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声兮远姚,锵和平兮鼓钟纷。

崔敦礼宋代〕《楚州龙庙迎享送神辞 其二

辛楣兮药房,兰枅兮桂楹。翼翼兮新宫,穆将进兮芳馨。

柏实兮松液,芝华兮若英。奠琼斝兮清酤,玉俎析兮嘉牲。

雅声兮远姚,锵和平兮鼓钟纷。繁会兮竽笙,灵连蜷兮须摇。

傧暗蔼兮纷纭,洁我心兮恭事,灵欣欣兮燕宁。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雅声远姚和平鼓钟

雅声(雅聲)yǎ shēng
雅正之乐。《荀子·正制》:“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汉书·礼乐志》:“五音六律,依韦饗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唐 皎然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淫声已闋雅声来,游鱼噞喁鹤裴回。”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流彘而雅声变,哀 郢 而骚体兴。”  ——《漢語大詞典》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1.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远姚(遠姚)yuǎn yáo
犹远扬。《汉书·礼乐志》:“五音六律,依韦饗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颜师古 注:“姚,僄姚,言飞扬也。”参见“ 远扬 ”。  ——《漢語大詞典》
锵 ( 鏘 ) qiāng
锵 [ qiāng ]
  1. 〔~~〕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如“锣鼓~~”。
和平(龢平)hé píng
(1).政局安定,没有战乱。《易·咸》:“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汉书·王商传》:“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七:“ 中国 人是喜欢和平的。”
(2).温和;和顺。《荀子·君道》:“血气和平,志意广大。”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其为人温良诚信……和平而有立。” 宋 曾巩 《洪渥传》:“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 沙汀 《还乡记》七:“﹝ 冯大生 ﹞外表和平老实,一惹毛了,气性可并不小。”
(3).和谐;和睦。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小畜》:“阴阳顺叙,以成和平。”《魏书·高宗纪》:“上下和平,民无怨谤。” 清 吴伟业 《赠文园公》诗:“君臣朋友尽和平,四海熙熙致清晏。”
(4).谓乐声平和,和顺。《国语·周语下》:“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 唐 韩愈 《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老残游记》第十回:“凡箜篌所奏,无和平之音。”
(5).平静安定。 郁达夫 《迷羊》:“我的稍稍恢复了一点和平的心里,这时候又起起波浪来了。” 巴金 《春》八:“ 海臣 正和平地酣睡着。”
谓乐声平和,和顺。《国语·周语下》:“夫有龢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  ——《漢語大詞典》
鼓钟(鼓鐘)gǔ zhōng
见“ 鼓鐘 ”。
亦作“ 鼓钟 ”。
(1).敲钟。《诗·小雅·鼓锺》:“鼓钟将将, 淮水 汤汤,忧心且伤。”
(2).鼓与钟。《淮南子·本经训》:“雷鸣之声,可以鼓钟写也。” 唐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簫韶旧鼓鐘。” 宋 苏轼 《大别方丈铭》:“我作铭诗,相其木鱼,与其鼓鐘。”
(3).山名。《山海经·中山经》:“东三百里,曰 鼓钟之山 , 帝臺 之所以觴百神也。” 郭璞 注:“举觴燕会,则於此山,因名为 鼓钟 也。”
(4).古代掌管鼓钟的官吏。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驳〈实庵字说〉》:“又请看《大克鼎》吧,所锡的不是有‘史,小臣,霝,龠,鼓钟’吗?霝就是灵,也就是巫。龠是籥师。鼓钟是司鼓钟的官。因为这三者都和史与小臣并列,故知必是同类。这是金文上以‘巫史吏职’为锡品的例子。”  ——《漢語大詞典》
纷 ( 紛 ) fēn
纷 [ fēn ]
  1. 众多,杂乱:~~。~繁。~杂。~飞。~纭。五彩缤~。~乱。~扰。~争。
  2. 古代旗子上的飘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