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探 tàn《國語辭典》
探 [ tàn ]
動- 尋求。如:「尋幽探勝」、「探路」、「鑽探」。唐·姚合〈莊居野行〉:「採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
- 推究。如:「試探其本」、「探究本源」。
- 打聽。如:「探聽」、「探底細」。
- 試測。如:「探他的口氣。」
- 看望。如:「探友」、「探親」。唐·李商隱〈無題〉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 擔任偵察工作的人。如:「偵探」、「密探」。
探 [ tān ]
動- 試。《論語·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 伸出。如:「探頭探腦」、「探手出去」。
梅 méi《國語辭典》
梅 [ méi ]
名- 植物名。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性耐寒,叶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色红或白。果实味酸,可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 姓。宋代有梅尧臣,明代有梅鼎祚。
魁 kuí《國語辭典》
魁 [ kuí ]
名- 汤勺,舀汤的器具。《说文解字·斗部》:「魁,羹斗也。」晋·郭璞〈易洞林〉:「太子洗马荀子骥家中以龙铜魁作食欻鸣。」
- 为首、带头的人。如:「文魁」、「花魁」、「罪魁祸首」。《汉书·卷六二·游侠传·序》:「及王莽时,诸公之间陈遵为雄,闾里之侠原涉为魁。」清·魏禧〈大铁椎传〉:「众魁请长其群,吾又不许,是以雠我。」
- 明代科举分五经取士,每一经的首选人称为「经魁」,五位经魁简称为「五魁」,后称考试或比赛得到第一名为「夺魁」。
-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一星,旧说是主文运的神。《老残游记·第一二回》:「那北斗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边,上面杓在上,魁在下。」
- 姓。如明代有魁伦。
- 高大强壮。如:「魁伟」、「魁岸」、「魁梧」。唐·柳宗元〈牛赋〉:「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策蹇驴(策蹇驢)cè jiǎn lǘ
乘跛足驴。喻工具不利,行动迟慢。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何异策蹇驴而追迅风,棹蓝舟而济大川乎?”亦省作“ 策蹇 ”。 唐 孟浩然 《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 ——《漢語大詞典》
竹梢
唐 元稹 夜饮 灯火隔帘明,竹梢风雨声。
唐 白居易 病假中南亭闲望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唐 白居易 画竹歌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元 钱惟善 张园杂赋二首 其一 清夜无眠叠鼓催,竹梢垂露点苍苔。
《韵府拾遗 肴韵》:白居易诗袅袅秋竹梢巴蝉声似磬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病假中南亭闲望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唐 白居易 画竹歌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元 钱惟善 张园杂赋二首 其一 清夜无眠叠鼓催,竹梢垂露点苍苔。
《韵府拾遗 肴韵》:白居易诗袅袅秋竹梢巴蝉声似磬 ——《骈字类编》
疏 shū《國語辭典》
疏 [ shū ]
動- 開通、使通暢。如:「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分散、散開。如:「疏散人群」。
- 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 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津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 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 不親近、不熟悉。如:「人地生疏」、「親疏遠近」。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 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 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 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 窗。《史記·卷二三·禮書》:「疏房床笫几席,所以養體也。」
- 窗上的刻鏤花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 蔬果。《淮南子·主術》:「夏取果蓏,秋畜疏食。」通「蔬」。
疏 [ shù ]
名- 闡明經義或古注的文字。如:「注疏」、「義疏」。唐·柳冕〈與權德輿書〉:「其有明聖人之道,盡六經之意,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
- 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如:「上疏」。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簿,劉向傳經心事違。」
- 書信。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詩:「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 分條陳述、記錄。《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
疏 [ sū ]
- (一)之又音。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 居住:穴居野~。
-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 决定,决断:~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 止,隐退:~暑。
- 地方:~~。~所。
- 点,部分:长(cháng )~。好~。
-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清癯 qīng qú
亦作“ 清臞 ”。 犹清瘦。 宋 陆游 《贺张参政修史启》:“镇抚四夷,位居台鼎,而有山泽清臞之容。” 元 张可久 《折桂令·别后》曲:“一年餘凤隻鸞孤,枕上嗟吁,镜里清癯。”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僧了心》:“仰视云根,秀拔天骨,清臞玉立。”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八八:“我们到时,看见有二三十个孩子在一个游戏室里玩,只有几个小孩看上去清癯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