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读葩经第一章,河洲起化义能详。

章元治清代〕《嫁次女素丝作二首 其一

幼读葩经第一章,河洲起化义能详。相攸如我诚苛刻,误汝愆期已久长。

看到夭桃花绚烂,料来秾李品端庄。雍雍鸣雁行亲迎,六礼完成好肃妆。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葩经第一河洲起化

幼 yòu《國語辭典》

幼 [ yòu ]

  1. 小孩子。如:「男女老幼」、「扶老携幼」。唐·韦应物〈送杨氏女〉诗:「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1. 爱护。《孟子·梁惠王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汉·赵岐·注:「幼,犹爱也。」
  1. 年纪小的。如:「幼年」、「幼小」、「幼童」。
  2. 初生的。如:「幼虫」、「幼苗」、「幼娥」。
  3. 知识浅薄、不成熟。如:「他的思想行为太过幼稚,不足以担当大任。」
读 ( 讀 ) dú/dòu
读 [ dú ]
  1.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
  2.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
  3. 求学:走~。
  4. 字的念法:~音。~破。
读 [ dòu ]
  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
葩经(葩經)pā jīng
语本 唐 韩愈 《进学解》:“《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明 徐渭 《商大公子像赞》:“公子为谁,特专葩经。” 清 沈起凤 《谐铎·屏角相郎》:“拈得者道葩经两句,合意者酬以香茗。” 郁达夫 《题〈白云轩诗词集〉》诗之二:“葩经比兴骚人赋,薈萃成章罕匹儔。”  ——《漢語大詞典》
第一 dì yī
(1).等第次序居首位或首位的。《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傅 产 、丞相 平 等言, 武信侯 吕禄 上侯,位次第一,请立为 赵王 。” 宋 苏轼 《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诗:“将军破贼自草檄,论诗説剑俱第一。”《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 杜子春 ﹞急鬆鬆跟着老者径到西廊下第一间房内,开了壁橱,取出银子。”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形容程度最深;最重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常以正月、二月预收乾牛羊矢,煎乳第一好:草既灰汁,柴又喜焦;乾粪火软,无此二患。”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书》:“幸公虚心以听,务以 翰峰 先生为念, 翰峰 在日,与公第一相爱,如僕旁人耳,僕知公必念之极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 中国 第一要他多。”  ——《漢語大詞典》
章 zhāng《國語辭典》

章 [ zhāng ]

  1. 成篇的文字。如:「文章」、「出口成章」、「下筆成章」。
  2. 文體名。古代臣子上奏國君的文書。漢·蔡邕《獨斷·卷上》:「凡群臣尚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3. 量詞。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如:「全書共分二十五章。」
  4. 文采、花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5. 條理、次序。如:「雜亂無章」。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
  6. 法規、條例。如:「規章」。《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
  7. 印信。如:「私章」、「圖章」。
  8. 標識、標記。如:「徽章」、「勛章」、「臂章」。
  9. 姓。如漢代有章明。
  1. 表揚、顯揚。《禮記·緇衣》:「有國者章善𤺺惡,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史記·卷三七·衛康叔世家》:「舉康叔為周司寇,賜衛寶祭器,以章有德。」
河洲 hé zhōu
(1).河中可居的陆地。《淮南子·墬形训》:“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2).《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传:“后妃説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后因以“河洲”为称美后妃之德的典实。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中宫》:“河洲在咏,风化攸归。”亦用为男女爱恋之典。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姻缘凑,似双星此夜,相对河洲。”  ——《漢語大詞典》
起化 qǐ huà
改变社会风尚。 清 曹仁虎 《恭纪皇上肇建辟雍释奠讲学礼成一百二十韵》:“成均洵首善,起化有深裨。”  ——《漢語大詞典》
义 ( 義 ) yì《國語辭典》
  1. 「义 」的异体字。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1.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1.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1.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1.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详 ( 詳 ) xiáng/yáng
详 [ xiáng ]
  1. 细密,完备,与“”相对:~细。~略。~情。~谈。周~。~实(详细而确实。亦作“翔实”)。语焉不~(说得不详细)。
  2. 清楚地知道:内容不~。
  3. 说明,细说:内~。
  4. 审慎:~平(审理案件审慎公平)。~刑(断案用刑谨慎)。
  5. 旧时的一种公文,下级官员对上级的报告:上~。~文。
详 [ yáng ]
  1. 同“佯”,假装。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