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挹 yì《國語辭典》
挹 [ yì ]
动- 舀取。《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 牵引。《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 谦退、退让。《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 推崇。《北史·卷三八·裴文举传》:「父邃,性方严,为州里所推挹。」通「揖」。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名-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 称谓:➊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 姓。如明代有君助。
-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动-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 姓。如汉代有去卑。
长相思(長相思)zhǎng xiàng sī
(1).指丝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綵双鸳鸯,裁为合懽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一:“长想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长相思之义也。”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南朝 和 唐 代诗人写此题者甚多,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句式长短错落不一。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因 南朝 梁 陈 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 ——《漢語大詞典》
(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南朝 和 唐 代诗人写此题者甚多,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句式长短错落不一。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因 南朝 梁 陈 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 ——《漢語大詞典》
云游(雲游)yún yóu
亦作“ 云游 ”。
(1).如云彩飘动浮游。喻笔势飘忽。《法书要录》卷八引 唐 张怀瓘 《书断》中:“﹝ 张弘 ﹞并善篆隶,其飞白妙絶当时,飘若云游,激如惊电。”
(2).喻行动迅捷。 明 宋濂 《平江汉颂》:“风烈虎啸,云游龙驤。”
(3).游历四方。
(4).指行踪飘忽不定。多用于僧道出家人。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 谢小娥 ﹞爰自入道……后数日,告我归 牛头山 ,扁舟汎 淮 ,云游南国,不復再遇。” 宋 范成大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诗:“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菴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自家俗名 琴操 ,法号 天然 ,萍憇十方,云游四海。” 郁达夫 《迟桂花》:“你的生活,从你的日记和著作中看来,本来也是同云游的僧道一样的。” ——《漢語大詞典》
(1).如云彩飘动浮游。喻笔势飘忽。《法书要录》卷八引 唐 张怀瓘 《书断》中:“﹝ 张弘 ﹞并善篆隶,其飞白妙絶当时,飘若云游,激如惊电。”
(2).喻行动迅捷。 明 宋濂 《平江汉颂》:“风烈虎啸,云游龙驤。”
(3).游历四方。
(4).指行踪飘忽不定。多用于僧道出家人。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 谢小娥 ﹞爰自入道……后数日,告我归 牛头山 ,扁舟汎 淮 ,云游南国,不復再遇。” 宋 范成大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诗:“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菴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自家俗名 琴操 ,法号 天然 ,萍憇十方,云游四海。” 郁达夫 《迟桂花》:“你的生活,从你的日记和著作中看来,本来也是同云游的僧道一样的。” ——《漢語大詞典》
雨散 yǔ sàn
(1).雨水普降。 晋 曹毗 《晋江左宗庙歌·歌中宗元皇帝》:“化若风行,泽犹雨散。”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迴流映流,则十仞洞底;肤寸云合,必千里雨散。”
(2).如雨布散。众多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云动风偃,雾集雨散。” 李善 注:“言众瑞之多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骆驛纵横,烟霏雨散。” 李周翰 注:“烟霏雨散,众多貌。”
(3).比喻朋友离散。 南朝 齐 谢朓 《和刘中书絵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登车上马,倏忽雨散。”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一:“亲知雨散,益復无聊。”
(4).指男女欢会已毕。 宋 程垓 《意难忘》词:“似云收 楚 峡,雨散 巫 阳。”参见“ 雨散云收 ”。
(5).谓雨过天晴。 唐 皇甫曾 《张芬见访郊居作》诗:“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 唐 张乔 《题湖上友人居》诗:“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 ——《漢語大詞典》
(2).如雨布散。众多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云动风偃,雾集雨散。” 李善 注:“言众瑞之多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骆驛纵横,烟霏雨散。” 李周翰 注:“烟霏雨散,众多貌。”
(3).比喻朋友离散。 南朝 齐 谢朓 《和刘中书絵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登车上马,倏忽雨散。”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一:“亲知雨散,益復无聊。”
(4).指男女欢会已毕。 宋 程垓 《意难忘》词:“似云收 楚 峡,雨散 巫 阳。”参见“ 雨散云收 ”。
(5).谓雨过天晴。 唐 皇甫曾 《张芬见访郊居作》诗:“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 唐 张乔 《题湖上友人居》诗:“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 ——《漢語大詞典》
从此(從此)cóng cǐ
(1).从此时或此地起。《史记·高祖本纪》:“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恩爱从此别,断肠伤肝脾。” 唐 李益 《写情》诗:“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宋 苏轼 《石鼻城》诗:“北客初来试新险, 蜀 人从此送残山。”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若从此再加学问之功,以讲求义理,开广聪明,则太平之业,可计日而待也。”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三》:“舍弟蹉跎二十年,不得已请书於先生,从此或有遇合以成其用,皆先生之赐也。” 巴金 《灭亡》第八章:“但不到半年,她底丈夫抛弃了她,从此音讯杳无。”
(2).从这一道理或事实基础出发。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从此观之, 齐 楚 之事,岂不哀哉!” 晋 干宝 《〈搜神记〉序》:“ 卫朔 失国,二传互其所闻; 吕望 事 周 , 子长 存其两説。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由来尚矣。” 明 李贽 《寄焦弱侯》:“是以天资虽或鲁钝,而从此真积,或可几于一唯之 参 ( 曾参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厥弟五人》:“若乃 孔子 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者,亦从此(指 夏 少康 封其庶子于 会稽 )而可知之矣。” ——《漢語大詞典》
(2).从这一道理或事实基础出发。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从此观之, 齐 楚 之事,岂不哀哉!” 晋 干宝 《〈搜神记〉序》:“ 卫朔 失国,二传互其所闻; 吕望 事 周 , 子长 存其两説。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由来尚矣。” 明 李贽 《寄焦弱侯》:“是以天资虽或鲁钝,而从此真积,或可几于一唯之 参 ( 曾参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厥弟五人》:“若乃 孔子 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者,亦从此(指 夏 少康 封其庶子于 会稽 )而可知之矣。” ——《漢語大詞典》
辞 ( 辭 ) cí《國語辭典》
- 「辭 」的異體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