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人羁客古今悲,昔日慵看惜别诗。

祝允明明代〕《戏为口号(四月三日苦竹派道中)

远人羁客古今悲,昔日慵看惜别诗。
六口一家分五处,争教不作断肠词。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远人羁客古今昔日惜别

远人(遠人)yuǎn rén
(1).远方的人;关系疏远的人。指外族人或外国人。《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安宾客,以説远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唐 元稹 《授入朝契丹首领达于只枕等二十九人果毅别将》:“朕闻德教加於四海,则远人斯届。”《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帝谓蛮众攻夺常事,执一二人罪之,不足以革其俗,且曲直未明,遽罪其使,失远人心。” 鲁迅 《伪自由书·王化》:“ 瑶 民‘不战自降了’,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呢?自然只有修文德以服‘远人’的 日本 了。”
(2).远行的人;远游的人。多指亲人。《诗·齐风·甫田》:“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唐 李白 《乌夜啼》诗:“停梭悵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宋 陈师道 《菩萨蛮·七夕》词:“想得两眉顰,停针忆远人。”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九:“母亲不免有一点忌讳的观念,远人方才到家,并没有带来甚么好消息,又加上流泪哭泣,也许还有料不到的不祥事情来呢。”
(3).指远方来人。《晋书·陶侃传》:“ 夔 察 侃 为孝廉,至 洛阳 ,数诣 张华 。 华 初以远人,不甚接遇。”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经过车徒,并无统摄,只该远人造访,何劳地主先施。”  ——《漢語大詞典》
羁客(羈客)jī kè
亦作“羇客”。 旅客;旅人。 南朝 宋 鲍照 《代櫂歌行》:“羇客离婴时,飘颻无定所。” 宋 王安石 《次韵再游城西李园》:“残红已落香犹在,羈客多伤涕自挥。”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奔走风尘心未老,当年羈客来朝。” 清 姚鼐 《于朱子颍郡斋值仁和申改翁见示所作诗题赠》诗:“一朝解印归不得,西南飘泊猿獶愁。是时 朱君 亦羇客,携子登阁观 江 涪 。”  ——《漢語大詞典》
古今 gǔ jīn
古代和现今。《礼记·三年问》:“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 唐 杜甫 《登楼》诗:“ 锦江 春色来天地, 玉垒 浮云变古今。”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质之於古,实应先王之法;施之后世,可以推行:诚古今之通议也。” 朱自清 《论老实话》:“天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  ——《漢語大詞典》
悲 bēi《國語辭典》

悲 [ bēi ]

  1. 哀伤。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 思念、顾念。《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日归,我心西悲。」《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
  1. 哀痛。如:「忍悲」、「含悲」、「乐极生悲」。唐·白居易〈新乐府·上阳白发人〉:「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2. 佛学中拔除众生痛苦的行为、心境。如:「慈悲」。
  1. 哀伤的。《诗经·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2. 凄厉的。如:「悲曲」、「悲声」。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昔日 xī rì
往日;从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昔日 赵 攻 甄 ,子弗能救。”《列子·黄帝》:“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 唐 张鷟 《游仙窟》:“昔日曾经自弄他,今朝并悉从人弄。”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二章:“昔日的战斗意志到哪里去了?士兵们对战争已经没有了胃口。”  ——《漢語大詞典》
慵 yōng《國語辭典》

慵 [ yōng ]

  1. 懒。唐·白居易〈赠友〉诗五首之二:「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懒耘。」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每日慵将书去习,逐朝常把药的那来扶。」

慵 [ ​yúng ]

  1. (一)​之又音。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1.  
  2. (一)​2.4.之讀音。
  3.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惜别 xī bié
舍不得离别。 南朝 齐 王融 《萧谘议西上夜禁》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道粹春寒趋馆马上口占》:“雪华犹惜别,物意倍添新。” 巴金 《家》十九:“ 瑞珏 和 淑英 姐妹们想到 琴 第二天就要回家去,都有一种惜别的心情。”  ——《漢語大詞典》
诗 ( 詩 ) shī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