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辨归途踏山暝,试扪高壁上星津。

李弥逊宋代〕《山门晚归

毗耶香饭壑源春,午枕聊分百亿身。
旋落涧泉高下语,自鸣山鸟送迎人。
云山往岁真成癖,觞咏一时俱绝尘。
已辨归途踏山暝,试扪高壁上星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归途山暝高壁上星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1.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3.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4.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1.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3.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4.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1.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1.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1.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辨 biàn《國語辭典》

辨 [ biàn ]

  1. 分别、判别。如:「辨别」、「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荀子·荣 辱》:「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唐·杜甫〈秋雨叹〉三首之二:「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2. 争论是非曲直。《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辩」。
  1. 文体名。如唐代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也作「辩」。
归途(歸途)guī tú
见“ 归涂 ”。  ——《漢語大詞典》
踏 tà《國語辭典》

踏 [ tà ]

  1. 用腳踩著地或東西。如:「踏步」、「踏水車」、「踐踏」、「腳踏實地」。
  2. 跟隨。《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我妝做丞局,後面踏將你來,你喫擺番了。」
  3. 實地勘驗。如:「踏勘」。《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一》:「諸郡縣災傷,過時而不申,或申不以實,及按治官不以時檢踏,皆罪之。」
山暝
南北朝 谢朓 郡内高斋閒望答吕法曹诗 日出众鸟散,山暝孤猿吟。
唐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唐 常建 第三峰 山暝学栖鸟,月来随暗蛬。
唐 于良史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 山暝飞群鸟,川长泛四邻。
唐 许浑 广陵道中 山暝牛羊少,水寒凫雁多。  ——《骈字类编》
试 ( 試 ) shì
试 [ shì ]
  1.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尝~。~金石。
  2. 考,测验:~场。~卷。~题。笔~。考~。口~。
扪 ( 捫 ) mén
扪 [ mén ]
     ◎ 按,摸:~心自问。
高壁 gāo bì
(1).高筑壁垒。《孙子·谋攻》“少则能逃之” 三国 魏 曹操 注:“高壁坚垒,勿与战也。”《三国志·魏志·陈泰传》:“ 姜维 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 王经 当高壁深垒挫其鋭气。”
(2).高的山崖。 唐 杜甫 《石柜阁》诗:“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仇兆鳌 注:“《水经注》:‘高壁缅然,与霄汉连接。’”  ——《漢語大詞典》
上星
史记天官书三能注见上上宋书天文志咸康四年十一月戊子太白犯房 星占曰上相忧 云笈七签夫下有其官则上有其星下署置官失则上星为其乱  ——《骈字类编》
津 jīn《國語辭典》

津 [ jīn ]

  1. 渡口。《論語·微子》:「使子路問津焉。」唐·王昌齡〈沙苑南渡頭〉詩:「津人空守纜,村館復臨川。」
  2. 交通要道。《宋書·卷一·武帝紀上》:「時議者謂宜分兵守諸津要。」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則今日過關津,度州郡,沒揣的逢他敵人。」
  3. 水、汁液。南朝梁·沈約〈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詩〉:「滄浪有時濁,清濟涸無津。」唐·王勃〈九成宮東臺山池賦〉:「露菊傾津,嗣南商之逸興。」
  4. 口水。如:「生津止渴」。
  5. 大陸地區天津市的簡稱。如:「津浦鐵路」。
  1. 滋潤。《西京雜記·卷五》:「太平之世,則風不鳴條,開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塊,潤葉津莖而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