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认得(認得)rèn de
(1).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 唐 刘禹锡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诗:“莫言堆案无餘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水浒传》第十二回:“好汉既然认得洒家,便还了俺行李,更强似请吃酒。” 曹禺 《雷雨》第四幕:“你们走吧,我不认得你们。”参见“ 认识 ”。
(2).记得。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长记 平山堂 上,欹枕 江 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 醉翁 语:‘山色有无中。’” 宋 辛弃疾 《八声甘州》词:“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 王 谢 风流。” ——《漢語大詞典》
(2).记得。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长记 平山堂 上,欹枕 江 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 醉翁 语:‘山色有无中。’” 宋 辛弃疾 《八声甘州》词:“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 王 谢 风流。” ——《漢語大詞典》
徐 xú《國語辭典》
徐 [ xú ]
副- 缓慢。宋·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宗泽〈早发〉诗:「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 大陆地区徐州的省称。
- 国名。周朝初年徐族所建,为吴国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安徽省泗县北。
- 姓。如明代有徐光启。
家 jiā/jia/jie《國語辭典》
家 [ jiā ]
名- 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如:「家庭」、「回家」。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一門之內共同生活的人。《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
- 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
-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農家」、「商家」、「店家」、「少東家」。
- 尊稱學有專長或有專門技術的人。如:「專家」、「文學家」、「科學家」。
-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婦道人家」。
- 古代大夫所統治的政治區域。與「國」相對。《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 私有財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賣庸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
- 量詞。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住戶不滿十家」、「三家報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開了三家分公司。」
- 姓。如周代有家伯。
- 居住。《文選·江淹·別賦》:「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
-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 家中的。如:「家事」、「家人」、「家產」、「家業」、「家僮」。
-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 置於句中。相當於「地」、「的」。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道俺哥哥十分家沉醉,且吃些兒熱湯熱水。」《西遊記·第五一回》:「大碗家寬懷暢飲。」
家 [ gū ]
名- 對女子的尊稱。《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 」同「姑 」。
生活 shēng huó
(1).生存。《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汉书·萧望之传》:“人情,贫穷,父兄囚执,闻出财得以生活,为人子弟者将不顾死亡之患、败乱之行以赴财利,求救亲戚。”《法苑珠林》卷五七:“诸含血虫,皆贪生活,不当杀之。” 明 吕坤 《反挽歌》:“人生亦大难,安用苟生活。”
(2).使活命。《汉书·王莽传下》:“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復迷惑不解散。” 颜师古 注:“生活,谓来降者不杀之也。”《后汉书·朱浮传》:“上下燋心,相望救护,仰希陛下生活之恩。”
(3).指恤养活人。 唐 李方郁 《修中岳庙记》:“公既至理事,先以恤民为寄,生活瘞死。”
(4).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文子·道德》:“ 老子 曰,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各自生活,然其活有厚薄。”《宋书·索虏传》:“彼年已五十,未尝出户,虽自力而来,如三岁婴儿,復何知我 鲜卑 常马背中领上生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且恩义已絶,更何颜与黑心无赖子共生活哉?”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火与火》:“她们家是那样幸福地生活着。”
(5).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经验。 茅盾 《老兵的希望》:“作为老兵,我的确是不行了,最大的原因是没有生活。”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我想下去再多经验些群众斗争,来补我生活和小说中的不够。”
(6).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境况。《魏书·胡叟传》:“﹝ 胡叟 ﹞家於 密云 ,蓬室草筵,惟以酒自适。谓友人 金城 宗舒 曰:‘我此生活,似胜 焦先 。’”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一:“现时 中国 官场,更于他不适宜。而在 中国 大家庭制度之下,又不得不养育全家,因此生活艰难得很。”
(7).犹生长。 唐 杜牧 《祭城隍神祈雨文》之二:“疽抉其根矣,苗去其秀矣,不侵不蠧,生活自如。”
(8).家产;生计。《北史·尉景传》:“ 董桶 剥 景 衣曰:‘公剥百姓, 董桶 何为不剥公。’ 神武 诫 景 曰:‘可以无贪也。’ 景 曰:‘与尔计生活孰多,我止人上取,尔割天子调。’”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所贪既仁义,岂暇理生活。纵有旧田园,抛来亦芜没。”《太平广记》卷一三四引《法苑珠林·宜城民》:“其家兄弟四人。大兄小弟皆勤事生业。其二弟名 迁 ,交游恶友,不事生活。”
(9).活儿;工作。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夜久人静,或闻以行相呼云:‘今吾辈有何生活?’”《水浒传》第四一回:“这人姓 侯 名 健 ,祖居 洪都 人氏,做得第一手裁缝……现在这无为军城里 黄文炳 家做生活。”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 刘半农 《三十初度》诗:“江河过边姐妹多,勿做生活就唱歌。”
(10).指生活费用。 沙汀 《困兽记》二八:“待遇菲薄,生活太高,一些消极现象的出现是非常自然的。”
(11).指用品;器物。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童贯 ﹞奉旨差往 江 南等路,计置 景灵宫 材料;续差往 杭州 ,製造御前生活。”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三折:“[正末云]委实埋的是金釵,不知怎么刨出这东西来。[店小二云]怎生变出这箇生活来。”《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银匠打些生活,明白落你两钱还好,他却搀些铜在里面,叫你都成了没用东西。”
(12).美事;美好的时光。 唐 无名氏 《秀师言记》:“ 崔 曰:‘我女纵薄命死,且何能嫁与田舍老翁作妇。’ 李 曰:‘比 昭君 出降单于,犹是生活。’二人相顾大笑。” 宋 杨万里 《春晓》诗:“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儘十分。”
(13).笔的别称。 清 黎士宏 《仁恕堂笔记》:“ 甘州 人谓笔曰生活。” ——《漢語大詞典》
(2).使活命。《汉书·王莽传下》:“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復迷惑不解散。” 颜师古 注:“生活,谓来降者不杀之也。”《后汉书·朱浮传》:“上下燋心,相望救护,仰希陛下生活之恩。”
(3).指恤养活人。 唐 李方郁 《修中岳庙记》:“公既至理事,先以恤民为寄,生活瘞死。”
(4).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文子·道德》:“ 老子 曰,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各自生活,然其活有厚薄。”《宋书·索虏传》:“彼年已五十,未尝出户,虽自力而来,如三岁婴儿,復何知我 鲜卑 常马背中领上生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且恩义已絶,更何颜与黑心无赖子共生活哉?”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火与火》:“她们家是那样幸福地生活着。”
(5).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经验。 茅盾 《老兵的希望》:“作为老兵,我的确是不行了,最大的原因是没有生活。”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我想下去再多经验些群众斗争,来补我生活和小说中的不够。”
(6).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境况。《魏书·胡叟传》:“﹝ 胡叟 ﹞家於 密云 ,蓬室草筵,惟以酒自适。谓友人 金城 宗舒 曰:‘我此生活,似胜 焦先 。’”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一:“现时 中国 官场,更于他不适宜。而在 中国 大家庭制度之下,又不得不养育全家,因此生活艰难得很。”
(7).犹生长。 唐 杜牧 《祭城隍神祈雨文》之二:“疽抉其根矣,苗去其秀矣,不侵不蠧,生活自如。”
(8).家产;生计。《北史·尉景传》:“ 董桶 剥 景 衣曰:‘公剥百姓, 董桶 何为不剥公。’ 神武 诫 景 曰:‘可以无贪也。’ 景 曰:‘与尔计生活孰多,我止人上取,尔割天子调。’”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所贪既仁义,岂暇理生活。纵有旧田园,抛来亦芜没。”《太平广记》卷一三四引《法苑珠林·宜城民》:“其家兄弟四人。大兄小弟皆勤事生业。其二弟名 迁 ,交游恶友,不事生活。”
(9).活儿;工作。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夜久人静,或闻以行相呼云:‘今吾辈有何生活?’”《水浒传》第四一回:“这人姓 侯 名 健 ,祖居 洪都 人氏,做得第一手裁缝……现在这无为军城里 黄文炳 家做生活。”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 刘半农 《三十初度》诗:“江河过边姐妹多,勿做生活就唱歌。”
(10).指生活费用。 沙汀 《困兽记》二八:“待遇菲薄,生活太高,一些消极现象的出现是非常自然的。”
(11).指用品;器物。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童贯 ﹞奉旨差往 江 南等路,计置 景灵宫 材料;续差往 杭州 ,製造御前生活。”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三折:“[正末云]委实埋的是金釵,不知怎么刨出这东西来。[店小二云]怎生变出这箇生活来。”《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银匠打些生活,明白落你两钱还好,他却搀些铜在里面,叫你都成了没用东西。”
(12).美事;美好的时光。 唐 无名氏 《秀师言记》:“ 崔 曰:‘我女纵薄命死,且何能嫁与田舍老翁作妇。’ 李 曰:‘比 昭君 出降单于,犹是生活。’二人相顾大笑。” 宋 杨万里 《春晓》诗:“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儘十分。”
(13).笔的别称。 清 黎士宏 《仁恕堂笔记》:“ 甘州 人谓笔曰生活。” ——《漢語大詞典》
句 jù/gōu《國語辭典》
句 [ jù ]
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组成,含有主语、述语,能表达一个完全的意思的,称为「句」。如:「诗句」、「语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
- 量词。计算言语的单位。如:「三句话不离本行。」
- 古代由下传话以告上的礼制。《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下告上为句也。」
句 [ gòu ]
- 同「勾 」(二)。
句 [ gōu ]
动- 屈曲、弯曲。《说文解字·句部》:「句,曲也。」晋·傅玄〈鹰赋〉:「句爪县芒,足如枯荆。」
- 谦恭。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句,下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与其倨也,宁句。」北周·卢辩·注:「句,以喻敬。」
- 搜捕、拘拿。如:「句魂」。
- 钩子。如:「钓句」。同「钩 」。
- 姓。如春秋时越王句践。
- 系绊、停滞。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新来(新來)xīn lái
(1).新近前来;初到。《左传·襄公四年》:“ 魏絳 曰:‘诸侯新服, 陈 新来和,将观於我。’”《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是新来的那位 顾师爷 一个人儿在屋里弹琵琶呢。” 茅盾 《子夜》十五:“ 蔡真 说着就跳了起来,坐在那新来的男子 克佐甫 的旁边。”
(2).近来。 宋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你道是新来加你做 寿亭侯 。” 清 吴伟业 《仿唐人〈本事诗〉》之四:“新来夫婿奏兼官,下直更衣礼数宽。” ——《漢語大詞典》
(2).近来。 宋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你道是新来加你做 寿亭侯 。” 清 吴伟业 《仿唐人〈本事诗〉》之四:“新来夫婿奏兼官,下直更衣礼数宽。” ——《漢語大詞典》
栏 ( 欄 ) lán
栏 [ lán ]
- 遮拦的东西:~杆。木~。石~。
- 养家畜的圈(juàn ):牛~。~厩。
- 报刊或广播、电视按内容、性质划分的版面或专门的时间;亦指出版物版面的部位:~目。专~。新闻~。
- 纸、书、织物上的格子:朱丝~(旧时有红色格子的绢素)。
- 表格中区分项目的格子:备注~。
典 diǎn《國語辭典》
典 [ diǎn ]
名- 五帝時的書,指重要的文獻、簡冊。《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 國家的常法。《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 可作為依據或模範的書。如:「字典」、「引經據典」。
- 可遵守的法度、準則。《文選·劉琨·勸進表》:「中興之兆,圖讖垂典,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
- 典禮、儀式。如:「慶典」、「大典」、「盛典」。
- 前代的故事、制度、文物。如:「用典」、「數典忘祖」。
- 姓。如三國時魏國有典韋。
- 掌管、治理。如:「典試」、「典獄」。《三國志·卷六二·吳書·是儀傳》:「到見親任,專典機密。」
- 以物品質押貸款。如:「典當」。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 文雅、雅緻。如:「典雅」。南朝梁·蕭統〈答玄圃園講誦啟令〉:「辭典文豔。」
讳 ( 諱 ) huì
讳 [ huì ]
- 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言。~匿。~饰。忌~。隐~。直言不~。~疾忌医。
- 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
诗穷(詩窮)shī qióng
指文人遭际坎坷,生活贫困。 宋 方岳 《次韵郑佥判》之二:“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清 黄景仁 《春暮呈容甫》诗:“先生吟太苦,终日闭荆关。我亦诗穷者,邀君数往还。”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