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缘人意别,一爱一憎嫌。

强至宋代〕《某近辱诸公光和前篇鄙思未已复自次元韵奉呈

才落先明牖,无多未压檐。
得时虽较浅,着物始知严。
报岁三登速,裁花六出尖。
贺祥开万物,却疠喜千阎。
腹馁禽刚喙,螯僵蟹怕箝。
地成银色界,门尽水晶帘。
燕席凝杯蚁,书帏冰砚蟾。
天形四垂接,曙色十分添。
海讶龙飞沫,盘疑虎刻盐。
阴阳惊腊早,气象假风兼。
嚼爽肠忘渴,吟寒口懒占。
学轻频舞袖,御冷盛张幨。
谢媛资佳咏,袁生苦密潜。
自缘人意别,一爱一憎嫌。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人意憎嫌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缘 ( 緣 ) yuán
缘 [ yuán ]
  1. 因由,因为:~由。~何(为何,因何)。~故。~起。
  2. 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分(fèn )。化~。姻~。一面之~。
  3. 沿,顺着:~法(沿袭旧法)。~木求鱼。
  4. 边:边~。
人意 rén yì
人的意愿、情绪。《诗·小雅·无羊》“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汉 郑玄 笺:“此言扰驯,从人意也。”《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唐 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謫、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巴金 《家》二五:“但是事实常常跟人意相反,它无情地毁灭了多少人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
别 ( 別 ) bié/biè《國語辭典》
  1. 「別 」的異體字。
一 yī《國語辭典》

一 [ yī ]

  1. 自然數的開始。如:「一、二、三……。」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2. 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單個。如:「一人」、「一物兩用」。
  2.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3. 專注的。如:「一心一意」、「專一不變」。
  4. 全、滿、整。如:「一身是汗」、「一屋子人」、「一身是膽」。
  5. 每、各。如:「一班五十人」、「一頁六百字」、「共派八隊,一隊二十人。」
  6. 一次。如:「一而再,再而三。」《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7.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紅柿。」
  1. 統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1.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就起來。」
  2. 偶然。如:「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3. 表示加強的動作或突然的現象。如:「把頭一扭」、「用手一摸」、「天氣一涼,就感冒了。」
  4. 概括。如:「一般來說」。
  5. 每每、每逢。如:「一想到那件事,她總是笑個不停。」
  6. 放在二疊字動詞之間,表行為是不費力或嘗試性的。如:「雙手動一動」、「問一問」、「隨便說一說」。
  7. 事物的某方面。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不沾親,二不帶故。」
  8. 竟、乃。表示事出意外。如:「一至於斯」。《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9. 皆。《荀子·勸學》:「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1. 表示程度,加強語氣。《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戰國策·燕策一》:「因仰而弔齊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1. 或。《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1. (「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的末尾,念陰平聲;在去聲字前,念陽平聲;在陰平、 陽平、上聲之前,念去聲。)​
爱 ( 愛 ) ài
爱 [ ài ]
  1. 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慕。~情。~戴。~抚。~怜。~恋。~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挚~。仁~。厚~。热~。
  2. 喜好(hào ):~好(hào)。~唱歌。
  3. 容易:铁~生锈。
  4. 重视而加以保护:~护。~惜。
  5. 吝惜:“百姓皆以王为~也”。
憎嫌 zēng xián
厌恶;埋怨。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夷言听未惯, 越 俗循犹乍。指摘两憎嫌,雎盱互猜讶。”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招了箇女壻……每日只是吃酒,我这女孩儿,好生憎嫌他。”《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更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浄,加一场咒駡。” 老舍 《骆驼祥子》三:“可是 祥子 不憎嫌它们,不管它们是怎样的不体面,到底是些活东西。”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