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因地势,昭晰应天文。

杨载元代〕《云山图为茅山刘宗师作

长江千万里,奔浪薄高云。龙现谁能睹?猿啼不可闻。

迂回因地势,昭晰应天文。剑气秋如洗,珠光夜欲焚。

连峰俄笋迸,断岸复瓜分。句曲临东极,岩头有隐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迂回因地昭晰应天

迂回(迂迴)yū huí
亦作“ 迂迴 ”。
(1).曲折回旋。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緜联邪亘,侧直齐平”注:“迂回处谓之邪亘,平正处谓之侧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迴,顿曲而上,可高六丈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木兰伐官木者,遥见对山有数虎,悬崖削壁,非迂迴数里不能至。” 刘白羽 《长江三日》:“船常常在很狭窄的两面航标之间迂回前进,顺流驶下。”
(2).不直捷;牵强。《南齐书·文学传论》:“一则启心闲绎,託辞华旷,虽存巧綺,终致迂回。”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其义迂回,皆不足取。”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为人后者不入》:“ 郑 注亦迂迴难通。”
(3).指绕向敌侧或敌后进攻敌人。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章:“等我们进村后,你们分成两股向村边迂回。” 杨朔 《百花山》:“这支小部队一路往前钻,时而迂回,时而包围……把敌人从潜伏的角落里掏出来。”  ——《漢語大詞典》
因地 yīn dì
原委;因由。《水浒传》第二六回:“ 何九叔 道:‘小人并然不知前后因地,忽於正月二十二日在家,只见开茶坊的 王婆 来呼唤小人殮 武大郎 尸首。’”参见“ 因果 ”。  ——《漢語大詞典》
势 ( 勢 ) shì
势 [ shì ]
  1. 权力,威力:~力。权~。~利。~均力敌。
  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气~。山~。局~。虚张声~。守~。~必。~能。~不可挡。因~利导。
昭晰
光亮  ——《整理自网络》
应天(應天)yīng tiān
(1).顺应天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汤 受命而正,应天变 夏 作 殷 号。”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隣。” 明 刘基 《煌煌京洛行》:“应天顺民心,戡暴安痍伤。”
(2).犹震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於是那姓 朱 的,便请他吃花酒,逛 大明湖 ,盘桓了好几天,老把兄叫得应天响。”  ——《漢語大詞典》
文 wén《國語辭典》

文 [ wén ]

  1. 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漢·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
  2.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3. 文章。如:「撰文」、「散文」。《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4. 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5. 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彬彬 」條。
  6. 禮節、儀式。如:「繁文縟節」。《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7. 法令、典章。《國語·周語上》:「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三國吳·韋昭·注:「文,典法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
  8. 現象。如:「天文」、「人文地理」。《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
  9. 量詞。古代計算銅幣的單位。如:「三文錢」、「分文不取」。《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這箱子能值幾文?」
  10. 姓。如宋代有文彥博。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溫和、優雅、不猛烈。如:「文雅」、「斯文」、「文火」。《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2. 有文彩的。《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衣文衣而舞康樂。」
  1. 刺染花紋圖案。如:「文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

文 [ wèn ]

  1. 掩飾。如:「文過飾非」。《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2. 修飾。如:「文飾」。《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