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令子 lìng zǐ
犹言佳儿,贤郎。多用于称美他人之子。《南史·任昉传》:“﹝ 任昉 ﹞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製《月仪》,辞义甚美。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献上杜七兄仆射》诗:“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澳门纪略跋》:“徵君为同知 张君 令子,论世知大体,因书其大要而归之。” ——《漢語大詞典》
名高 míng gāo
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漢語大詞典》
压 ( 壓 ) yā/yà
压 [ yā ]
- 从上面加力:~住。~碎。~缩。泰山~顶。
- 用威力制服、镇服:镇~。~服。~迫。
- 控制,使稳定,使平静:~价。~住阵脚。
- 搁置:积~。
- 逼近:大兵~境。
- 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宝(亦作“押宝”)。
- 〔~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就不理解这件事”。
苏 ( 蘇 ) sū/sù
苏 [ sū ]
-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 指须头下垂物:流~。
-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 缓解,解除:以~其困。
-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 姓。
- 见“噜”字“噜苏”。
- 朝向:“~刃者死”。
武 wǔ《國語辭典》
武 [ wǔ ]
名- 战斗、军事、暴力等事。相对于文而言。如:「动武」、「比武」、「整军经武」、「文武双全」。《孙子·行军》:「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 足迹。《诗经·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楚辞·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武,奏大武也。」指周公所作歌颂武王武功之诗。首章二句为:「于皇武王,无竞维烈。」于,音乌,叹词。皇,大也。无竞维烈,言其功业人莫与竞也。
- 姓。如汉代有武臣。
- 与军事、战斗有关的。如:「武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
- 勇猛、威风。如:「勇武」、「威武」、「神武」、「英武」、「孔武有力」。唐·柳宗元〈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羸而自养耶?则甚硕且武。」
暂来(暫來)zàn lái
(1).暂时逗留。道家谓生。《列子·杨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参见“ 暂往 ”。
(2).犹一行。 唐 白居易 《答张籍因以代书》诗:“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 ——《漢語大詞典》
(2).犹一行。 唐 白居易 《答张籍因以代书》诗:“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 ——《漢語大詞典》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名-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 剧烈的。如:「重病」。
-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尊敬。如:「尊重」、「敬重」。
- 偏好。如:「重色轻友」。
-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名-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靓 ( 靚 ) jìng/liàng
靓 [ jìng ]
- 妆饰艳丽,打扮:~饰。~衣(艳丽的衣饰)。~妆。
- 〈方〉漂亮,好看:~女。
经行(經行)jīng xíng
(1).经术和品行。《汉书·师丹传》:“ 丹 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 丹 者少。”《后汉书·牟融传》:“司徒 范迁 荐 融 忠正公方,经行纯备,宜在本朝,并上其理状。” 宋 曾巩 《太学博士制》:“尔以经行选用,往服厥官,盖尊其所闻以诱率学者,汝之守也,惟是懋哉。”
(2).行程中经过。 宋 张炎 《月下笛》词:“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元 刘致 《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曲:“贵何如,贱何如,六桥都是经行处。”《元史·选举志一》:“其他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
(3).佛教语。谓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于一定之地。佛教徒作此行动,为防坐禅而欲睡眠,或为养身疗病,或表示敬意。 晋 法显 《佛国记》:“佛在世时,有翦髮爪作塔,及过去三佛并 释迦文佛 坐处、经行处及作诸佛形像处,尽有塔。”《法华经·序品》:“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二能销食。”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以天下所立兹幢,多临诸旗亭,喧嚣湫隘,本非经行网绕之所。” 王琦 注:“经行,谓僧众週幢循行,所以致其敬礼之心。” 宋 陆游 《出游》诗:“近世父老远寻僧,病起经行力渐增。” ——《漢語大詞典》
(2).行程中经过。 宋 张炎 《月下笛》词:“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元 刘致 《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曲:“贵何如,贱何如,六桥都是经行处。”《元史·选举志一》:“其他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
(3).佛教语。谓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于一定之地。佛教徒作此行动,为防坐禅而欲睡眠,或为养身疗病,或表示敬意。 晋 法显 《佛国记》:“佛在世时,有翦髮爪作塔,及过去三佛并 释迦文佛 坐处、经行处及作诸佛形像处,尽有塔。”《法华经·序品》:“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二能销食。”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序:“以天下所立兹幢,多临诸旗亭,喧嚣湫隘,本非经行网绕之所。” 王琦 注:“经行,谓僧众週幢循行,所以致其敬礼之心。” 宋 陆游 《出游》诗:“近世父老远寻僧,病起经行力渐增。”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 居住:穴居野~。
-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 决定,决断:~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 止,隐退:~暑。
- 地方:~~。~所。
- 点,部分:长(cháng )~。好~。
-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