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夜雪一寸许,便觉新年喜气多。
岁除夜雪一寸许,便觉新年喜气多。大观元年第一日,一番胜事信可歌。
歌不已,鼓声起,漫垄连村如市里。更愿雪深一尺馀,收了去年三尺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岁除(歲除)suì chú
(1).年终。旧俗于腊岁(冬至后三戌之后)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故谓。 唐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白髮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2).谓一年的最后一天。《新五代史·杂传九·皇甫遇》:“是时岁除, 出帝 与近臣饮酒过量,得疾。”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故园南望渺鸿鱼, 京洛 飘零感岁除。” ——《漢語大詞典》
(2).谓一年的最后一天。《新五代史·杂传九·皇甫遇》:“是时岁除, 出帝 与近臣饮酒过量,得疾。”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故园南望渺鸿鱼, 京洛 飘零感岁除。” ——《漢語大詞典》
夜雪
唐 周贺 怀西峰隐者 腊近溪书绝,灯残夜雪稠。
唐 方干 叙钱塘异胜 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 ——《骈字类编》
唐 方干 叙钱塘异胜 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 ——《骈字类编》
一寸 yī cùn
(1).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汉 贾谊 《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晋书·庾亮传》:“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 宋 杨万里 《初夏》诗之一:“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釅燕脂。”
(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 宋 苏轼 《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3).指光阴。 唐 李峤 《书》诗:“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参见“ 一寸阴 ”。 ——《漢語大詞典》
(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 宋 苏轼 《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3).指光阴。 唐 李峤 《书》诗:“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参见“ 一寸阴 ”。 ——《漢語大詞典》
许 ( 許 ) xǔ/hǔ
许 [ xǔ ]
- 应允,认可:~可。允~。特~。
- 承认其优点:赞~。嘉~。
- 预先答应给与:~诺。
- 女方接受男方求亲:~配。~嫁。以身相~。
- 或者,可能:也~。或~。
- 处,地方:何~人。
- 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少~。
- 这样:如~。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 姓。
- 〔~~〕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便觉(便觉)
晋书殷仲堪传堪能清言善属文每云三日不读道德论便觉舌本问强 ——《韵府拾遗 觉韵》
新年 xīn nián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白居易 《绣妇叹》诗:“连枝花样绣罗襦,本拟新年餉小姑。”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立春在新年,则於小除日进;在旧年,则於立春前三日进。” 鲁迅 《书信集·致叶紫》:“除夕信新年四日收到。” ——《漢語大詞典》
喜气(喜氣)xǐ qì
(1).祥瑞之气。《史记·天官书》:“卿云见,喜气也。”《东观汉记·光武纪》:“望气者言, 舂陵 城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鬱鬱葱葱。’”
(2).欢乐的神色。 唐 刘长卿 《送贾侍御克复后入京》诗:“温颜风霜霽,喜气烟尘收。”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警卫员们正忙着烧茶端水,穿梭般地来来往往,一个个脸上都充满着喜气。”
(3).指欢乐的气氛。 宋 苏轼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诗:“门前人闹马嘶急,一家喜气如春酿。” 清 查慎行 《许宗伯等赴敝齿会》诗:“半月前期传父老,一家喜气到儿童。” ——《漢語大詞典》
(2).欢乐的神色。 唐 刘长卿 《送贾侍御克复后入京》诗:“温颜风霜霽,喜气烟尘收。”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警卫员们正忙着烧茶端水,穿梭般地来来往往,一个个脸上都充满着喜气。”
(3).指欢乐的气氛。 宋 苏轼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诗:“门前人闹马嘶急,一家喜气如春酿。” 清 查慎行 《许宗伯等赴敝齿会》诗:“半月前期传父老,一家喜气到儿童。”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形-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副-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