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兴到起濡墨,阴铿何逊皆陈言。

胡应麟明代〕《梅窗歌寿何处士作

吾闻罗浮之山四万八千丈,绝顶仙葩隔尘壤。铁干斜撑大海滨,霜梢乱插遥天上。

江南十月寒信来,雪花如席飞瑶台。千枝万枝冻欲折,凌风一树何奇哉。

清标雅质真绝俗,为谁移向孤山麓。东阁曾闻杜陵句,西湖更入林逋目。

道人自是姑射仙,几年采药罗浮巅。参差老态看不足,却窥春色来湖边。

满屋琳琅坐相对,五夜虚窗月光碎。夜永宁知素影单,酣歌绝胜红妆醉。

缟衣鹤氅何翩翩,况有逸思凌开元。有时兴到起濡墨,阴铿何逊皆陈言。

只今尚作梅花主,甲子一周还二纪。山房乍夜春意回,彷佛枝头闻翠羽。

绣屏朱户罗婵娟,孙枝绕膝才且贤。折花浸酒为翁寿,清香习习来华筵。

王母安期世谁识,玉桃丹枣空陈迹。岂若冰肌耐岁寒,破臈含春映朝日。

梅窗叟,且莫吟,繁苞落羌笛,国艳传幽琴。遥望罗浮隔南粤,玉宇雕梁迥清绝。

耸身欲去重徘徊,冉冉云軿下天末。且挥白鹤留人寰,几番渤海成桑田。

更卧梅花三百年,一筇长啸凌苍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有时濡墨阴铿陈言

有时(有時)yǒu shí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漢語大詞典》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1.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2.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1.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1.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起 qǐ《國語辭典》

    起 [ qǐ ]

    1. 站立、坐起。如:「起立」、「起来」。《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2. 起床、离开床铺。如:「早睡早起」。《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礼记·内则》:「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3. 始、开始。如:「起迄」、「起笔」、「从今起」、「万事起头难」。《汉书·卷一○○·叙传下》:「以述《汉书》,起元高祖。」
    4. 发动、产生。如:「起疑」、「起风」、「肃然起敬」。《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百邪悉起。」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5. 复苏、痊愈、好转。如:「起死回生」、「一病不起」。《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癈疾。」
    6. 取出。如:「起货」、「起赃」、「起出凶刀一把。」
    7. 出仕、举用。如:「起用」、「东山再起」。《战国策·秦策二》:「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8. 拟订。如:「起草章程」、「起个大纲」。
    9. 出身。《汉书·卷三九·萧何曹参传·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
    10. 建筑、建立。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治城郭,起谯楼。」
    1. 诗文首句、首联或首段。《通俗编·文学引范德机·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宜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2. 量词:➊ ​ 计算分批的人的单位。相当于「群」。如:「店里来了两起客人。」《红楼梦·第四四回》:「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➋ ​ 计算事件发生的单位。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数起连环车祸。」、「警方最近侦破了一起掳人勒索案。」
    1.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胜感慨!」、「只要谈起女友,他便眉开眼笑。」
    2. 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足够或不够的意思。如:「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承受不起舆论压力。」
    濡墨 rú mò
    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有妓女 谢天香 者,以裙裾濡墨,大书‘穠芳’二字。”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公就宫门阶石上,裂生纸以唾濡墨。” 清 紫真道人 《〈笠翁传奇十种·奈何天〉总评》:“濡墨写嗔,挥毫洩痛。”  ——《漢語大詞典》
    阴铿 yīn kēng
    南朝陈文学家。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初仕梁,入陈,官至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长于五言诗,声律上已接近唐律诗,为杜甫所称赞。明人辑有《阴常侍集》。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逊 ( 遜 ) xùn
    逊 [ xùn ]
    1. 退避,退让:~位。~遁。
    2. 谦让,恭顺:~让。谦~。
    3. 次,差,不及:~色。
    皆 jiē《國語辭典》

    皆 [ jiē ]

    1. 全、都,統括之詞。如:「草木皆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眾人皆醉,我獨醒。」《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2. 並、同。《儀禮·聘禮》:「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階。」通「偕」。
    陈言(陳言)chén yán
    (1).陈旧的言词。 宋 王安石 《韩子》诗:“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 清 戴名世 《丁丑房书序》:“而无用之巵辞,不切之陈言,无所得入乎其间。此则所谓以题还题也。”
    (2).指旧说。 李广田 《论怎样打开一条生路》:“假如望文生义,我们试为附会作新的解释,又何取乎古人之陈言。”
    (3).陈述的言论;陈述言辞。《韩非子·备内》:“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孔子家语·儒行》:“儒有澡身浴德,陈言而伏,静言而正之,而上下不知也。” 王肃 注:“陈言於君,不望其报。”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大 清 之士,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议讞助之曰‘分考’,陈言助之曰‘分考’,且有詆諆之辞曰:‘羞与为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