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露荷中烟柳外风蒲内,绿头鸭黄莺儿啅七七。
半世逢场作戏,险些儿误了终焉计。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老正宜。茅庐竹径,药井蔬畦,自减风云气。嚼蜡光阴无味,旁观世态,静掩柴扉。虽无诸葛卧龙冈,原有严陵钓鱼矶,成趣南园,对榻青山,绕门绿水。
【耍孩儿】穷则穷落觉囫囵睡,消甚奴耕婢织?荷花二亩养鱼池,百泉通一道青溪。安排老子留风月,准备闲人洗是非,乐亦在其中矣。僧来笋蕨,客至琴棋。
【二】青门幸有栽瓜地,谁羡封侯百里?桔槔一水韭苗肥,快活煞学圃樊迟。梨花树底三杯酒,杨柳阴中一片席,倒大来无拘系。先生家淡粥,措大家黄虀。
【三】有一片冻不死衣,有一口饿不死食。贫无烦恼知闲贵,譬如风浪乘舟去,争似田园拂袖归?本不爱争名利。嫌贫污耳,与鸟忘机。
【尾】喜天阴唤锦鸠,爱花香哨画眉。伴露荷中烟柳外风蒲内,绿头鸭黄莺儿啅七七。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伴 bàn《國語辭典》
伴 [ bàn ]
名-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如:「伴侶」、「老伴」、「夥伴」。《三國志·卷四○·蜀書·李嚴傳》:「吾與孔明俱受寄託,憂深責重,思得良伴。」
- 陪同、依隨。如:「伴我良宵」。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詩:「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宋·周邦彥〈瑞龍吟·章臺路〉詞:「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閒步。」
- 和聲。如:「你歌我伴」。
- 陪著。如:「伴讀」、「伴遊」。
- 和著。如:「伴奏」、「伴唱」。
露荷
唐 罗邺 秋日留题蒋亭 回首横塘更东望,露荷烟菊倍伤情。
元 张昱 莲塘曲 一点芳心不自持,露荷又作璚珠碎。 ——《骈字类编》
元 张昱 莲塘曲 一点芳心不自持,露荷又作璚珠碎。 ——《骈字类编》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名-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 中華民國的簡稱。
- 姓。如漢代有中京。
-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 半。如:「中夜」、「中途」。
- 正好。如:「適中」。
-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動-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烟柳(煙柳)yān liǔ
亦作“烟柳”。 烟雾笼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树。 唐 张仲素 《春游曲》之一:“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宋 惠洪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词:“緑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度。” 元 张可久 《小桃红·春深》曲:“一汀烟柳锁春宵,添得杨花闹。” 清 沈雄 《金明池·秣陵怀古》词:“最伤心,烟柳 臺城 ,儘巷口 乌衣 ,兴亡难诉。” ——《漢語大詞典》
外 wài《國語辭典》
外 [ wài ]
名- 不属于某一定的范围内均称为「外」。相对于「内」而言。如:「内外」、「门外」、「屋外」。
- 特指外国。如:「古今中外」、「对外贸易」。
- 戏曲中的脚色名称,多扮演老年男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五出》:「外扮沈公宪,净扮张燕筑,小旦扮寇白门,丑扮郑妥娘同上。」也称为「老外」。
- 非自己所在或所属的。如:「外币」、「外地」、「外族」。
- 母亲、出嫁的姊妹、女儿家的亲戚称为「外」。如:「外祖父」、「外甥」、「外孙」。
- 别的、其他的。如:「外一章」、「外一首」。《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汉·王充《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外传也。」
- 不是正式的。如:「外号」、「外史」。
- 疏远。《易经·否卦·彖曰》:「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荀子·王霸》:「人主则外贤而偏举,人臣则争职而妒贤。」
- 处于……之外。《国语·晋语六》:「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
- 背叛。《管子·版法》:「骤令不行,民心乃外。」
风蒲
指蒲柳。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江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 宋 范成大 《满江红》词:“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 清 厉鹗 《召伯埭》诗:“稍喜湖天阔,风蒲舞鷾鴯。” ——《漢語大詞典》
内 ( 內 ) nèi/nà
内 [ nèi ]
-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
-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
-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 同“纳”,收入;接受。
绿头鸭(緑頭鴨)lǜ tóu yā
(1).雄性野鸭。头和颈部为绿色,故名。 宋 曾慥 《类说·语林》:“ 李远 为 杭州 刺史,嗜啖緑头鸭。贵客经过,无他馈餉,相厚者乃緑头鸭一对而已。” 唐 温庭筠 《常林欢歌》:“ 宜城 酒熟花覆桥,沙晴緑鸭鸣咬咬。”
(2). 唐 教坊曲名。又词牌名。亦称《多丽》、《鸭头绿》。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三:“家有红颊儿,能唱《緑头鸭》。” 清 孙枝蔚 《重访李太虚宗伯于南昌》诗:“解唱《緑头鸭》,曾看红颊儿。” ——《漢語大詞典》
(2). 唐 教坊曲名。又词牌名。亦称《多丽》、《鸭头绿》。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三:“家有红颊儿,能唱《緑头鸭》。” 清 孙枝蔚 《重访李太虚宗伯于南昌》诗:“解唱《緑头鸭》,曾看红颊儿。” ——《漢語大詞典》
黄莺儿(黄鶯兒)huáng yīng ér
(1).黄鹂。 唐 金昌绪 《春怨》诗:“打起黄鶯儿,莫教枝上啼。” 许杰 《惨雾》上:“喜鸣的黄莺儿飞过时,正直的投下一个黑影。”
(2).词牌名。因 北宋 柳永 所作“园林晴画谁为主”一首为咏黄莺而得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
(3).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一名《金衣公子》。用作过曲,或用作小令,北曲用在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因 北宋 柳永 所作“园林晴画谁为主”一首为咏黄莺而得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
(3).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一名《金衣公子》。用作过曲,或用作小令,北曲用在套曲中。 ——《漢語大詞典》
啅 zhuó/zhào《國語辭典》
啅 [ zhuó ]
状- 形容鸟鸣声。明·张自烈《正字通·口部》:「啅,鸟雀鸣声。」
- 喧闹的、聒噪的。唐·杜甫〈落日〉诗:「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七七 qī qī
(1).旧俗以人死后每隔七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日止,共为七七。《魏书·外戚传下·胡国珍》:“又詔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十老 病重,医治不痊,呜呼哀哉。 朱重 搥胸大慟,如亲父一般,殯殮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七七》:“丧家七七之期,见於《北史》《魏书》《北齐书》及 韩琦 《君臣相遇传》。又 顾亭林 《日知録》、 徐復祚 《村老委谈》、 郎瑛 《七修类藁》皆载之。要皆佛氏之説,无足深考。惟《临淮新语》谓始死七日,冀其一阳来復也。祭於来復之期,即古者招魂之义,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灵爽。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復,即不復矣,生者亦无可如何也。此説最通。”
(2).数词。七的七倍,四十九。《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3).数词。七十七。《南齐书·祥瑞志》:“《老子河洛讖》曰:‘年历七七水灭绪,风云俱起龙麟举。’”
(4).指农历七月初七。《新民歌三百首·万条蛟龙接上天》:“万条蛟龙接上天,牛郎织女笑开颜;如今车干天河水,不等七七就团圆。”参见“ 七夕 ”。 ——《漢語大詞典》
(2).数词。七的七倍,四十九。《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3).数词。七十七。《南齐书·祥瑞志》:“《老子河洛讖》曰:‘年历七七水灭绪,风云俱起龙麟举。’”
(4).指农历七月初七。《新民歌三百首·万条蛟龙接上天》:“万条蛟龙接上天,牛郎织女笑开颜;如今车干天河水,不等七七就团圆。”参见“ 七夕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