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盖多端,剧论如合战。

赵蕃宋代〕《用程季仪送行之韵为别

过江今几年,遗俗不屡见。
纵余门户称,直有冠裳变。
惟君河洛间,南走楚粤遍。
虽从科诏求,未脱褐衣贱。
芬然兰三薰,粹矣金百链。
潭潭务中澄,煜煜鄙外绚。
遂登南轩门,如识伊川面。
周旋苟有得,喜跃几成抃。
渊深保战兢,鸩毒戒安宴。
于今过城南,政似趋无倦。
儒冠盖多端,剧论如合战。
试评季路勇,孰与之反殿。
前日我辞君,炎风尚交扇。
只今君别我,余暑已堪饯。
岁序急推迁,吾行甚流转。
爝火讵当阳,雨雪宁待{左日见}。
孤唳岂潜声,卑飞终挂罥。
小令泊扁舟,暂为沥破研。
我如浩然归,君异方朔荐。
契阔方自兹,追随复何便。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儒冠多端剧论合战

儒冠 rú guān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漢語大詞典》
盖 ( 蓋 ) gài/gě/hé
盖 [ gài ]
  1.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子。锅~。瓶~。膝~。天灵~。
  2. 伞:雨~。
  3. 由上往下覆,遮掩:覆~。遮~。掩~。~浇饭。
  4. 压倒,超过:~世无双。
  5.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
  6. 用印,打上:~章。~戳子。
  7. 造(房子):~楼。翻~。
  8. 文言虚词(①发语词,如“~闻”;②表大概如此,如“~近之矣”;③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未学也”)。
盖 [ gě ]
  1.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 姓。
盖 [ hé ]
  1. 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多端 duō duān
多头绪,多方面。《楚辞·九辩》:“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晋书·艺术传论》:“法术纷以多端,变态谅非一绪。” 宋 叶适 《祭陈君举中书文》:“呜呼哀哉!世事多端,非智所穷。” 孙中山 《驳〈保皇报〉》:“乃彼既知为美政,而又认为最终之结果,胡为如此矫强支离,多端辨难也。”  ——《漢語大詞典》
剧论(劇論)jù lùn
(1).深刻论议;激切论辩。 宋 范仲淹 《举张昇自代状》:“清介自立,精思剧论,有忧天下之心。”《元史·元明善传》:“初在 江西 、 金陵 ,每与 虞集 剧论,以相切劘。” 明 唐顺之 《与陆五台仪部书》:“两番剧论,辨难往復,殊豁心曲。” 清 汪懋麟 《陈学士招饮寓斋》诗:“剧论忘宵寒,邻街已舂磨。”
(2).有关戏剧理论或戏剧作品的评论性文章。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合战(合戰)hé zhàn
交战。《荀子·强国》:“合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徙为 上谷 太守, 匈奴 日以合战。”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五》:“既合战,为敌所乘,殆将不振。”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