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一枝花廷仪公子实当代都督李公之家嗣也。
【南吕】一枝花廷仪公子实当代都督李公之家嗣也。器宇宏达,才华瞻敏,
百氏之书,靡不该浃;至于龙韬虎略,不待言而可知也。及乎礼贤下士,彬彬然
诚有儒者之风,不以富贵而骄慢于人,以是人皆景仰而乐与之游。今年冬适过吴
门,解鞍旅馆,予得获见,遂即倾盖,欢若平生。于是宿留,命酌于小楼之上,
鸣琴赋诗,放歌剧饮,以罄一时之欢。既而出诸名公所赠词章乐府以示予且咏然,
其辞气雄伟,风调清越,不觉使人技痒。愧予无似,曷克窥其阃奥而闯其藩篱哉。
兹不自揣,勉述〔南吕〕一阕以呈。校诸杰作,固不能模楷其万一,然于期望之
私,庶几有在焉。
瑶台上品仙,麟阁中人物。胸襟开宇宙,器量溢江湖。声振寰区,会见悬鱼
袋,行看佩虎符。锦みま人跨凤侣,金蹀躞马骤龙驹。
【梁州】诗裁囊锦奚奴捕,醉压雕鞍侍女扶。看花南陌归来暮。香尖满路,
月色盈衢。歌钟簇拥,珠翠萦纡。辕门画戟森成列,戍阁铜龙漏滴初,转氍毹红
铺锦褥。灿金莲光摇银炬,击琅声碎珊瑚。醉乎,玉奴。流苏帐暖春风度,雪
儿歌红指舞。一刻千金未肯孤,洞府仙都。
【余音】玉鞭骄马游荆楚,锦缆牙樯下汴吴,解垢琴书客窗遇。学能周鲁,
才兼文武,伫看袭爵封侯快陛补。 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时父母已殁矣(并序)
吾乡张思恭尝持“望云思亲诗卷”征予诗。予嘉思恭之意,遂赋五言古诗一
首,已归之矣。兹复请余词,将欲揭者座隅而朝夕歌咏之,以示不忘亲之故也。
大唐梁公仁杰为并州法曹时,登太行见白去孤飞,因指曰:“吾亲舍在其下。”
云移乃去。此梁公思亲于在堂之日。矧今思恭望云思亲于既殁之后,其孝也为何
如哉!予益嘉恭之孝且纯也,故不辞而复述〔南吕〕词一阕以贻之。
人为万物灵,孝乃一身本。贤愚均化育,今古重彝伦。敬祖尊亲,晨昏宜定
省,冬夏问寒温。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梁州】且休说唐时仁杰专前美,谁知道晋代张翰有远孙。家居积祖松陵隐。
双亲沦殁,一念犹存。既归黄壤,望断白云。我则见卷舒触石生肤寸,我则见变
化从龙出厚坤。云来时好着我搅断柔肠,云聚处好着我结愁成阵,云飞时好着我
飘散心神。泪痕,满巾。恨无羽翼能飞奋,越思忖越愁闷。怎得吾亲更返魂,报
答深恩。
【余音】云横岭岫连丘陇,云锁松揪掩墓门。云来云往何时尽?孝心未伸,
孝思怎忍?留取个孝行名儿做标准。 七月初六日为施以和寿
长生境上仙,仁寿乡中叟。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俦。绀发青眸,适兴娱诗
酒,忘情狎鹭鸥。拣林泉胜处遨游,乐桑榆晚景优游。
【梁州】人都道散消摇陆地神仙,我则道厌尘嚣箕山许由。庆生辰恰值新秋
候。一枝梧坠,六叶抽。双星南度,大火西流。这其间绮筵开香黄金兽,翠
袖捧醅斟碧玉瓯。则其那西池姥来献蟠桃,南极老重添遐算,东海翁再下仙筹。
嵩邱,华阜。高巍巍万仞横空秀,更钟厚更坚久。愿祝椿龄不老秋,名并庄周。
【余音】溪南剩把茅堂构,深隐烟霞傲列侯,闲来时抚孤松看尽云横岫。利
名不求,是非总休,似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赠妓桂香秀马氏
不同桃李芳,自历风霜久。幽姿超万卉,素质压凡流。品异名优,素娥为伴
侣,青女结绸缪。古香飘玉宇银沟,清影蔽绿窗朱牖。
【梁州】银蟾影里孤根瘦,玉兔光中万粟稠。占高秋骨与繁华斗。狂蜂难觅,
粉蝶谁搜。别许那状元攀折,仙客雕搜。品题一出骚人手,声价平增了五百筹。
你看他吐新词胸藏锦绣,舞霓裳步撒香钩,整金钗指露纤柔。莫愁,见羞。紫云
红拂皆居后。□□□更清秀。总有千金未许酬,名擅青楼。
【余音】金风淅淅当时候,玉露正值秋,绣幕罗帏要消受。韩生漫偷,
荀卿漫投,都不如这一缕余馨再三嗅。 赠人
天生瑚琏材,裔出簪缨彦。莺花坛上客,诗酒社中仙。所事堪怜,俊逸张京
兆,风流司马迁。宴金丹西入瑶池,访琼仙东游阆苑。
【梁州】秦台夜月乘鸾凤,谢馆春风醉管弦。千金拣得如花面。腰肢袅娜,
体态婵娟。文禽翼比,瑞木枝连。仰见他舞霓裳风摇翠柳,临鸾镜水映红莲。则
这捧霞觞翠袖殷勤,按银筝珠玑错落,歌白雪金玉相宣。百年,业冤。姑苏台下
重相见,意绸缪情眷恋。山海深盟胶漆坚,永保团圆。
【余音】毫分不惜蝇头利,十万曾缠鹤背钱,红景乡中姿欢宴。行携素手,
坐并香肩,似这般美满恩情世间鲜。 咏雪景
千山鸟罢飞,四野云同螟。九天敷上瑞,万国贺升平。积素堆琼,幻出冰壶
镜,妆成白玉京。那时节拥蓝关马足难行,临蔡地兵威越整。
【梁州】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你看他溯澄江下
不减王猷兴。冲开鹭序,荡散鸥盟。梨花乱撒,柳絮飘零。那时节酒停斟听唱阳
春,人将别重歌古郢。想当初钓鱼人击冻敲冰,骑驴客冲寒忍冷,牧羊徒守节持
旌。美名,擅称。辉光照耀终难泯,他每志坚贞秉忠正。一片丹衷贯日星,流播
芳馨。
【余音】香缣貌得三冬景,彩笔吟成万古情,临行持此为相赠。则愿你艺超
薛谭,才压秦青,那时节声价超迁迈夷等。 寿人八十
南山颂载歌,北海樽频敬。西池桃并结,东土佛重生。八秩初登,伫见膺三
聘,行看受七征。享期颐松柏遐龄,宜受用桑榆晚景。
【梁州】我则见碧天边一点孤星现,陆地上千枝火树明。正生甲却值元宵景。
欢声涌沸,弦管铿锵。高开绮筵,胜会宾朋。捧遐觞翠袖殷勤,歌白雪金钗列整。
人都道降长生蓬岛仙乡,跻寿考香山老宿,东升平洛社耆英。本是个德星,寿星。
从今五福都兼并,顺天时乐天性。见尽黄河几浅清,则愿寿等岗陵。
【余音】庄庭椿老枝偏盛,海屋筹添数倍增,看来年渭水风云庆。名流汗青,
功莲良平,那时节爵位高崇列台鼎。 咏白牡丹
不将脂粉施,自有天然态。羊脂轻捻就,酥乳砌成来。夹叶重台,妖红冶艳
都难赛。素质檀心可喜煞,水晶球无贬无褒,白玉瓣不宽不窄。
【梁州】彻赚得寻芳客争探斗买,勾引得惜花人浅耨深埋。冠群不入凡流派。
沉香亭馆,碧玉台阶,黄蜂难觅,粉蝶难猜。倚东风连理争开,迎晚日并蒂相偕。
我则道紫麝脐调合就天香,白凤翎铺排着国色,玉梅英妆点出容额。洁白,莹白。
涅难缁标格堪人爱,困雕阑脉脉犹黄你。卯酒才消晕粉腮,那时节笑靥微开。
【余音】歌钟到处携欢约,舞袖飘时压善才,博得个能是的名儿自多赖。再
休去迷花恋色,再休去惹垢沾埃。他本是个救苦难的观音离南海。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2).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吕氏春秋·音律》:“南吕之月,蛰虫入穴,趣农收聚。” 高诱 注:“南吕,八月也。” ——《漢語大詞典》
廷 [ tíng ]
名- 君主时代,国君办事与发布政令的地方。如:「朝廷」、「宫廷」。《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 地方官吏办事的处所。如:「县廷」。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移官府廷,因佐戎幕。」
- 庭院。汉·王充《论衡·论死》:「满堂盈廷,填塞巷路。」通「庭」。
-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
- 礼物:贺~。谢~。
-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
-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
- 姓。
(2).诸侯之女亦称公子。《公羊传·庄公元年》:“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於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羣公子之舍,则以卑矣。” 何休 注:“谓女公子也。”《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颜 淫九公子於宫中,因以纳贼,则末知其为 鲁 公子与? 邾娄 公子与?”
(3).尊称有权势地位的人;称富贵人家的子弟。《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宋 苏轼 《王定国真赞》:“雍容委蛇者,贵介之公子,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此事一时传遍了 临安府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人人来买 宋五嫂 鱼羹吃。” 丁玲 《母亲》:“一个是公子脾气,细事不管,一个是小姐脾气,百事不问。”
(4).敬称他人之子。 ——《漢語大詞典》
- 充满:~心。充~。虚~。
-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
-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
- 富足:殷~。富~。
(1).目前这个时代。 唐 杜甫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当代论才子,如公復几人。” 宋 梅尧臣 《太师杜公挽词》之四:“言为当代法,行不古人惭。”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六:“戏剧之中没有当代的社会现象,著者都是取之于历史的。”
(2).指在位皇帝的朝代。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苟欲取法当代,遂乃轻侮前朝。” 明 张居正 《请乞优礼耆硕以光圣治疏》:“如蒙皇上俯念 阶 为先朝元辅,当代旧人,特勅该部……皆太平之盛事也。”
(3).指在位的皇帝。 元 欧阳玄 《题僧墨菊卷》诗:“苾蒭元是黑衣郎,当代深仁始赐黄。” ——《漢語大詞典》
(2). 三国 时,帐下领兵者即称都督,犹后世的卫队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临发,其帐下将 张达 、 范彊 杀 飞 ,持其首,顺流而奔 孙权 。 飞 营都督表报 先主 , 先主 闻 飞 都督之有表也,曰:‘噫! 飞 死矣。’”《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寧 先以银盌酌酒,自饮两盌,乃酌与其都督。”
(3).古代的军事长官。《晋书·职官志》:“ 江 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 王导 等权重者乃居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赵 相初除都督。”
(4). 民国 初为各省军政长官。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 ——《漢語大詞典》
李 [ lǐ ]
名- 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緣呈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為圓卵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公 [ gōng ]
动-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 称谓:➊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 姓。如汉代有公俭。
-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 雄性的。如:「公鸡」。
-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之 [ zhī ]
介-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家 [ jiā ]
名- 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如:「家庭」、「回家」。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一門之內共同生活的人。《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
- 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
-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農家」、「商家」、「店家」、「少東家」。
- 尊稱學有專長或有專門技術的人。如:「專家」、「文學家」、「科學家」。
-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婦道人家」。
- 古代大夫所統治的政治區域。與「國」相對。《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 私有財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賣庸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
- 量詞。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住戶不滿十家」、「三家報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開了三家分公司。」
- 姓。如周代有家伯。
- 居住。《文選·江淹·別賦》:「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
-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 家中的。如:「家事」、「家人」、「家產」、「家業」、「家僮」。
-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 置於句中。相當於「地」、「的」。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道俺哥哥十分家沉醉,且吃些兒熱湯熱水。」《西遊記·第五一回》:「大碗家寬懷暢飲。」
家 [ gū ]
名- 對女子的尊稱。《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 」同「姑 」。
嗣 [ sì ]
动- 继续、承继。如:「嗣位」、「嗣业」。唐·韩愈〈河南府同官记〉:「嗣绍家烈,不违其先。」
- 后代子孙。如:「后嗣」。《书经·大禹谟》:「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唐·柳宗元〈封建论〉:「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 接续职务的人。《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 姓。如汉代有嗣光宙。
也 [ yě ]
助-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如:「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 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
-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悲也!」《左传·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 用来引起下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如:「你再也休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
- 表示或者、还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也类有德。」
- 同样。如:「我懂,你也懂。」、「这个问题我也碰过。」
- 强调两事并列。如:「客人中也有坐车的,也有走路的。」《红楼梦·第八回》:「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 表示强调。如:「一点也不」、「再也不敢」、「连爸妈也乐得开怀大笑。」
- 表示转折。《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 表示委婉、让步。如:「这样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