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觞咏妨生理,此去狂疏托上官。

陈造宋代〕《寓吴门十首

平时觞咏妨生理,此去狂疏托上官。
但使推敲贷冲节,不烦排日报平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平时觞咏生理狂疏上官

平时(平時)píng shí
(1).平日,平常时候。 唐 李商隐 《九成宫》诗:“十二层城閬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 宋 王安石 《闵旱》诗:“平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已空。” 明 汤燕生 《思悲翁》诗:“此别无返期,白衣送道左。意气如平时,一身被九锁。” 巴金 《家》三:“‘ 匈奴 未灭,何以家为?’这一句陈腐的话,虽然平时他并不喜欢,但这时候他却觉得它是解决这一切问题的妙法了。”
(2).太平时日。 唐 李山甫 《送李秀才入军》诗:“书生只是平时物,男子争无乱世才?” 宋 梅尧臣 《送陶太博通判广信军》诗:“平时 易水 头,不復起边愁。”  ——《漢語大詞典》
觞咏(觴詠)shāng yǒng
见“ 觴咏 ”。
亦作“ 觴咏 ”。 语本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一觴一咏,亦足以畅敍幽情。”后以“觴咏”谓饮酒赋诗。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令徵前事为,觴咏新诗送。” 宋 范成大 《观禊帖有感》诗之一:“ 兰亭 一觴咏,感慨乃如许。”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桃花园》:“有桃园十二亩,中坎小池,外环幽竹,春时花光灿照两岸,日与诸名人觴咏其中。” 郁达夫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觴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漢語大詞典》
妨 fáng《國語辭典》

妨 [ fáng ]

  1. 损害、阻碍。如:「妨害」、「妨碍」。《左传·隐公三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唐·韩愈〈落齿〉诗:「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妨 [ ​fāng ]

  1. 何妨的妨的又音。
生理 shēng lǐ
(1).生长繁殖之理。《百喻经·种熬胡麻子喻》:“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农书·天时之宜篇》云,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时至气至,生理因之。”
(2).养生之理。《鹖冠子·度万》:“形神调则生理脩。”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宋 苏轼 《问养生》:“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3).为人之道。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謁。”
(4).生存的希望。《宋书·王敬弘传》:“年向九十,生理殆尽,永絶天光,沦没丘壑。”《旧唐书·孝友传·李日知》:“ 元礼 怒曰:‘ 元礼 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答曰:‘ 日知 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岳飞》:“ 黄佐 曰:‘ 岳节使 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生﹞资斧絶,乞食於囚人,自分无生理。” 清 独立苍茫子 《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猛虎在侧,豺狼在后,计惟有一往直前,或有生理,稍一迟迴,害也何如。”
(5).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 士宗 以母形虽变,而生理尚存,竟不治丧。”《晋书·孝友传·颜含》:“ 石崇 重 含 淳行,赠以甘旨, 含 谢而不受。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噉,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四:“这些全是生理的;某种动作和某种情绪有一定的联系,差不多人人是一样的。”
(6).性命。 宋 曾巩 《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方喜便於庭闈,遽已罹於家祸,苟全生理,復齿班荣。”
(7).生计。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一:“艰难昧生理,飘泊到如今。” 宋 苏辙 《闲居五咏·买宅》:“生理付儿曹,老幸食且眠。”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送尉》:“儿童们当听父母教训,长大成人,各务生理,不可游荡。”参见“ 生计 ”。
(8).活计;职业。《封神演义》第十五回:“ 马氏 曰:‘你会做些什么生理?’ 子牙 曰:‘……只会编笊篱。’”《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九姨太便问他懂得什么生理? 陈健 听説,就口角春风,説得天花乱坠。”
(9).生意;买卖。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朱氏盛衰》:“ 朱冲 微时以常卖为业,后其家稍温,易为药肆,生理日益进。”《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今见 朱小官 在店,谁家不来作成。所以生理比前越盛。”《“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罢市之实状》:“小本生理之各小贩,集众滋事,击毁一区二分所警局。”
(10).指做买卖。《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吴山 将息半年,依旧在 新桥 市上生理。”《英烈传》第四回:“今欲与妻 陈氏 ,同上府城,投女壻 李禎 ,织蓆生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郭刘二疏》:“ 苏 、 松 、 淮 、 扬 , 王鸿绪 等与之合伙生理,又不下百餘万。”
(11).产业;财富。 宋 洪迈 《容斋续笔·苏张说六国》:“今夫主一家之政者,较量生理,名田若干顷,岁收穀粟若干,蓺园若干亩,岁收桑麻若干;邸舍若干区,为钱若干;下至牛羊犬鷄,莫不有数。”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张需》:“于是民皆勤力,无敢偷惰,不二年,俱有恒产,生理日滋。”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赵芥堂》:“ 赵 怒其父曰:尔小民生理几何?一食而尽百钱,则非子之不养,力不能遂汝欲也。”  ——《漢語大詞典》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1.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2.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3.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4.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6.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7.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8.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1.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2. 姓。如汉代有去卑。
狂疏 kuáng shū
亦作“ 狂疎 ”。 放荡不检;狂放不羁。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监察御史 李嵩 、 李全交 ,殿中 王旭 ,京师号为‘三豹’……皆狠戾不轨,鴆毒无仪。体性狂疎,精神惨刻。”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凡事壅隔,很忤贵近,狂疎繆戾,蹈不测之辜。”《旧唐书·韩愈传》:“ 愈 终太狂疏,且可量移一郡。”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公不谓狂疏,屈体与周旋。”  ——《漢語大詞典》
托 tuō《國語辭典》

托 [ tuō ]

  1. 用手掌承举。如:「托著茶盘」、「托腮」。《水浒传·第二回》:「没多时,就厅上放开条卓子,庄客托出一桶盘,四样菜蔬,一盘牛肉。」
  2. 用手上下推举。如:「排球一次你可托几下?」
  3. 衬、垫。如:「下面托一层毛毯。」
  4. 陪衬。如:「衬托」、「烘云托月」、「红花虽好,也要有绿叶的烘托。」
  5. 寄托。如:「托儿所」。宋·辛弃疾〈瑞鹤仙·雁霜寒透幕〉词:「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通「托」。
  6. 借故推辞。如:「推托」、「假托」。通「托」。
  7. 依靠。如:「托福」。通「托」。
  1. 承受东西的座子。如:「枪托」、「花托」、「茶托儿」。《水浒传·第四回》:「真长老与赵员外众人茶罢,收了盏托。」
  2. 量词。计算真空压力的单位。为英语torr的音译。一毫米水银柱的压力为一托。
  3. 姓。如清代有托津。
上官 shàng guān
(1).高官;大官。《管子·小问》:“客或欲见於 齐桓公 ,请仕上官,授禄千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凡田五亩曰双。上官授田四十双,上户三十双,以是而差。”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某观前古之士,歘然奋起於贱庸之地,建名树勋,风采表於当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鉅公推引而能至也。”
(2).上司;长官。《后汉书·任延传》:“﹝ 任延 ﹞拜 武威 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復多蝨,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明 李贽 《与河南吴中丞书》:“自为下僚以来,未尝一日获罪於上官。”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他只是一介武弁,只晓得服从上官命令,上官要叫他守城,他便守城罢了。”
(3).指郡府。《后汉书·陈忠传》:“自今彊盗为上官若它郡县所糺觉,一发,部吏皆正法,尉贬秩一等。” 李贤 注:“上官谓郡府也。”
(4).复姓。 汉 有 上官桀 。见《史记·大宛列传》
受命上任。 唐 李白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朱紱白银章,上官佐 鄱阳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正五九月不上任》:“偶读 竇 所引用,于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