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玑属我元无踵,坐想挥毫写物华。

陈造宋代〕《再次韵答陈居仁二首

篱菊击霜又著花,插花犹记醉君家。
两州札翰虽频寄,一笑班荆迄未涯。
酒处赋成千载计,床头易熟数年加。
珠玑属我元无踵,坐想挥毫写物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珠玑挥毫写物

珠玑(珠璣)zhū jī
(1).珠宝,珠玉。《墨子·节葬下》:“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璣比乎身。”《文选·扬雄〈长杨赋〉》:“后宫贱瑇瑁而疏珠璣。” 李善 注:“字书曰‘……璣,小珠也。’” 宋 丘崇 《洞仙歌·辛卯元夕》词:“有多少佳丽事,堕珥遗簪,芳径里瑟瑟珠璣翠羽。”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珠璣犀象珍怪难得之物,美则美矣……而於我乎何有?”
(2).比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 唐 方干 《赠孙百篇》诗:“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璣续向笔头生。”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夫人闻知 苏軾 胸怀锦绣,口吐珠璣,有贯世之才。” 清 黄鷟来 《题黎于郑为杨舒文画山水册页》诗:“寻常尺幅那復得,况乃连册浮珠璣。”
(3).诗文中常以比喻晶莹似珠玉之物。 宋 刘克庄 《朝天子》词:“宿雨频飘洒……终朝连夜,有珠璣鸣瓦。”此指水珠。 宋 杨万里 《食鸡头》诗:“要啄稻粟无半粒,只教满頷饱珠璣。”此指芡实。 元 鲁贞 《余宗旸来访值雪留三日次韵》:“谁散珠璣北斗南,下方臺殿玉华含。”此指雪珠。
(4).形容声音婉转、清脆。 宋 徽宗 《宫词》之九一:“细筝百宝间生辉,玉柱成行雁自飞;对酒僊姿旹一按,十三絃上迸珠璣。”  ——《漢語大詞典》
属 ( 屬 ) shǔ/zhǔ
属 [ shǔ ]
  1. 同一家族的:亲~。眷~。烈~。
  2. 类别:金~。吾~。
  3.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下有“属”,“属”下有“”。
  4. 有管辖关系的,也指有管辖关系的人或单位:直~。~下。~地。
  5. 归类:~于自然科学。
  6. 为某人或某言所有:这本书~于你了。
  7. 系,是:~实。纯~谣言。
  8. 用十二生肖记生年:~相。
属 [ zhǔ ]
  1. 连缀,接连:~文。~和()。
  2. (意念)集中于一点:~仰(注视仰望)。~望。~意。
  3. 古同“嘱”,嘱咐,托付。
  4. 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客”。
  5. 恰好遇到:~京师乱。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元 yuán《國語辭典》

元 [ yuán ]

  1. 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2. 量词。计算钱币的单位。一元等于十角。如:「十元」、「五十元」。通「圆」。
  3. 代数式中,表示未知数的文字称为「元」。如:「一元一次方程式」。
  4. 朝代名。参见「元朝 」条。
  5. 姓。如唐代有元稹。
  1. 为首的。如:「元凶」、「元首」。
  2. 开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
  3. 大的。《书经·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
  4. 善的。《书经·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抨巫咸以占梦兮,迺贞吉之元符。」
  5. 基本的。如:「元素」。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踵 zhǒng《國語辭典》

踵 [ zhǒng ]

  1. 脚后跟。《字汇·足部》:「踵,足跟。」《仪礼·士相见礼》:「执玉者则唯舒武,举前曳踵。」
  2. 鞋后跟。《庄子·让王》:「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1. 追随、跟随。《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吴踵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
  2. 继承、继续。《楚辞·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文选·曹植·七启》:「超隆平于殷周,踵羲皇而齐泰。」
  3. 登临。《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坐 zuò《國語辭典》

坐 [ zuò ]

  1. 彎曲下肢,將臀部附著在座位上休息。與站相對。如:「坐下」、「坐在椅子上」。
  2. 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故亦稱跪為「坐」。《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屨。」唐·孔穎達·正義:「坐,跪也。」
  3.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4. 搭乘。如:「坐車」、「坐船」。
  5. 干犯。如:「坐法當死」。
  6. 處斷、定罪。如:「連坐」、「坐死」。《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吐谷渾傳》:「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7. 北平、河北、天津方言。指物體重心極力向下壓。如:「這房子向下坐了。」
  8. 蒞臨。參見「坐殿」、「坐堂」等條。
  1. 席位。《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通「座」。
  1. 堅守不去。參見「坐鎮」、「坐索」等條。
  2. 比喻平白的、不勞而獲的。如:「坐享其成」、「坐收漁利」。
  1. 因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羅反,被誅。」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想 xiǎng《國語辭典》

想 [ xiǎng ]

  1. 思索、思考。如:「想办法」、「想不出所以然」。元·马致远〈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彻套·离亭宴煞〉:「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2. 欲、要、打算、希望。如:「想结婚」、「想出国」。《文选·刘琨·劝进表》:「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3. 推测、猜度。如:「料想」、「推想」、「猜想」。《后汉书·卷七○·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4. 认为、觉得。如:「你想这样对不对?」、「我想你应该回家一趟。」
  5. 思念、怀念。如:「想念」。《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望风怀想,能不依依?」唐·杜甫〈客居〉诗:「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6. 似、像。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杜甫〈东屯月夜〉诗:「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1. 念头、意念。如:「梦想」、「理想」、「不作此想」。《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萧洒出尘之想。」
挥毫(揮毫)huī háo
运笔。谓书写或绘画。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张旭 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三:“挥毫更想能一战,数窘乃见诗人才。”《水浒传》第三九回:“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理惠拉壁画〈贫人之夜〉说明》:“生地壁画(Fresco)者,乘灰粉未干之际,即须挥毫傅彩,是颇不容易的。”  ——《漢語大詞典》
写物(寫物)xiě wù
描绘人或物。 唐 王蔼 《祖二疏图记》:“ 吴郡 顾生 能写物,笔下状人,风神情度,甚得其态。” 唐 曹邺 《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诗:“自怜不羈者,写物心常简。”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虽病不饮酒,而间为小诗,以娱情写物,亦拙者之适也。”  ——《漢語大詞典》
华 ( 華 ) huá/huà/huā
华 [ huá ]
  1. 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
  2. 精英:精~。含英咀(jǔ)~。
  3. 开花:~而不实。春~秋实。
  4. 繁盛:繁~。荣~富贵。
  5. 奢侈:浮~。奢~。
  6. 指中国或汉族:~夏。中~。~裔。~胄( ➊ 华夏的后裔; ➋ 贵族的后裔)。~工。
  7.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翰(称人书信)。~诞(称人生日)。~居(称人住宅)。
  8. 头发花白:~发(fà)。~颠(指年老)。
  9. 指时光:年~。韶~。
华 [ huà ]
  1. 〔~山〕山名,五岳中的西岳,在中国陕西省。
  2. 姓。
华 [ huā ]
  1. 同“花”,花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