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人能说陈隋事,燕子犹寻王谢家。

李流谦宋代〕《金陵二首

江城叠鼓晚停挝,游子翩翩念岁华。
水底乾坤浮日夜,沙边鸥鹭老烟霞。
渔人能说陈隋事,燕子犹寻王谢家。
南北自分仍自合,不应全殢后庭花。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渔人燕子王谢

渔人(漁人)yú rén
(1).以捕鱼为业的人。《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唐 司空曙 《下武昌江行望涔阳》诗:“渔人共留滞,水鸟自喧翔。”《水浒传》第一一三回:“四个渔人,都扶他至屋内请坐。”
(2).古掌渔之官。《淮南子·时则训》:“乃命渔人伐蛟,取鼉,登龟,取黿。” 高诱 注:“渔人,掌渔官。”  ——《漢語大詞典》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1.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1.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1.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1.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 [ shuì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说 [ yuè ]
    ◎ 古同“”。
      陈 ( 陳 ) chén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列。~兵。
      2. 述说:~述。~情。详~。~诉。~说。
      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隋 suí/duò《國語辭典》

      隋 [ suí ]

      1. 朝代名。參見「隋朝 」條。
      2. 姓。如漢代有隋昱。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燕子 yàn zi
      (1).家燕的通称。《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杨白花》:“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唐 杜甫 《绝句》之一:“泥融飞燕子,沙煖睡鸳鸯。” 宋 陈与义 《对酒》诗:“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怱怱燕子回。” 周恩来 《春日偶成》诗:“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2).指 明 阮大鋮 写的《燕子笺》传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今日无事,来听他《燕子》新词。”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覆巢倾卵之中,笺传《燕子》;焚屋沉舟之际,唱出《春灯》。”
      (3).比喻体态轻盈的女子。 元 杨维桢 《次韵黄太痴艳体》:“仙人掌重初承露,燕子腰轻欲受风。”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寻 ( 尋 ) xún
      寻 [ xún ]
      1. 找,搜求:~找。~觅。~机。~问。~访。~衅。追~。~章摘句。
      2.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王谢(王謝)wáng xiè
      (1).六朝望族 王 氏、 谢 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 景 请娶於 王 谢 , 帝 曰:‘ 王谢 门高非偶,可於 朱张 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 王 谢 ,甲第 金 张 。” 王闿运 《上征赋》:“仰 王 谢 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
      (2).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桓 惮其旷远,乃趣解兵。 王 谢 旧齐名,於此始判优劣。”  ——《漢語大詞典》
      家 jiā/jia/jie《國語辭典》

      家 [ jiā ]

      1. 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如:「家庭」、「回家」。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2. 一門之內共同生活的人。《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
      3. 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
      4.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農家」、「商家」、「店家」、「少東家」。
      5. 尊稱學有專長或有專門技術的人。如:「專家」、「文學家」、「科學家」。
      6.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婦道人家」。
      7. 古代大夫所統治的政治區域。與「國」相對。《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8. 私有財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賣庸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
      9. 量詞。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住戶不滿十家」、「三家報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開了三家分公司。」
      10. 姓。如周代有家伯。
      1. 居住。《文選·江淹·別賦》:「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
      1.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2. 家中的。如:「家事」、「家人」、「家產」、「家業」、「家僮」。
      3.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1. 置於句中。相當於「地」、「的」。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道俺哥哥十分家沉醉,且吃些兒熱湯熱水。」《西遊記·第五一回》:「大碗家寬懷暢飲。」

      家 [ gū ]

      1. 對女子的尊稱。《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 」同「姑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