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俱卢洲长粳米,饱食无瞋亦无欲。

成鹫清代〕《答连山李礼山明府见寄

美人为政心如水,百尺澄潭清彻底。洪纤灵蠢总包荒,游泳潜沦胥托体。

阳春有脚不留行,大道为公无彼此。邃初槃瓠长儿孙,伏莽负嵎均赤子。

自从单父静鸣弦,猺獠苗蛮争侧耳。八排六峒风气开,昔时顽梗今廉耻。

罢琴隐几看青山,宦情摄入诗情里。目送蜚鸿远兴生,一路吟诗赴郡城。

秋风过我松寮下,话别林间片月明。重来有约理归棹,公事曾迂几日程。

挂帆夜渡珠江浦,海潮有信风无情。我时西望发长啸,几欲寄书迟雁征。

腊尽冰消春水长,烟雨濛濛荡双桨。何来远札款荆扉,拂袖清风快幽赏。

开缄三复一沉吟,劳君千里虚提奖。自笑不如鲁仲连,坐看东海成桑田。

天下车书归正统,借地开池种白莲。自笑不如夷与叔,普天何地非周粟。

北俱卢洲长粳米,饱食无瞋亦无欲。自笑不如缠涧民,怀沙未是解空人。

一片蒲团趺两膝,寂莫东风过耳轮。置书怀袖中,奚啻什袭珍。

索居非所惜,古处通精神。山中莫问松年纪,惟问桃花几度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俱卢洲粳米饱食

北 běi/bèi《國語辭典》

北 [ ​běi ]

语音
  1. 方位名:➊ ​ 相对于「南」而言。如:「北方」、「漠北」。➋ ​ 地图的上方。
  2. 败逃的军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1. 在北方或从北来的。如:「北国」、「北风」。《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1. 向北行。《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鴈北。」
  2. 失败、败逃。如:「败北」。《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1. 向北,表示行动的方向。如:「北上」、「北征」。《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京索既扼,引师北讨。」

北 [ bèi ]

  1. 违反、背叛。《说文解字·北部》:「北,乘也,从二人相背也。」《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通「背」。

北 [ ​bò ]

读音
  1. (一)​之读音。
俱卢洲(俱盧洲)jù lú zhōu
佛经分世界为四大部洲,北面的名 俱卢洲 。义译为高胜。卢,也作“芦”。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四:“ 俱卢洲 ,此云上胜,亦云胜生。旧经中作鬱单越,或言鬱但罗越,亦言鬱多罗、拘楼,皆梵音轻重也。”《西游记》第一回:“感 盘古 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 东胜神洲 ,曰 西牛贺洲 ,曰 南赡部洲 ,曰 北俱芦洲 。”  ——《漢語大詞典》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粳米 jīng mǐ
粳稻碾出的米。《南史·徐孝克传》:“﹝ 徐孝克 ﹞家道壁立,所生母患,欲粳米为粥,不能常办。”《红楼梦》第四二回:“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这个五斗香稻米的谷子,还是拿了粳米向别人家换来的。”  ——《漢語大詞典》
饱食(飽食)bǎo shí
吃饱。《庄子·列御寇》:“饱食而遨游,汎若不繫之舟。”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 清 钱谦益 《折槛行》:“当时大臣钳口饱食,效 师德 之畏逊,而不能继 宋璟 之忠讜,故以折槛为讽。”参见“ 饱食终日 ”。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瞋 chēn《國語辭典》

瞋 [ chēn ]

  1. 张大眼睛。《说文解字·目部》:「瞋,张目也。」《庄子·秋水》:「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
  2. 发怒、生气。《广韵·平声·真韵》:「瞋,怒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同「嗔 」。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1.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2.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1.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