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石 shí/dàn《國語辭典》
石 [ shí ]
名- 由矿物集结而成的坚硬块状物,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如:「岩石」、「矿石」、「花冈石」。
- 碑、碣。《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乃遂上泰山,立石。」
- 药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唐·孔颖达·正义:「治病药分用石。《本草》云:『钟乳、矾、磁石之类多矣。』」
- 姓。如宋代有石延年。
- 二一四部首之一。
石 [ dàn ]
名- 量词:➊ 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石等于十斗。也称为「公石」。➋ 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汉·鼌错〈论贵粟疏〉:「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战国策·齐策》:「大王据千乘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
嶝 dèng《國語辭典》
嶝 [ dèng ]
名- 登山的小路。《字汇·山部》:「嶝,登陟之道。」《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南朝宋·沈约·从军行》:「云萦九折嶝,风卷万里波。」
险 ( 險 ) xiǎn
险 [ xiǎn ]
- 可能遭受的灾难:危~。风~。冒~。探~。保~。铤而走~。
- 可能发生灾难的:~象。~情。~境。~峰。~恶。
- 要隘,不易通过的地方:~隘。~厄。~固。天~。
- 存心狠毒:~毒。阴~。
- 几乎,差一点:~胜。~些。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助-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水道 shuǐ dào
(1).水路,航行的路线。《左传·昭公十三年》:“ 晋侯 会 吴子 於 良 。水道不可, 吴子 辞乃还。” 孔颖达 疏:“ 吴 地水行,故谓水道不可,谓水路不通。”《史记·西南夷列传》:“今以 长沙 豫章 往,水道多絶,难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林杨国 去 金陈国 ,步道二千里,车马行,无水道。”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宋人战绩》:“ 金山 之战,乃 金 人不识水道,侥倖成功,其后终至败覆。”
(2).水流的通道。《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要不用车,挖了水道,雇上四个长工戽水,也够使的了。” 丁玲 《田保霖》:“他们在有沙堆的地方修了水道,利用水力,慢慢地不觉地便把那怕人的沙堆冲平。”
(3).游泳池中比赛时用绳子隔开的路线。如:在游泳池的水道上,运动员们奋臂击浪,飞速前进。
(4).指自来水。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昔 英 人设水道于 天竺 ……有谓水道本创自 天竺 古贤,久而术失,白人不过窃取而更新之者,水道始大行。” ——《漢語大詞典》
(2).水流的通道。《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要不用车,挖了水道,雇上四个长工戽水,也够使的了。” 丁玲 《田保霖》:“他们在有沙堆的地方修了水道,利用水力,慢慢地不觉地便把那怕人的沙堆冲平。”
(3).游泳池中比赛时用绳子隔开的路线。如:在游泳池的水道上,运动员们奋臂击浪,飞速前进。
(4).指自来水。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昔 英 人设水道于 天竺 ……有谓水道本创自 天竺 古贤,久而术失,白人不过窃取而更新之者,水道始大行。” ——《漢語大詞典》
寒 hán《國語辭典》
寒 [ hán ]
形- 冷。如:「酷寒」、「御寒」、「饥寒交迫」、「天寒地冻」。《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 穷困。如:「贫寒」、「家境清寒」。《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赠之。」
- 卑贱。如:「寒门」、「寒儒」。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秋冬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 国名。夏朝诸侯寒浞的封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潍县境。
- 姓。如夏朝有诸侯寒浞,汉代有寒朗。
- 使受冷。《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战栗、害怕。如:「心寒」、「胆寒」。《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以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 终止、停止。《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晋·杜预·注:「寒,歇也。」
思夫
易林东山拯乱处妇思夫 ——《韵府拾遗 虞韵》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名-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 称谓:➊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 姓。如明代有君助。
-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名- 地支的第八位。
-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 姓。如汉代有未央。
-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敢言 gǎn yán
(1).敢于进直言。《国语·鲁语下》:“夫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书·郝处俊传》:“ 处俊 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义。”
(2).冒昧陈述。《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臣敢言往昔。” ——《漢語大詞典》
(2).冒昧陈述。《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臣敢言往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