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曾闵心,千载知勉励。

冯时行宋代〕《题綦母氏孝友堂诗

高堂丽丹雘,燕衎谢伯隘。
揭名屏物色,所取一何迈。
艰难丕平后,南陔日废坏。
借锄记父恩,紾臂饱兄嘬。
惟君肖古先,学识洞源派。
尊承天伦重,愧赧绝纤芥。
遥遥曾闵心,千载知勉励。
雍穆粹闺閫,里闬消螫虿。
培植诞嘉种,芟蕴殄莠稗。
善积庆自余,福履可不卦。
斯堂寄丹抱,永焕曾玄戒。
白华粲堂下,紫荆老不杀。
吁嗟嗣芳烈,世世勿剪拜。
感激自成诗,漫往致壁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遥遥曾闵千载勉励

遥遥 yáo yáo
(1).形容距离远。《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鸜鵒之巢,远哉遥遥。”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遥遥三 湘 ,滔滔九江。” 明 文徵明 《潇湘八景》诗之三:“遥遥万里情,更落青山外。”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我记得以前从医院的廊上,遥遥的能看见从林隙中穿过的白烟一线的火车。”
(2).形容时间长。 晋 陶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遥遥 沮 溺 心,千载乃相关。”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昼遥遥而不暮,夜永永以空长。” 梁启超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故 秦始皇 之燔《诗》《书》, 明太祖 之设制艺,遥遥两心,千载同揆。”
(3).形容摇摆不定的样子。《楚辞·九章·悲回风》:“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姜亮夫 校注:“遥,犹摇;翼分左右,言其心如两翼之摇摇然,左右不定也。”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唐 张籍 《车遥遥》诗:“征人遥遥出古城,双轮齐动駟马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天涯万里车遥遥,山程驛店柳花飘。”  ——《漢語大詞典》
曾闵(曾閔)zēng mǐn
曾参 与 闵损 ( 闵子骞 )的并称。皆 孔子 弟子,以有孝行著称。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孝于二亲,养色寧意,蒸蒸雍雍,虽 曾 、 閔 、 颜 、 莱 ,无以尚也。”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昔公孝父母,行与 曾閔 儔。”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守海盐主簿王顼妻墓志铭》:“且夫人事亲尽孝,可侔於 曾 閔 。”  ——《漢語大詞典》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千载(千載)qiān zǎi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漢語大詞典》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1.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4.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5.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1.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2.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3.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1.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勉励(勉勵)miǎn lì
(1).劝勉鼓励。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懃懃勉励,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 尧 、 舜 、 孔子 之道,利安元元为务。”《老残游记》第八回:“却説那日 东造 到府署禀辞,与 玉公 见面,无非勉励些‘治乱世用重刑’的话头。”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纯哥 亦就不说什么,勉励我到 俄国 后研究学问,不要半途而辍。”
(2).尽力;努力。《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窦玄德》:“公衔命既重,勉励为作。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