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魏了翁宋代〕《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卷打门节序满盘角黍累累

诗卷(詩卷)shī juàn
诗集。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畋 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 诗卷,讽诵不已。” 清 顾炎武 《自笑》诗:“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漢語大詞典》
打门(打門)dǎ mén
(1).叩门;敲门。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 周公 。” 宋 苏轼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诗之二:“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赵树理 《小经理》:“有人在外面打门,开门跑进个女人来,是他老婆。”
(2).用暴力撞击他人的门。《西游记》九二回:“ 沙僧 道:‘闭门不喧譁,想是暗弄我师父,我们动手哪!’ 行者 道:‘説得是,快早打门。’”
(3).指上门抢劫。 沙汀 《丁跛公》:“他起初路劫,后来抢多了就打门。”  ——《漢語大詞典》
惊 ( 驚 ) jīng
惊 [ jīng ]
  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3.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4. 出人意料的:~喜。
节序(節序)jié xù
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南朝 梁 江淹 《谢仆射游览》诗:“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时菊耀巖阿,云霞冠秋岭。” 唐 骆宾王 《畴昔篇》:“ 江 南节序多,文酒屡经过。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清 纳兰性德 《鹧鸪天》词之一:“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 李大钊 《青春》:“每更节序,輒动怀思,人事万端,那堪回首,或则幽闺善怨,或则骚客工愁。”  ——《漢語大詞典》
满盘(滿盤)mǎn pán
全盘。引申为全部、全局。《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只因一着错,满盘俱是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无尘 见满盘托出,晓得枉熬刑法不济事了,遂把真情説出来。”《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他这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漢語大詞典》
角黍 jiǎo shǔ
食品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米蒸煮使熟。状如三角,古用黏黍,故称。《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宋 周邦彦 《齐天乐·端午》词:“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 荆楚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粽》:“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椶櫚叶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餽送。或言为祭 屈原 ,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清 赵翼 《连日竞渡再赋》诗:“竞渡传从 楚 岁时,为投角黍弔 湘 纍。”  ——《漢語大詞典》
正 zhèng/zhēng《國語辭典》

正 [ zhèng ]

  1.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2.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3.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4.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5.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6.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7.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1.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2.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3.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1.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2.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1.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2.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 [ zhēng ]

  1. 参见「正月 」条。
累累(纍纍)léi lěi
(1).屡屡;多次。《穀梁传·哀公十三年》:“ 吴 ,东方之大国也,累累致小国以会诸侯。” 唐 韩愈 《送孟秀才序》:“其十月,吾道于 衡 潭 以之 荆 ,累累见 孟 氏子焉。”《水浒传》第六六回:“此是 梁山泊 万千之幸,比及兄长卧病之时,小生累累使人去 大名 探听消息。”
(2).(累,今读léi)重迭。 唐 张祜 《游天台山》诗:“羣峯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何其芳 《画梦录·岩》:“但是我不愿再往前走了,乱石累累。”
(3).(累,今读léi)连续不断貌;连接成串。 汉 焦赣 《易林·泰之小过》:“桃李花实,累累日息,长大成熟,甘美可食。”《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明年,中国诸侯果累累从 楚 而围 蔡 。” 颜师古 注:“累读曰纍。纍,不絶之貌。”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繫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舞蝇虎》:“曲终,﹝蝇虎﹞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者然。” 韩北屏 《非洲夜会·沿着尼日尔河的旅行》:“特别是高大的芒果树令人垂涎,树上悬挂着累累果实。”
纍纍:1.瘦瘠疲惫貌。《礼记·玉藻》:“丧容纍纍。” 郑玄 注:“羸惫貌也。” 孔颖达 疏:“‘丧容纍纍’者,谓容貌瘦瘠纍纍然。”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散卒纍纍,草行露宿。”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 吕纯阳 ﹞已又化身为重罹疾疢,纍纍骨立,而过诸所度者之门,则数千人者,一旦去之尽。” 梁启超 《通论·论科举》:“担簦纍纍,状等乞匄。”
(2).不得志貌。《史记·孔子世家》:“纍纍若丧家之狗。” 裴駰 集解引 王肃 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纍然而不得意。 孔子 生於乱世,道不得行,故纍然不得志之貌也。” 元 伯颜 《七哀》诗之一:“有客有客何纍纍!国破家亡无所归。”
(3).联贯成串貌。《礼记·乐记》:“纍纍乎端如贯珠。”《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泪下渫渫,清涕纍纍。” 宋 苏轼 《无名和尚颂观音偈》:“纍纍三百五十珠,持与观音作缨络。”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其(铁树)花盛开,结实纍纍。”
(4).行列分明貌。《文选·左思〈魏都赋〉》:“岌岌冠縰,纍纍辫髮。” 李周翰 注:“蕃夷之人,则辫髮行列纍纍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及曲终,纍纍而退,若有尊卑等级。”
重积貌;众多貌。《汉书·佞幸传·石显》:“印何纍纍,綬若若邪!” 颜师古 注:“纍纍,重积也。”《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四》:“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纍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盛彦 到船相拜,见船中白物堆积,笑道:‘财不露白,金帛满舟纍纍,晃人眼目如此!’”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 山东 吏治废弛,借纳贡名,贪婪无厌,官民苦之。所属州县,亏空纍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