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前枯杨千万树,屋后官槐傍官路。

范梈元代〕《梁掾枉教冬菊之歌,仍韵答贶

中书省郎梁茂才,嗜好雅与时流乖。休衙归来紧闭户,剥啄或为幽人开。

屋前枯杨千万树,屋后官槐傍官路。别起新亭翼瓦间,昼阅黄花夜吟句。

自别仙城白兔公,采英泛菊九秋同。江清木落寒雁远,我思古人烟浪中。

彼美人兮无此美,不见忧兮见之喜。本是千岩万壑姿,如何肯落君家里?

昨夜遣诗儿过门,挑灯三诵月黄昏。更酬迭唱未足报,要须共倒花前尊。

君不见长安富儿买歌笑,意掷千金惜年少。桃李如今不似春,勖子含和保贞曜。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屋前枯杨千万屋后官槐官路

屋前
齐书顾欢传屋前有池养鱼鱼次第来取食乃去 杜甫元都坛歌屋前太古元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骈字类编》
枯杨(枯楊)kū yáng
(1).凋枯的杨树。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於枯杨。”
(2).指老杨树。 宋 梅尧臣 《和赵员外良佐赵韩王故宅》:“枯杨映楼角,蔓草被墙端。”  ——《漢語大詞典》
千万(千萬)qiān wàn
(1).形容数目极多。《商君书·定分》:“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 汉 王粲 《从军诗》之四:“连舫踰万艘,带甲千万人。”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归还閲书史,文字浩千万。” 宋 梅尧臣 《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诗:“当时迎 长卿 ,书史传未悉;车驰及襁负,千万今可詰。”
(2).比喻极其纷繁。 三国 魏 曹丕 《折杨柳行》:“追念往古事,憒憒千万端。”
(3).犹非常,十分。 五代 齐己 《谢人惠竹蝇拂》诗:“挥谈一无取,千万愧 生公 。” 元 姚燧 《凭阑人·寄征衣》散曲:“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4).谓差别极大。《韩非子·说疑》:“往世之主,有得人而身安国存者,有得人身危国亡者,得人之名一也,而利害相千万也。”
(5).指众百姓。 唐 元稹 《祈雨九龙神文》:“愿以小子 稹 为千万请命於龙。”
(6).犹务必。表示恳切丁宁。 唐 元稹 《莺莺传》卷上:“千万珍重,珍重千万!” 明 李贽 《复邓石阳》:“盖千古絶无之事,千万勿烦杞虑也。”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教太太快收拾东西;别的都不要紧,就是千万带着小孩子的东西,和书房里那几张画,那几张画!”
(7).决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復全。” 唐 韩愈 《唐故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 愈 既与为礼,发书云云,其末有复语千万永诀八字。”
(8).谓确确实实。 沙汀 《淘金记》二二:“‘千万你的舅舅是一个穷舅舅,’他闭拢眼睛叹了口气,显得异常抱歉。”  ——《漢語大詞典》
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 立,建立:~立。~敌。
  4. 量词,相当于“”、“”:一~梅花。
  5. 姓。
屋后(屋后)
宋书沈道虔传人拔其屋后笋令人止之曰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有又天与传天与弟天生少为队将十人同火屋后有一大坑广二丈馀十人共跳之皆渡唯天生坠坑天生乃取实中苦竹剡其端使利交横布坑内更唤等类共跳并畏惧不敢天生曰我向已不渡今者必坠此坑中丈夫跳此不渡亦何须活乃复跳之往反十馀曾无留碍众并叹服  ——《骈字类编》
官槐 guān huái
官府植于官道旁的槐树。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近奉文牒,令伐官槐,若欲造车,岂无良木?” 宋 吕渭老 《百事娇》词:“登堂望极,正露锁,官槐归路。”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官树》:“下至 隋 唐 之代,而官槐官柳亦多见之诗篇,犹是人存政举之效。”  ——《漢語大詞典》
傍 bàng《國語辭典》

傍 [ bàng ]

  1. 靠近、依附。如:「依山傍水」、「傍柳而眠」。唐·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傍 [ bāng ]

  1. 临近。如:「傍午」、「傍晚」。

傍 [ páng ]

  1. 侧、边。《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通「旁」。
  2. 汉字的偏旁。《水浒传·第二回》:「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3. 姓。如唐代有傍企本。
  1. 别的、其他的。《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通「旁」。
  2. 不正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通「旁」。
  1. 广泛、普遍的。《墨子·尚同中》:「己有善,傍荐之。」通「旁」。
官路 guān lù
(1).官府修建的大道。后即泛称大道。 汉 王褒 《九日从驾》诗:“ 黄山 猎地广, 青门 官路长。” 唐 杨炯 《骢马》诗:“帝畿平若水,官路直如弦。” 元 刘诜 《春日偶赋》诗之一:“官路落花马过,人家高树鶯啼,故里故人何处,夕阳长在楼西。”《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若你等在官路上走,迂迂曲曲,差了二十多里,故此到不及。” 沈从文 《边城》一:“由 四川 过 湖南 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2).犹仕途。 唐 温庭筠 《为人上裴相公启》:“某伶俜弱植,憔悴孤根、词林无 涣水 之文,官路乏 甘陵 之党。” 元 戴良 《送陈同知》诗:“ 东州 有儒生,官路独迷躅。青年结主知,穷老佐州牧。”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