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漫志三馀乐,养素宁忘一溉收。

李洪宋代〕《次韵秋日遣兴

西风暑退喜清秋,倦客漂流沧海头。
用舍行藏知有命,山林钟鼎岂能谋。
汗青漫志三馀乐,养素宁忘一溉收。
鹏鷃}逍遥天壤内,何劳八极赋神游。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汗青三馀养素一溉

汗青 hàn qīng
(1).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一说,取竹青浮滑如汗,易于改抹。后以“汗青”指著述完成。 宋 朱熹 《答严时亭书》:“当时若得 时亭 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王南陔中丞恭甫上舍著述》:“卷帙繁伙,汗青恐无日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或辛勤著述而欲亲覩其汗青,或经营工业而指垂成于旦夕。”参见“ 汗青头白 ”。
(2).借指史册。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 鲜于必仁 《寨儿令》曲:“ 汉 子陵 , 晋 渊明 ,二人到今香汗青。” 清 唐孙华 《叶忠节公挽诗》:“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  ——《漢語大詞典》
漫 màn《國語辭典》

漫 [ màn ]

  1. 水满而外溢。《新唐书·卷一七六·张籍传》:「其流波漫。」
  2. 蒙、覆盖。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三·混沌灯》:「令其仆买大竹作灯毬,漫以黑纸,挂于几桉之侧。」
  1. 遍布的、充满的。如:「漫山遍野」、「漫天大雾」。
  2. 放纵不加拘束。如:「浪漫」、「散漫」、「漫不经心」。《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诸镇入卫之兵,嫌非统属,漫无纪律。」
  3. 模糊不可辨认的样子。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4. 长、远。如:「漫漫长夜」。《文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还望顾旧乡,长路漫浩浩。」
  1. 徒、空、枉。唐·杜甫〈有客〉诗:「漫劳车马驻江干。」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漫悲歌、伤怀吊古。」
  2. 莫、不要。如:「漫说是他,就是你去也不成。」唐·张谓〈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3. 随便、胡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聊斋志异·卷二·莲香》:「生疑其妒,漫应之。」

漫 [ mán ]

  1. 水广大的样子。《集韵·平声·桓声》:「漫,水广大貌。」
  1. 盈满。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
志 ( 誌 ) zhì《國語辭典》

志 [ zhì ]

  1. 意向、抱负、决心。如:「意志」、「志同道合」。《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2. 记录事物的书。如:「府志」、「三国志」。《周礼·春官·小史》:「小史掌邦国之志。」
  3. 姓。如元代有志能。
  1. 记载、记录。《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通「志」。
  2. 牢记。如:「永志不忘」。《荀子·子道》:「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
三馀(三馀)
唐 杨炯 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 翰墨三馀隙,关山四望悬。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 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宋 苏轼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馀。  ——《骈字类编》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了。
乐 [ yuè ]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乐 [ yào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乐 [ lào ]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养素(養素)yǎng sù
      修养并保持其本性。《文选·嵇康〈幽愤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张铣 注:“养素全真,谓养其质以全真性。” 宋 王禹偁 《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伏见 终南山 处士 种放 ,山林养素,孝友修身。”《元史·隐逸传·张特立》:“前监察御史 张特立 ,养素丘园,易代如一。”  ——《漢語大詞典》
      宁 ( 寧 ) níng/nìng/zhù《國語辭典》

      宁 [ zhù ]

      1.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忘 wàng《國語辭典》

      忘 [ ​wàng ]

      语音
      1. 不记得。如:「勿忘我」、「后事不忘前事之师」、「乐而忘返」、「废寝忘食」、「得意忘形」。
      2. 遗失、丧失。《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唐·颜师古·注:「忘,亡也。吴王杀之,被以恶名,失其善称号。」《文选·陆机·叹逝赋》:「乐隤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唐·李善·注:「忘,失也。」
      3. 遗弃、舍弃。《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忘 [ ​wáng ]

      读音
      1. (一)​之读音。
      一溉 yī gài
      一次灌溉。亦比喻用力不多。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为稼於 汤 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於燋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 唐 刘禹锡 《游桃源》诗:“长生尚学致,一溉岂虚掷?” 宋 苏轼 《次定慧钦长老》诗:“区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  ——《漢語大詞典》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1.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2.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3.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4.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5.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6.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7.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8.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9.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10.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1.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12.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13.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