- 倾斜、不中正。如:「偏心」、「偏见」、「不偏不倚」。《书经·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 不周全的、片面的。《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 不是中心地带、荒僻的。如:「偏远」、「偏僻」。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深、多。唐·元稹〈酬窦校书二十韵〉:「音徽千里断,魂梦两情偏。」
- 倾于某一面的、不公平的。《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朕闻天不颇复,地不偏 载。」
- 表示故意跟外来要求相反的。如:「他要我去,我偏不去。」
- 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或与意愿相反的。如:「屋漏偏遭连夜雨。」唐·无名氏〈伊川歌·第三〉:「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 恰巧、正好。唐·皇甫冉〈曾东游以诗寄之〉诗:「正是扬帆时,偏逢江上客。」
- 表示「吃过饭」的客套话。《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才吃饭,见他们来了,便笑道:『好长腿子,快上来罢!』宝玉道:『我们偏了。』」
- 姓。如汉代有偏吕。
遇 yù《國語辭典》
遇 [ yù ]
动- 相逢、不期而会。如:「巧遇」。《书经·胤征》:「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
- 契合、投合。《孟子·公孙丑下》:「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韩非子·难二》:「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
- 得志、得到赏识。《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汉·王充《论衡·逢遇》:「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 对待。如:「礼遇」。《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浚知上遇俊厚,而俊纯实可谋大事。」
- 遭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 抵挡、对付。《商君书·外内》:「以此遇敌,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荀子·大略》:「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
- 机会。如:「际遇」、「机遇」。三国吴·韦昭〈博奕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 姓。如汉代有遇冲。
极天(極天)jí tiān
(1).至天;达于天。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孔丛子·问答》:“今世人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以深渊为名。”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清 王孙晋 《南闽》诗:“久客欲归去,翻愁行路难。极天围万岭,平地落千滩。”
(2).指天之极远处;远处。 清 姚鼐 《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 关 东。”
(3).满天,到处。 明 屠隆 《綵毫记·展武相逢》:“遍地烽狼,极天戎马。” ——《漢語大詞典》
(2).指天之极远处;远处。 清 姚鼐 《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 关 东。”
(3).满天,到处。 明 屠隆 《綵毫记·展武相逢》:“遍地烽狼,极天戎马。” ——《漢語大詞典》
兵马(兵馬)bīng mǎ
(1).士兵和军马。亦泛指军队。《东观汉记·来歙传》:“宜益选兵马,储积资粮。” 唐 杜甫 《冬狩行》:“君不见 东川 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故昨来 郑戩 差 许迁 等部领兵马修城。”《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今有 荆楚襄王 为招讨,合诸国兵马约二十餘万,猛将数十员,兵临城下,将至濠前。” 綦水源 《三不吹》:“想当年,凭这支铜号,能吹动十万兵马。”
(2).借指战争,战事。 唐 杜甫 《出郭》诗:“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漢語大詞典》
(2).借指战争,战事。 唐 杜甫 《出郭》诗:“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