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听木鱼人笑痴,政复朵颐成屡莞。

吴则礼宋代〕《次子苍寄余清老韵

从来三仕及三已,总落道人坐定里。
滑稽社中黄发将,讵与阿朔论辈行。
平生芋魁曾未错,粱肉宁殊腐肠药。
百年兀兀且饱睡,梦事有无浑不记。
久甘袖手菩提坊,饿死肯踏狙公乡。
山林谁云迹如扫,天乞江湖娱此老。
瘿然且吃诸方饭,汝自矻矻侬宴宴。
坐听木鱼人笑痴,政复朵颐成屡莞。
要随烟雾入穷溟,或置一床如净名。
生憎阿秦六国印,蒲团禅板犹关情。
眼边虽言有黄卷,绝知口不谈书传。
旧拈槌拂吾已许,唤取渠来姑语语。
相望几时怀抱恶,白玉为丹堪咀嚼。
且试车声铜鼎汤,瀹茗径可撩枯肠。
此言何可束高阁,自谓过之一丘壑。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坐听木鱼政复朵颐

坐听(坐听)
宋书何承天传广延赏募奉以厚秩发遽奔救天下骚然方伯刺史拱手坐听自无经略唯望朝廷遣军此皆忘战之害不教之失也  ——《韵府拾遗 径韵》
木鱼(木魚)mù yú
(1).佛教法器。相传佛家谓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用以警戒僧众应昼夜忘寐而思道。有两种:一为圆状鱼形,诵经礼佛时扣之以调音节;一为挺直鱼形,粥饭或集会众僧时用之,俗称梆。 唐 司空图 《上陌梯寺怀旧僧》诗之一:“松日明金像,山风响木鱼。”《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身披直裰掛葫芦,手中拿个大木鱼,白日沿门化饭吃,黄昏寺里称念佛祖念南无。”《水浒传》第四五回:“那妇人便道:……若怕五更睡着了,不知省觉,却那里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高声叫佛,便好出去。”《红楼梦》第二五回:“忽听见空中隐隐有木鱼声。” 张天翼 《儿女们》:“他瞟了那边一眼,瞥见五姨太太敲着木鱼念经。”
(2).指木鱼声。 宋 苏轼 《宿海会寺》诗:“木鱼呼粥亮且清,不闻人声闻履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一日,有游僧乞食於塾外,木鱼琅琅,自辰逮午不肯息。”《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举目梵宫僧寮,抬头苍松翠柏,满耳木鱼清磬,使人顿生脱俗之思。”参阅《百丈清规·法器·木鱼》
(3).棕笋的别名。因其形如鱼,故称。 宋 苏轼 《棕笋》诗:“赠君木鱼三百尾,中有鹅黄子鱼子。” 宋 陆游 《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诗:“龙鹤作羹香出釜,木鱼瀹菹子盈腹。”
(4).木刻鱼形。旧时悬于库房前以示有馀。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内府供用库﹞有油蜡等库,厅前悬一木鱼,长可三尺许,以示有餘粮之意。”
(5).打击乐器。木制。通常为圆形( 广东 音乐所用为长方形)。用小木槌敲击。民族乐队中,有按五声、七声或十二律排列成组者。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1.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痴 chī《國語辭典》

痴 [ chī ]

  1. 呆傻的。如:「痴呆」、「愚痴」、「痴人说梦」。
  2. 专情的。如:「痴心」、「痴情」。
  1. 指嗜好迷恋某种事物的人。如:「酒痴」、「情痴」、「书痴」。

痴 [ ​chí ]

  1. (一)​之又音。
政复(政復)zhèng fù
即使;纵使。《法苑珠林》卷二三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其后邻比失火, 长舒 家悉草屋,又正下风,自计火已逼近,政復出物,所全无几,乃敕家人不得輦物,亦无灌救者。”《北史·西域传·于阗》:“朕承天理物,欲令万方各安其所,应勑诸军,以拯汝难。但去汝遐阻,政復遣援,不救当时之急,是以停师不行,汝宜知之。”  ——《漢語大詞典》
朵颐(朵頤)duǒ yí
亦作“朶颐”。
(1).鼓腮嚼食。《易·颐》:“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 理由 《高山与平原》:“娇嫩盘中珍,聊供朵颐快。”
(2).指突鼓的腮颊。 唐 贾岛 《颂德上贾常侍》诗:“自顾此身无所立,恭谈祖德朶颐开。” 宋 黄庭坚 《和曹子方杂言》:“朵颐论诗蝟毛张,龟藏六甲中有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恍惚见一人注视壶碊,状若朶颐,心知鬼物,亦不恐怖。”
(3).喻向往,羡馋。 唐 陈子昂 《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於是观宝龟之象,心灭朵颐;探金虎之爻,志存幽履,遂去家遁於 嵩山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举吏部》:“辛丑年, 浙江 吏部缺出,朵颐者凡数人。”  ——《漢語大詞典》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1.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2.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3.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4.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5.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1.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2.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3.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4. 姓。如汉代有成瑨。
  1.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3.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屡 ( 屢 ) lǚ
屡 [ lǚ ]
     ◎ 接连着,不止一次:~次。~年。~见不鲜。~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战~捷。
莞 guān/guǎn/wǎn《國語辭典》

莞 [ wǎn ]

  1. 参见「莞尔 」条。

莞 [ guān ]

  1. 植物名。莎草科莞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池沼、泽畔。茎高约二公尺,下部有褐色的鳞状叶片。夏天开淡褐色小花。茎可用来编织器物。也称为「水葱」。
  2. 用莞织成的席子。《诗经·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寝。」汉·郑玄·笺:「莞,小蒲之席也。」
  3.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莞恭。

莞 [ guǎn ]

  1. 东莞:县名。位于大陆地区广东省广州市东南,东江下游。

莞 [ wān ]

  1. 同「豌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