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渡头采石口,一处风寒几兵守。

吴泳宋代〕《洪都病中梦与太白同登峨嵋亭有赋

翠浮天宇两眉修,不著尘寰半点愁。
锦袍仙人去不反,乘月忽作斯亭游。
月悬水底不受捉,牛渚矶翻酒星落。
气涌如山白浪掀,声悲动地终风作。
我思吊古登翠微,点橙旧题无白诗。
生平白眼睨力士,焉肯妩媚歌峨嵋。
杨林渡头采石口,一处风寒几兵守。
寄语中流把柁翁,莫使江山落人手。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林渡头采石一处风寒兵守

杨林(杨林)
唐 常建 三日寻李九庄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骈字类编》
渡头(渡頭)dù tóu
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南朝 梁简文帝 《乌栖曲》之一:“採莲渡头拟 黄河 ,郎今欲渡畏风波。” 五代 张泌 《河渎神》词:“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我随后赶来,到这渡头,原来是个截头路。”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渡头看鷺白,劳尾息鱼赬。”  ——《漢語大詞典》
采石 cǎi shí
(1).有彩色花纹的石头;宝石。《山海经·西山经》:“ 騩山 , 凄水 出焉,西流注於海,其中多采石。” 郭璞 注:“采石,石有采色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宝石》:“采石,即宝石也。”
(2).指 采石矶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李白 ﹞尝乘月与 崔宗之 自 采石 至 金陵 ,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宋 辛弃疾 《西江月》词序:“ 江 行 采石 岸,戏作渔父词。” 清 金綎 《采石矶》诗:“峥嶸屡縈迴, 采石 屹相向。”参见“ 采石磯 ”。  ——《漢語大詞典》
口 kǒu《國語辭典》

口 [ kǒu ]

  1. 人或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如:「张口」、「闭口」、「守口如瓶」。《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也称为「嘴」。
  2. 器物纳入取出的地方。如:「枪口」、「瓶口」。汉·王充《论衡·道虚》:「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
  3. 内外相通的出入处。如:「港口」、「门口」、「巷口」、「海口」。
  4. 关隘。常用于地名。如:「张家口」、「喜峰口」、「古北口」。
  5. 兵器或工具上的锋刃。如:「刀口」、「剑口」。
  6. 破裂的地方。如:「伤口」、「裂口」、「缺口」。
  7. 量词:➊ ​ 计算人数的单位。如:「一家八口」。➋ ​ 计算牲畜数量的单位。相当于「只」、「头」。如:「三口猪」。➌ ​ 计算器物数量的单位。如:「两口锅子」、「一口钢刀」、「一口枯井」。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一处(一处)
唐 白居易 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 忽忆两家同里巷,何曾一处不追随。
元 宋无 二乔卷 汉宫早有君王见,金屋须教一处开。  ——《骈字类编》
风寒(風寒)fēng hán
(1).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2).风邪和寒邪。中医谓为致病的两个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风寒气引起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过冒点风寒,一发散就好了。”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感受了风寒,病倒了,躺在乡政府的秘书的床上。”
(3).农历十一月的别称。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漢語大詞典》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
  1.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
  1.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兵守 bīng shǒu
谓用兵力防守。《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郑玄 注:“兵守,用兵所守。”《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田广 以为然,迺听 酈生 ,罢 歷下 兵守战备,与 酈生 日纵酒。”《商君书》《兵守》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