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牵渔父目,尘劳难染钓人衣。
上助清欢。女伴相将,调笑入队。
春楼有女字罗敷。二十未满十五余。金钚约腕携笼去,攀枝摘叶城南隅。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芳草路。东风吹鬓不可亲,日晚蚕饥欲归去。
归去。携笼女。南阳柔桑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频驻。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
石城女子名莫愁。家住石城西渡头。拾翠每寻芳草路,采莲时过绿苹洲。五陵豪客青楼上。醉倒金壶待清唱。风高江阔白浪飞,争催艇子操双桨。
双桨。小舟荡。唤取莫愁迎叠浪。五陵豪客青楼上。不道风高江广。千金难买倾城样。那听绕梁清唱。
绣户朱帘翠幕张。主人置酒宴华堂。相如年少多才调,消得文君暗断肠。断肠初认琴心挑。么弦暗写相思调。从来万曲不关心,此度伤心何草草。
草草。最年少。绣户银屏人窈窕。瑶琴暗写相思调。一曲关心多少。临邛客舍成都道。苦恨相逢不早。
湲湲流水武陵溪。洞里春长日月迟。红英满地无人扫,此度刘郎去后迷。行行渐入清流浅。香风引到神仙馆。琼浆一饮觉身轻,玉砌云房瑞烟暖。
烟暖。武陵晚。洞里春长花烂熳。红英满地溪流浅。渐听云中鸡犬。刘郎迷路香风远。误到蓬莱仙馆。
少年锦带佩吴钩。铁马追风塞草秋。凭仗匣中三尺剑,扫平骄虏取封侯。红颜少妇桃花脸。笑倚银屏施宝靥。明眸妙齿起相迎,青楼独占阳春艳。
春艳。桃花脸。笑倚银屏施宝靥。良人少有平戎胆。归路光生弓剑。青楼春永香帏掩。独把韶华都占。
翠盖银鞍冯子都。寻芳调笑酒家胡。吴姬十五夭桃色,巧笑春风当酒垆。玉壶丝络临朱户。结就罗裙表情素。红裙不惜裂香罗,区区私爱徒相慕。
相慕。酒家女。巧笑明眸年十五。当垆春永寻芳去。门外落花飞絮。银鞍白马金吾子。多谢结裙情素。
楼上青帘映绿杨。江波千里对微茫。潮平越贾催船发,酒熟吴姬唤客尝。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美盼。秋风一曲采菱歌,行云不度人肠断。
肠断。浙江岸。楼上青帘新酒软。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盼。采菱歌罢行云散。望断侬家心眼。
花阴转午漏频移。宝鸭飘帘绣幕垂。眉山敛黛云堆髻,醉倚春风不自持。偷眼刘郎年最少。云情雨态知多少。花前月下恼人肠,不独钱塘有苏小。
苏小。最娇妙。几度尊前曾调笑。云情雨态知多少。悔恨相逢不早。刘郎襟韵正年少。风月今宵偏好。
金翘斜亸淡梳妆。绰约天葩自在芳。几番欲奏阳关曲,泪湿春风眼尾长。落花飞絮青门道。浓愁不散连芳草。骖鸾乘鹤上蓬莱,应笑行云空梦悄。
梦悄。翠屏晓。帐里薰炉残蜡照。赏心乐事能多少。忍听阳关声调。明朝门外长安道。怅望王孙芳草。
绰约妍姿号太真。肌肤冰雪怯轻尘。霞衣乍举红摇影,按出霓裳曲最新。舞钗斜亸乌云发。一点春心幽恨切。蓬莱虽说浪风轻,翻恨明皇此时节。
时节。白银阙。洞里春晴百和爇。兰心底事多悲切。消尽一团冰雪。明皇恩爱云山绝。谁道蓬莱安悦。
江上新晴暮霭飞。碧芦红蓼夕阳微。富贵不牵渔父目,尘劳难染钓人衣。白鸟孤飞烟柳杪。采莲越女清歌妙。腕呈金钏掉鸣榔,惊起鸳鸯归调笑。
调笑。楚江渺。粉面修眉花斗好。擎荷折柳争相调。惊起鸳鸯多少。渔歌齐唱催残照。一叶归舟轻小。
千里潮平小渡边。帘歌白纻絮飞天。苏苏不怕梅风软,空遣春心著意怜。燕钗玉股横青发。怨托琵琶恨难说。拟将幽恨诉新愁,新愁未尽弦声切。
声切。恨难说。千里潮平春浪阔。梅风不解相思结。忍送落花飞雪。多才一去芳音绝。更对珠帘新月。
春楼有女字罗敷。二十未满十五余。金钚约腕携笼去,攀枝摘叶城南隅。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芳草路。东风吹鬓不可亲,日晚蚕饥欲归去。
归去。携笼女。南阳柔桑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频驻。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
石城女子名莫愁。家住石城西渡头。拾翠每寻芳草路,采莲时过绿苹洲。五陵豪客青楼上。醉倒金壶待清唱。风高江阔白浪飞,争催艇子操双桨。
双桨。小舟荡。唤取莫愁迎叠浪。五陵豪客青楼上。不道风高江广。千金难买倾城样。那听绕梁清唱。
绣户朱帘翠幕张。主人置酒宴华堂。相如年少多才调,消得文君暗断肠。断肠初认琴心挑。么弦暗写相思调。从来万曲不关心,此度伤心何草草。
草草。最年少。绣户银屏人窈窕。瑶琴暗写相思调。一曲关心多少。临邛客舍成都道。苦恨相逢不早。
湲湲流水武陵溪。洞里春长日月迟。红英满地无人扫,此度刘郎去后迷。行行渐入清流浅。香风引到神仙馆。琼浆一饮觉身轻,玉砌云房瑞烟暖。
烟暖。武陵晚。洞里春长花烂熳。红英满地溪流浅。渐听云中鸡犬。刘郎迷路香风远。误到蓬莱仙馆。
少年锦带佩吴钩。铁马追风塞草秋。凭仗匣中三尺剑,扫平骄虏取封侯。红颜少妇桃花脸。笑倚银屏施宝靥。明眸妙齿起相迎,青楼独占阳春艳。
春艳。桃花脸。笑倚银屏施宝靥。良人少有平戎胆。归路光生弓剑。青楼春永香帏掩。独把韶华都占。
翠盖银鞍冯子都。寻芳调笑酒家胡。吴姬十五夭桃色,巧笑春风当酒垆。玉壶丝络临朱户。结就罗裙表情素。红裙不惜裂香罗,区区私爱徒相慕。
相慕。酒家女。巧笑明眸年十五。当垆春永寻芳去。门外落花飞絮。银鞍白马金吾子。多谢结裙情素。
楼上青帘映绿杨。江波千里对微茫。潮平越贾催船发,酒熟吴姬唤客尝。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美盼。秋风一曲采菱歌,行云不度人肠断。
肠断。浙江岸。楼上青帘新酒软。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盼。采菱歌罢行云散。望断侬家心眼。
花阴转午漏频移。宝鸭飘帘绣幕垂。眉山敛黛云堆髻,醉倚春风不自持。偷眼刘郎年最少。云情雨态知多少。花前月下恼人肠,不独钱塘有苏小。
苏小。最娇妙。几度尊前曾调笑。云情雨态知多少。悔恨相逢不早。刘郎襟韵正年少。风月今宵偏好。
金翘斜亸淡梳妆。绰约天葩自在芳。几番欲奏阳关曲,泪湿春风眼尾长。落花飞絮青门道。浓愁不散连芳草。骖鸾乘鹤上蓬莱,应笑行云空梦悄。
梦悄。翠屏晓。帐里薰炉残蜡照。赏心乐事能多少。忍听阳关声调。明朝门外长安道。怅望王孙芳草。
绰约妍姿号太真。肌肤冰雪怯轻尘。霞衣乍举红摇影,按出霓裳曲最新。舞钗斜亸乌云发。一点春心幽恨切。蓬莱虽说浪风轻,翻恨明皇此时节。
时节。白银阙。洞里春晴百和爇。兰心底事多悲切。消尽一团冰雪。明皇恩爱云山绝。谁道蓬莱安悦。
江上新晴暮霭飞。碧芦红蓼夕阳微。富贵不牵渔父目,尘劳难染钓人衣。白鸟孤飞烟柳杪。采莲越女清歌妙。腕呈金钏掉鸣榔,惊起鸳鸯归调笑。
调笑。楚江渺。粉面修眉花斗好。擎荷折柳争相调。惊起鸳鸯多少。渔歌齐唱催残照。一叶归舟轻小。
千里潮平小渡边。帘歌白纻絮飞天。苏苏不怕梅风软,空遣春心著意怜。燕钗玉股横青发。怨托琵琶恨难说。拟将幽恨诉新愁,新愁未尽弦声切。
声切。恨难说。千里潮平春浪阔。梅风不解相思结。忍送落花飞雪。多才一去芳音绝。更对珠帘新月。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富贵(富貴)fù guì
(1).富裕而显贵。犹言有财有势。《论语·颜渊》:“ 商 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唐 韩愈 《省试颜子不贰过论》:“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他不求显达,不求富贵,书并不是他的干禄的工具。”
(2).使富裕而显贵。《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汉书·窦婴传》:“ 梁 人 高遂 乃説 婴 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周书·文帝纪下》:“古之帝王所以外建诸侯内立百官者,非欲富贵其身而尊荣之,盖以天下至广,非一人所能独治,是以博访贤才,助己为治。” 宋 苏轼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夫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朕非以是富贵卿也,其何以辞!”
(3).指有财有势之人。《孟子·离娄下》:“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引 宋 徐积 《爱爱歌序》:“ 爱爱 居京师,自以为未亡人也,慨然有必死之计。故虽富贵百计万方,卒不能动其心,以至於死。”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我是个富贵脾气丫头命!”
(4).指有钱有势的人家。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钱思公 生长富贵,而性俭约,闺门用度,为法甚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姪生长富贵,消耗先尽;奴子生长贫贱,消耗无多。”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其生长富贵,不知閭巷之艰难若此。可知‘何不食肉糜’之言,洵非虚也。”
(5).财物;财宝。《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秀秀 提着一帕子金珠富贵,从左廊下出来,撞见 崔寧 。”《水浒传》第十四回:“那汉道:‘他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好汉,如今我有一套富贵与他説知,因此而来。’”《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你如今有了这般势耀,不得此女貌,同享荣华,枉自有许多富贵。”
(6).宝贵,珍贵。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杨柳映,杏花遮,东风外,酒旗斜。四时中惟有春三月,光阴富贵,景物重叠。”
(7).犹富足,富有。《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又况我王仓库不贫,国中富贵。” ——《漢語大詞典》
(2).使富裕而显贵。《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汉书·窦婴传》:“ 梁 人 高遂 乃説 婴 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周书·文帝纪下》:“古之帝王所以外建诸侯内立百官者,非欲富贵其身而尊荣之,盖以天下至广,非一人所能独治,是以博访贤才,助己为治。” 宋 苏轼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夫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朕非以是富贵卿也,其何以辞!”
(3).指有财有势之人。《孟子·离娄下》:“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引 宋 徐积 《爱爱歌序》:“ 爱爱 居京师,自以为未亡人也,慨然有必死之计。故虽富贵百计万方,卒不能动其心,以至於死。”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我是个富贵脾气丫头命!”
(4).指有钱有势的人家。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钱思公 生长富贵,而性俭约,闺门用度,为法甚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姪生长富贵,消耗先尽;奴子生长贫贱,消耗无多。”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其生长富贵,不知閭巷之艰难若此。可知‘何不食肉糜’之言,洵非虚也。”
(5).财物;财宝。《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秀秀 提着一帕子金珠富贵,从左廊下出来,撞见 崔寧 。”《水浒传》第十四回:“那汉道:‘他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好汉,如今我有一套富贵与他説知,因此而来。’”《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你如今有了这般势耀,不得此女貌,同享荣华,枉自有许多富贵。”
(6).宝贵,珍贵。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杨柳映,杏花遮,东风外,酒旗斜。四时中惟有春三月,光阴富贵,景物重叠。”
(7).犹富足,富有。《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又况我王仓库不贫,国中富贵。”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牵 ( 牽 ) qiān
牵 [ qiān ]
- 拉,引领向前:~引。~曳。~头。~线。~萝补屋(把萝藤拉上屋顶来补草房,形容生活困难,亦喻将就凑合)。
- 关连,带累:~连。~强(勉强牵连在一起)。意惹情~。
渔父(漁父)yú fǔ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目 mù《國語辭典》
目 [ mù ]
名- 眼睛。如:「耳聪目明」、「鱼目混珠」、「赏心悦目」、「眉清目秀」。《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条款、细则。如:「项目」、「条目」、「细目」。《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
- 列在书本前供方便查寻的条文。如:「书目」、「篇目」、「目次」、「四库全书总目」。
- 名称、标题。如:「品目」、「名目」、「题目」。
- 首领。如:「头目」。
- 生物学中分类的阶层名称。如:「界、门、纲、目、科、属、种。」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称呼。《谷梁传·隐公元年》:「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尘劳(塵勞)chén láo
(1).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无量寿经》卷上:“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何因动飞轡,暂使尘劳轻。” 明 李贽 《复陶石篑书》:“此观世音菩萨与我此地,赏我此等人,故我得断此尘劳,为今日安乐自在汉耳。”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有境相应行心,有非境不相应行心;若广分别言,则有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
(2).泛指事务劳累或旅途劳累。 前蜀 李珣 《渔父歌》之三:“终日醉,絶尘劳,曾见 钱塘 八月涛。” 宋 秦观 《满庭芳》词之二:“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谁听。” 郭沫若 《〈屈原〉与〈厘雅王〉》:“他是和你一样从 香港 回来的,在极端的险厄之后,尘劳未定,便委屈他来担任了这一次的苦役。” ——《漢語大詞典》
(2).泛指事务劳累或旅途劳累。 前蜀 李珣 《渔父歌》之三:“终日醉,絶尘劳,曾见 钱塘 八月涛。” 宋 秦观 《满庭芳》词之二:“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谁听。” 郭沫若 《〈屈原〉与〈厘雅王〉》:“他是和你一样从 香港 回来的,在极端的险厄之后,尘劳未定,便委屈他来担任了这一次的苦役。” ——《漢語大詞典》
难染(难染)
浩虚舟陶母截发赋凝光而粉黛难染盈握而腥膻是易 ——《韵府拾遗 俭韵》
钓人(釣人)diào rén
(1).网罗人才。《鬼谷子·反应》:“其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参见“ 钓川 ”。
(2).钓鱼人。 唐 鱼玄机 《赋得江边柳》:“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前蜀 韦庄 《途中望雨怀归》诗:“对此不堪乡外思,荷蓑遥羡钓人归。” 清 王士禛 《真州绝句》之四:“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疎。” ——《漢語大詞典》
(2).钓鱼人。 唐 鱼玄机 《赋得江边柳》:“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前蜀 韦庄 《途中望雨怀归》诗:“对此不堪乡外思,荷蓑遥羡钓人归。” 清 王士禛 《真州绝句》之四:“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疎。” ——《漢語大詞典》
衣 yī《國語辭典》
衣 [ yī ]
名- 人身上所穿,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通常用布帛、皮革或各種纖維質料做成。如:「毛衣」、「雨衣」、「睡衣」。
- 包在物體外的東西。如:「書衣」、「胞衣」、「糖衣藥丸」。
- 蔬菜、果實外的薄皮。唐·李建勳〈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詩二首之一:「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
- 特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如:「苔衣」、「地衣」。唐·白居易〈營閒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
- 姓。如明代有衣守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衣 [ yì ]
動- 穿。《論語·子罕》:「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荀子·富國》:「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
- 覆蓋。《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管子·度地》:「以徒隸給大雨,隄防可衣者衣之。」
- 倚靠。《書經·康誥》:「今民將在祇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元·關漢卿《雙赴夢·第四折》:「衣的我奉玉甌,進御酒,一齊山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