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归帆风融轻,赠诗还笑字欹倾。

陈造宋代〕《再次韵送张守

目送归帆风融轻,赠诗还笑字欹倾。
如公风义仍知己,计我隆污合用情。
想觐龙颜新得意,未忘牛耳旧同盟。
周旋尚可诸公后,肯放江湖了此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目送归帆赠诗欹倾

目送 mù sòng
以目光相送。语本《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南史·袁宪传》:“ 宪 时年十四,被召为《正言》生,祭酒 到溉 目送之,爱其神采。”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诗:“欲行频目送,未语先眉歛。” 巴金 《寒夜》一:“他目送着他们,他用羡慕的眼光看他们。”  ——《漢語大詞典》
归帆(歸帆)guī fān
指回返的船只。 唐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漢語大詞典》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风 [ fěng ]
◎ 古同“”,讽刺。
    融 róng《國語辭典》

    融 [ róng ]

    1. 炊煮时,火气上升消散。《说文解字·鬲部》:「融,炊气上出也。」
    2. 消溶、溶化。唐·卢仝〈酬愿公雪中见寄〉诗:「梅柳意却活,园圃冰始融。」宋·王安石〈北山道人栽松〉诗:「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
    3. 调和。如:「水乳交融」。
    4. 流通。如:「融通资金」。《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云行雨施,品物咸融。」
    1. 和乐。如:「其乐融融」。
    2. 长久。《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
    1. 传说中的火神。即祝融。《墨子·非攻下》:「天命融隆火。」《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赠诗
    互相酬答  ——《整理自网络》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绕。
    5. 姓。
    还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1.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字 zì《國語辭典》

    字 [ zì ]

    1. 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如:「单字」、「汉字」、「同义字」。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2. 本名以外另取的别号。如:「岳飞字鹏举」。《左传·隐公八年》:「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燮慨然而叹,呼干小字。」
    3. 契约、单据。如:「字据」、「空口无凭,立字为证。」《红楼梦·第六四回》:「给他十几两银子,写上一张退婚的字儿。」
    4. 发出的字音。如:「咬字清楚」、「字正腔圆」。
    5. 姓。如汉代有字长孺。
    1. 女子许嫁。如:「尚未字人」、「待字闺中」。
    2. 抚育。《左传·昭公十一年》:「其僚无子,使字敬叔。」《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过八九月,女果举一男,买媪抚字之。」
    3. 爱。《书经·康诰》:「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左传·成公四年》:「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欹倾(欹傾)qī qīng
    1.歪斜;歪倒。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连拳偃蹇,仑菌踡嵼,傍欹倾兮。” 唐 元稹 《连昌宫词》:“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緑。” 宋 王禹偁 《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鼎去一足,则有欹倾之虞。” 清 吴伟业 《浣溪沙》词:“细拨薰炉香繚绕,嫩涂吟纸墨欹倾。”
    2.形容道路崎岖。 唐 杜甫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诗:“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宋 范成大 《四十八盘》:“詰曲不前如宦拙,欹倾当面似交难。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