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地读书终不恶,莫教辜负北窗凉。

舒邦佐宋代〕《寄端夫三首

求田未用太匆忙,且况毛锥觅太仓。
择地读书终不恶,莫教辜负北窗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择地读书不恶莫教辜负北窗

择地(擇地)zé dì
(1).选择处所。谓行动慎重。《韩诗外传》卷一:“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汉书·冯奉世冯参传赞》:“ 宜乡侯 参 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
(2).谓退隐。《后汉书·第五伦传》:“素性懦怯,位尊爵重,拘迫大义,思自策厉;虽遭百死,不敢择地,又况亲遇危言之世哉!”  ——《漢語大詞典》
读书(讀書)dú shū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 王先生 的声音,原来 王先生 在读书哩。”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不恶(不惡)bù è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漢語大詞典》
莫教 mò jiāo
犹莫非。《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吴教授 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 锦儿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漢語大詞典》
辜负(辜負)gū fù
(1).亏负,对不住。《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卫将军 姜维 率 嶷 等因 简 之资以出 陇西 ”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部耆旧传》:“臣当值圣明,受恩过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陨没,辜负荣遇。” 宋 王禹偁 《舍人院竹》诗:“西垣不宿还堪恨,辜负夜窗风雨声。”《老残游记》第一回:“天风海水,能移我情,即使看不着日出,此行亦不为辜负。” 老舍 《骆驼祥子》一:“假如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
(2).引申为违背。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满城生灵,必遭涂炭,辜负相公之初心矣。”辜,一本作“ 孤 ”。  ——《漢語大詞典》
北窗(北窗)
唐 厍狄履温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馀字 星回南斗落,月度北窗虚。
唐 张说 杂诗四首 其三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唐 钱起 衡门春夜 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唐 杨凌 即事寄人 中禁鸣钟日欲高,北窗欹枕望频搔。
唐 武元衡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 旬休屏戎事,凉雨北窗眠。
宋 晁补之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四海一居何处卜,北窗祗取见家山。
宋 程俱 偶作三首 其一 山鸟一声清昼永,白云深处北窗凉。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三十二 三公只得三株看,閒客清阴满北窗。
宋 陆游 或问余近况示以长句 幽寻东浦鹭迎棹,独卧北窗莺唤人。
金 侯册 学古体 银钩挂帘北窗晓,翠鬟临镜双鸾小。
元 陈高 寄顾仲明教授 长忆青华翠色寒,北窗对酒几同看。
元 倪瓒 再用韵呈诸公 北窗高卧自清宁,烟雾衣裳云锦屏。  ——《骈字类编》
凉 ( 涼 ) liáng/liàng《國語辭典》
  1. 「凉 」的异体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