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巴童 bā tóng
巴 渝 之童,善歌舞。《文选·鲍照〈舞鹤赋〉》:“ 燕 姬色沮, 巴 童心耻。” 刘良 注:“ 巴 童、 燕 姬,并善歌者。” 唐 岑参 《赴犍为经龙阁道》诗:“屡闻 羌 儿笛,厌听 巴 童歌。” 清 陈维嵩 《夜合花·廿二夜原白堂中观剧即事》词:“僛 越 覡,舞 巴 童,颭灵旗,不满微风。” ——《漢語大詞典》
拿 ná《國語辭典》
拿 [ ná ]
动- 用手取物或持物。《老残游记·第四回》:「一手提著灯笼,一手拿著个双红名帖。」
- 捕捉。如:「缉拿」、「捉拿人犯」。《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你这孩子,才叫狗拿耗子呢!」
- 用。《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拿帖子请你,自然是好意。」
- 要挟、为难。《红楼梦·第九一回》:「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
- 掌握、主持。如:「拿权」、「拿主意」。
- 装模作样。如:「拿翘」、「拿架子」。《镜花缘·第二回》:「一味花言巧语,这样拿腔作势未免太过分了。」
- 把。《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幸而声名不大,外国人不拿他放在心上。」
小艇 xiǎo tǐng
小型轻快的帆艇
小型快速汽艇 ——《漢語大詞典》
小型快速汽艇 ——《漢語大詞典》
渔父(漁父)yú fǔ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举 ( 舉 ) jǔ
举 [ jǔ ]
-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 发起,兴办:~义。~办。创~。
- 提出:~要。~例。
- 推选,推荐:推~。荐~。
- 全:~国。~世。~家。
-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 攻克:“一战而~鄢、郢”。
长竿(长竿)
史记司马相如传建格泽之长竿兮总光耀之采旄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