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修竹地,青山白云人。

李廌宋代〕《忆吾庐

缪挟经世策,蚤衰甘湮沦。
吾庐有佳趣,一廛良可亲。
茂林修竹地,青山白云人。
尘埃付捷径,风波委要津。
吾心如皦日,外物任浮云。
久厌牛马走,欲令鸥鹭驯。
岁月既荏苒,功名定因循。
执鞭吾弗能,得乘岂所欣。
畎亩乐可必,糟糖奚用勤。
泥龟喜曳尾,生刍耻屡陈。
束湿虽有术,末路复谁因。
愿为海底泥,肯羡山上尘。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茂林修竹青山白云人

茂林
梁元帝纂要夏木曰茂林杜甫 热诗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分类字锦》
修竹(脩竹)xiū zhú
长长的竹子。《世说新语·企羡》“ 王右军 得人以《兰亭集序》《金谷诗序》”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 《临河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唐 杜甫 《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访道》:“门掩长松,篱编修竹,是好奇胜也。” 清 金农 《慕园题竹》诗:“便娟修竹覆櫩楹,山格幽姿天与成。”
脩竹:高高的竹子。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金 曹之谦 《感寓》诗:“高林夹金井,脩竹连清池。”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皋园》:“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杨柳,罨岸被涯。”  ——《漢語大詞典》
地 dì/de《國語辭典》

地 [ dì ]

  1. 人类万物栖息生长的场所。有时直接指地球。如:「大地」、「天地」、「地心」。《易经·系辞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2. 陆地。如:「高地」、「洼地」、「山地」、「地下水」。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 田地、土地。如:「耕地」、「荒地」、「薄地」、「地尽其利」。
  4. 场所。如:「发祥地」、「目的地」、「根据地」、「所在地」、「置之死地而后生。」
  5. 区域。如:「本地」、「外地」、「腹地」、「殖民地」、「台湾各地」。
  6. 地位、位置。如:「留余地」、「易地而处」。《晋书·卷八四·王恭传》:「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
  7. 心意、意志的领域。如:「颇有见地。」《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何基传》:「干告以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工夫而后可,基悚惕受命。」
  8. 本质、质地、底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9. 路程。如:「这里距离省城约有三十里地。」唐·李白〈妾薄命〉诗:「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1. 用于副词语尾。如:「忽地」、「蓦地」。
  2. 置于「立」、「坐」、「卧」等动词之后。相当于「著」。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山门下立地,看有甚么人来?」

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副词之后。如:「慢慢地吃」、「好好地玩」、「雨势渐渐地小了。」同「的 」。
青山白云人(青山白雲人)qīng shān bái yún rén
唐 傅奕 的自称。《旧唐书·傅奕传》:“又尝醉卧,蹶然起曰:‘吾其死矣!’因自为墓誌曰:‘ 傅奕 ,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其纵达皆此类。”后因以“青山白云人”谓放浪形骸于青山白云间的旷达之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异史氏 曰:‘青山白云人,遂以醉死,世尽惜之,而未必不自以为快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