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玉山 yù shān
(1).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 玉山 ,是 西王母 所居也。” 郭璞 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天子传》谓之 群玉之山 。” 唐 李商隐 《玉山》诗:“ 玉山 高与 閬风 齐,玉水清流不贮泥。”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珠辉翠映,凤翥鸞停, 玉山 蓬顶, 上元 挥袂引 双成 , 上元 挥袂引 双成 , 萼緑 回肩招 许琼 。” 徐朔方 注:“ 玉山 , 西王母 住的仙山。”
(2).用玉堆成的山,形容豪富。 唐 皮日休 《忧赋》:“ 西汉 则 王根 为玉山, 东京 则 郭况 制金穴。”
(3).对秀丽山峰的美称。 唐 鲍防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宴东峰亭》诗:“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
(4).比喻色白如山状之物。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此喻白云。 唐 杜牧 《奉和仆射相公嘉雪》:“银闕双高银汉里,玉山横列玉墀前。”此喻雪山。 宋 苏辙 《放闸》诗:“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玉山纷破碎,阵马急侵陵。”此喻浪涛。
(5).《晋书·裴楷传》:“ 楷 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 裴叔则 ( 裴楷 字)如近玉山,映照人也。’”后因以“玉山”喻俊美的仪容。 北周 庾信 《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公状貌邱墟,风神磊落,玉山秀立,乔松直上。” 唐 贾岛 《上杜驸马》诗:“玉山突兀压乾坤,出得朱门入戟门。”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他倚太湖石,立着咱玉嬋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 清 纳兰性德 《贺人婚序》:“临琪树於 崔生 ,照玉山於 裴叔 。”
(6).山名。即 蓝田山 。 唐 杜甫 《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 玉山 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仇兆鳌 注引 邵长蘅 曰:“ 东山 ,即 蓝田山 ,又名 玉山 ,在 长安 蓝田县 东南。” ——《漢語大詞典》
(2).用玉堆成的山,形容豪富。 唐 皮日休 《忧赋》:“ 西汉 则 王根 为玉山, 东京 则 郭况 制金穴。”
(3).对秀丽山峰的美称。 唐 鲍防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宴东峰亭》诗:“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
(4).比喻色白如山状之物。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此喻白云。 唐 杜牧 《奉和仆射相公嘉雪》:“银闕双高银汉里,玉山横列玉墀前。”此喻雪山。 宋 苏辙 《放闸》诗:“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玉山纷破碎,阵马急侵陵。”此喻浪涛。
(5).《晋书·裴楷传》:“ 楷 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 裴叔则 ( 裴楷 字)如近玉山,映照人也。’”后因以“玉山”喻俊美的仪容。 北周 庾信 《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公状貌邱墟,风神磊落,玉山秀立,乔松直上。” 唐 贾岛 《上杜驸马》诗:“玉山突兀压乾坤,出得朱门入戟门。”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他倚太湖石,立着咱玉嬋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 清 纳兰性德 《贺人婚序》:“临琪树於 崔生 ,照玉山於 裴叔 。”
(6).山名。即 蓝田山 。 唐 杜甫 《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 玉山 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仇兆鳌 注引 邵长蘅 曰:“ 东山 ,即 蓝田山 ,又名 玉山 ,在 长安 蓝田县 东南。” ——《漢語大詞典》
一 yī《國語辭典》
一 [ yī ]
名- 自然數的開始。如:「一、二、三……。」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 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單個。如:「一人」、「一物兩用」。
-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 專注的。如:「一心一意」、「專一不變」。
- 全、滿、整。如:「一身是汗」、「一屋子人」、「一身是膽」。
- 每、各。如:「一班五十人」、「一頁六百字」、「共派八隊,一隊二十人。」
- 一次。如:「一而再,再而三。」《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紅柿。」
- 統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就起來。」
- 偶然。如:「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 表示加強的動作或突然的現象。如:「把頭一扭」、「用手一摸」、「天氣一涼,就感冒了。」
- 概括。如:「一般來說」。
- 每每、每逢。如:「一想到那件事,她總是笑個不停。」
- 放在二疊字動詞之間,表行為是不費力或嘗試性的。如:「雙手動一動」、「問一問」、「隨便說一說」。
- 事物的某方面。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不沾親,二不帶故。」
- 竟、乃。表示事出意外。如:「一至於斯」。《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 皆。《荀子·勸學》:「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 表示程度,加強語氣。《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戰國策·燕策一》:「因仰而弔齊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 或。《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 (「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的末尾,念陰平聲;在去聲字前,念陽平聲;在陰平、 陽平、上聲之前,念去聲。)
朱鹭(朱鷺)zhū lù
(1).又称朱鹮。涉禽类,体形如鹤,而羽色淡红,嘴与脚亦呈淡红色。《隋书·卢思道传》:“﹝ 思道 ﹞为《孤鸿赋》以寄其情曰……望玄鵠而为侣,比朱鷺而相依。” 唐 张籍 《朱鹭》诗:“翩翩兮朱鷺,来汎春塘栖緑树。”《尔雅·释鸟》“鷺舂鉏” 宋 邢昺 疏:“ 楚威王 时,有朱鷺合沓飞翔而来舞,则復有赤者,旧鼓吹朱鷺曲是也。然则鸟名白鷺,赤者少也。”
(2).乐曲名。 汉 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 南朝 梁元帝 《赴荆州泊三江水》诗:“叠鼓随《朱鷺》,长簫应《紫騮》。” 唐 李德裕 《重台芙蓉赋》:“於是纵兰棹,泛沦涟,吟《朱鷺》於篴管,鸣《鵾鷄》於瑟絃。” 宋 姜夔 《圣宋铙歌吹曲十四首总序》:“臣闻鐃歌者, 汉 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其曲有《朱鷺》等二十二篇。”参见“ 朱鷺曲 ”。 ——《漢語大詞典》
(2).乐曲名。 汉 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 南朝 梁元帝 《赴荆州泊三江水》诗:“叠鼓随《朱鷺》,长簫应《紫騮》。” 唐 李德裕 《重台芙蓉赋》:“於是纵兰棹,泛沦涟,吟《朱鷺》於篴管,鸣《鵾鷄》於瑟絃。” 宋 姜夔 《圣宋铙歌吹曲十四首总序》:“臣闻鐃歌者, 汉 乐也。殿前谓之鼓吹,军中谓之骑吹,其曲有《朱鷺》等二十二篇。”参见“ 朱鷺曲 ”。 ——《漢語大詞典》
容与(容與)róng yǔ
(1).徘徊犹豫,踌躇不前貌。《楚辞·离骚》:“忽吾行此流沙兮,遵 赤水 而容与。” 游国恩 纂义:“谨按……容与即犹豫,亦即夷犹,踌躇不前之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迟於山侧,棹容与而詎前,马寒鸣而不息。” 宋 苏轼 《奉和凝祥池》:“鸣鑾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2).从容闲舒貌。《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后汉书·冯衍传下》:“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李贤 注:“容与犹从容也。”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明 刘兑 《妖红记》:“即辰秋气清爽,想惟深闺容与,淑履多福。” 周贻白 注:“容与,闲暇自行。”
(3).随水波起伏动荡貌。《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旧唐书·阎立本传》:“ 太宗 尝与侍臣学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 太宗 激赏数四,詔座者为咏,召 立本 令写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新月无力,易于沉水;夜静山空,扁舟容与。” 郁达夫 《无题》诗之二:“緑波容与漾双鸥,触我离怀万里愁。”
(4).放纵,放任。《庄子·人间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成玄英 疏:“容与,犹放纵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 高诱 注:“无所容与於情欲也。” ——《漢語大詞典》
(2).从容闲舒貌。《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后汉书·冯衍传下》:“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李贤 注:“容与犹从容也。”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明 刘兑 《妖红记》:“即辰秋气清爽,想惟深闺容与,淑履多福。” 周贻白 注:“容与,闲暇自行。”
(3).随水波起伏动荡貌。《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旧唐书·阎立本传》:“ 太宗 尝与侍臣学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 太宗 激赏数四,詔座者为咏,召 立本 令写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新月无力,易于沉水;夜静山空,扁舟容与。” 郁达夫 《无题》诗之二:“緑波容与漾双鸥,触我离怀万里愁。”
(4).放纵,放任。《庄子·人间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成玄英 疏:“容与,犹放纵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 高诱 注:“无所容与於情欲也。” ——《漢語大詞典》
入王 rù wáng
入朝晋见天子。《周礼·秋官·小行人》:“凡诸侯入王,则逆劳于畿。”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入王,朝於王也。” ——《漢語大詞典》
畿 jī《國語辭典》
畿 [ jī ]
名- 国都,或古代君王所管辖的地方。如:「京畿」、「王畿」、「近畿」、「畿辅」。《晋书·卷二三·乐志下》:「神化感无方,髦才盈帝畿。」
- 疆界、疆域。《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唐·宋之问·〈送李侍御〉诗:「南登指吴服,北走出秦畿。」
- 门限、门槛。唐·韩愈〈谴疟鬼〉诗:「清波为裳衣,白石为门畿。」
畿 [ qí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