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到真教轻杜句,眼空直拟泛张槎。

弘历清代〕《隆福寺行宫六景 其四 天半舫

虚舟何处不堪拿,云水由来总一家。兴到真教轻杜句,眼空直拟泛张槎。

几群鸾鹤随吟管,四面芙蓉入绿纱。佳处会心原不远,高眠风月棹烟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真教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1.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2.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1.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1.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真教 zhēn jiào
    (1).指佛教,佛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融觉寺》:“虽石室之写金言, 草堂 之传真教,不能过也。”《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变文》:“至心启告十万尊,谁解宣扬微妙法,若能为我谈真教,身为奴僕不为难。”
    (2).指纯真的教化。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警喻》:“彼其所以章轨真教,敦典崇礼,敷政明刑,其术万方,无非使人同归于善而已。”  ——《漢語大詞典》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杜 dù《國語辭典》

    杜 [ dù ]

    1. 植物名。松科冷杉属,常绿大乔木。侧枝轮生,表面著生显著之叶枕。树皮暗灰色。叶深绿,线形,互生,基部粗大,状如吸盘。种子有翅。木材质轻而软,可供用材及造纸原料。
    2. 姓。如唐代有杜甫、杜牧。
    1. 堵塞、阻绝。如:「杜塞」、「杜绝」。《战国策·秦策一》:「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
    2. 排斥、拒绝。《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今赏加无劳,以携有德;杜黜忠功,以疑众望。」《南史·卷五·齐废帝郁林王本纪》:「依违杜谏,乃止。」
    句 jù/gōu《國語辭典》

    句 [ jù ]

    1.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组成,含有主语、述语,能表达一个完全的意思的,称为「句」。如:「诗句」、「语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
    2. 量词。计算言语的单位。如:「三句话不离本行。」
    3. 古代由下传话以告上的礼制。《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下告上为句也。」

    句 [ gòu ]

    1. 同「勾 」(二)​。

    句 [ gōu ]

    1. 屈曲、弯曲。《说文解字·句部》:「句,曲也。」晋·傅玄〈鹰赋〉:「句爪县芒,足如枯荆。」
    2. 谦恭。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句,下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与其倨也,宁句。」北周·卢辩·注:「句,以喻敬。」
    3. 搜捕、拘拿。如:「句魂」。
    1. 钩子。如:「钓句」。同「钩 」。
    2. 姓。如春秋时越王句践。
    1. 系绊、停滞。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眼 yǎn《國語辭典》

    眼 [ yǎn ]

    1. 目,动物的视觉器官。如:「眼睛」、「浓眉大眼」。《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𪸩耳。」
    2. 孔穴。唐·杜甫〈石笋行〉:「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食尽波涛痕。」宋·杨万里〈小池〉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3. 关键、要点。如:「节骨眼」。《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他起初还想赖,后来被家兄点了两句眼,他无话说了。」
    4. 下围棋时,无棋子的空处称为「眼」。唐·元稹〈酬孝甫见赠〉诗一○首之七:「无事抛棋侵虎口,几时开眼复联行。」《红楼梦·第六二回》:「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
    5. 参见「[[板眼]]」条。
    6. 量词。计算眼睛看的次数的单位。如:「多看两眼」、「瞪了他一眼」。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1.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2.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3.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1.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3.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1.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2.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1.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2.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1.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直 zhí《國語辭典》

    直 [ zhí ]

    1. 不弯曲的。如:「笔直」、「直线」。
    2. 不邪曲,没有私心的。如:「正直」、「耿直」。
    3. 纵的、竖的。如:「直行书写」、「铅直线」。
    4. 行为或性格坦白爽快。如:「心直口快」、「直性子」。
    5. 呆板、僵硬。如:「两眼发直」、「双腿僵直」。
    1. 但、只、不过。《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 竟然、居然。金·元好问〈水调歌头·恨人闲〉词:「恨人闲、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水浒传·第一回》:「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
    3. 没有间隔的。参见「直达 」条。
    1. 抵得上。《史记·卷三○·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通「值」。
    2. 抵挡。《汉书·卷二三·刑法志》:「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
    3. 当班、站勤。《金史·卷一七·哀宗本纪上》:「日二人直,备顾问。」通「值」。
    1. 报酬、酬金。《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2. 姓。如汉代有直不疑。
    拟 ( 擬 ) nǐ
    拟 [ nǐ ]
    1. 打算:~去信联系。~议。
    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定(➊起草制定;➋揣测断定)。~订。草~。
    3. 仿照:~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泛 fàn《國語辭典》

    泛 [ fàn ]

    1. 漂浮。如:「泛舟」。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均二十韵〉:「萍泛无休日,桃阴想旧蹊。」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2. 呈现、透著。如:「他脸上泛了一层红光。」、「那条水沟泛著一阵阵恶臭。」
    1. 不切实。如:「空泛」、「浮泛」。
    1. 广博、普遍。如:「广泛」。《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周览泛观,缜纷轧芴。」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一:「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泛 [ fěng ]

    1. 覆。参见「泛驾 」条。
    2. 败。《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3. 翻。《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迺恐,自起泛孝惠卮。」
    张 ( 張 ) zhāng
    张 [ zhāng ]
    1.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2. 商店开业:开~。
    3. 拉紧:紧~。~力。
    4. 扩大,夸大:夸~。
    5. 放纵,无拘束:乖~。嚣~。
    6. 料理,应酬:~罗。
    7. 惊惶,慌忙:~惶失措。
    8. 看,望:~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11. 姓。
    槎 chá《國語辭典》

    槎 [ chá ]

    1. 木筏。如:「浮槎」。唐·孟浩然〈岁暮海上作〉诗:「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同「桴 」。
    2. 树枝。唐·卢照邻〈行路难〉:「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1. 砍、削。《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冒𣝓柘,槎棘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