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寿祝平格,百龄安足论。

湛若水明代〕《大行人柯子归寿其大人云门先生七十华诞

丈人九华秀,曳裾自王门。归来遂云月,壁立华山尊。

有子恭皇命,适逢岳降辰。天寿祝平格,百龄安足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天寿平格百龄安足

天寿(天壽)tiān shòu
(1).犹言天年。《史记·楚世家》:“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 宋 龚鼎臣 《东原录》:“予当天寿之外,所得寿考,乃予功行之致。” 郭沫若 《天才与教育》:“人能活满自己的天寿的,实在极少,极少。”
(2).山名。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北, 明 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建于此。 明 何景明 《送吕内翰上陵》诗:“弓剑登 天寿 ,衣冠望国门。”  ——《漢語大詞典》
祝 zhù《國語辭典》

祝 [ zhù ]

  1. 祭祀时主持祭礼的人。《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
  2. 寺庙主持人。如:「庙祝」。
  3. 祭祀所念的祷告词。《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辽史·卷四九·礼志一》:「合门使读祝讫,复位坐。」
  4. 姓。如春秋时魏国有祝侘。
  1. 祈祷、祈求。如:「祝福」、「祝平安快乐」。
  2. 庆贺、颂贺。如:「庆祝」、「祝贺」。
平格 píng gé
公正至善。《书·君奭》:“公曰: 君奭 !天寿平格,保乂 有殷 。” 孔颖达 疏:“ 殷 之先王有平至之德,故能安治 有殷 。” 明 张居正 《翰林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盖公向之所言,无一不售者,公信可谓平格之臣已。”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上有寿考之圣人,下即有平格之硕辅。”  ——《漢語大詞典》
百龄(百齡)bǎi líng
犹百年。指长久的岁月。亦指人的一生。 汉 蔡邕 《翠鸟诗》:“驯心託君素,雌雄保百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百龄影徂,千载心在。”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州府滕王阁饯别序》:“捨簪笏於百龄,奉晨昏於万里。” 唐 李德裕 《寄题惠林李侍郎旧馆》诗:“百龄惟待尽,一世乐长贫。”  ——《漢語大詞典》
安足 ān zú
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漢語大詞典》
论 ( 論 ) lùn/lún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