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殚旧食,竹米继新饘。

王阮宋代〕《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一首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

乙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县县人烟密,村村景物妍。朱蹄骄柳陌,金镫丽花钿。

习此民成懒,加之吏不虔。力耕终苟且,劝课或迁延。

绿野田多旷,潢池恶未悛。曷尝修稼政,但见饰宾筵。

丰稔时难保,盈虚理有还。自应成赤地,安得咎苍天。

义廪真良法,皇家以备先。积仓何止万,存数仅馀千。

滥以疏庸迹,来司敛散权。一身初抵此,四顾但茫然。

奏发常平弊,财蒙内帑捐。敢云呈敏手,幸免奋空拳。

蔑问秦输闭,专稽稷懋迁。陆修流马运,水作汎舟连。

凡属灾伤事,深将利害研。兼并勤告谕,商旅渐喧阗。

市直虽翔踊,官收却痛蠲。北来因鼎粟,南至出渠船。

稍稍收成廪,纷纷出著鞭。起于衡岳趾,环厥洞庭舷。

湖北疆参错,江西境接联。里虽千万远,身亦再三遄。

必务经行遍,深防赈给偏。规模颁郡吏,出纳谨乡贤。

敢避风兼雨,周爰陌与阡。有时沉水底,镇日上山巅。

不复通舟楫,宁容坐马鞯。屐多穿石仄,裳惯湿河壖。

江步时时到,村虚日日穿。救头方甚急,援手讵辞胼。

畴昔虽多病,驰驱却自痊。已成迷晓夜,不复惮山川。

松径行时盖,杨花坐处毡。光华虽备使,萧散类登仙。

林密花频剪,途穷木可缘。石攲行恐压,溪涨涉疑漩。

昔出正初吉,今经六下弦。奔忙驰似箭,来往转如圜。

王事歌苞杞,归心却杜鹃。力虽疲险阻,志务报陶甄。

忆昨初行日,萧然亦可怜。饿羸皆偃仆,疾疫更牵缠。

讵止家徒壁,多遗屋数椽。葛根殚旧食,竹米继新饘。

略救朝昏急,终非肺腑便。声音中改变,形质外羸孱。

气苶胸排骨,神昏眼露圈。步攲身欲仆,头褪发俱卷。

妇馁心成疾,儿啼口坠涎。乱花生目睫,炎火亢喉咽。

袅袅浑无力,昏昏只欲眠。尽挛持耒手,顿削负薪肩。

状貌已成鬼,号呼几乱蝉。兽穷思旷野,鱼困想清泉。

山僻无人到,帷惊有使褰。初闻争欲走,稍定使来前。

尔俗饥虽困,吾君施体乾。知民方疾苦,遣吏抚迍邅。

置院收鳏寡,分场赈市廛。贷粮招复业,散种使耕田。

寒给衾裯暖,春颁药剂煎。凡今严吏责,皆是恤民编。

稍见儿童集,徐看父子牵。共争扶杖听,咸乐置邮传。

茶献迎门礼,香浮夹道烟。耳闻身鼓舞,心切涕潺湲。

坐定徐言此,从来未见焉。一时愆润泽,万里奏艰鲜。

灌溉非无桔,精虔亦有牷。畬乾终损粟,池涸竟枯莲。

诗骇周宣魃,经书鲁国蝝。坐令民皞皞,翻作泣涟涟。

平日安丰稔,今朝乍疾颠。老羸如病马,壮健若飞鸢。

忽见皇恩沐,亲驰使命专。听言初挟纩,拜赐悉鸣弦。

新岁天心格,经时雨势绵。东皋耕泽泽,南亩溜溅溅。

坎豆皆勤作,根涯悉勉旃。水耕荣唪唪,陆种茂芊芊。

件件丝盈轴,方方麦荐笾。指知食欲动,目望酒先撋。

舍北行歌畅,村南伐鼓渊。鱼占何必梦,斗覆已明躔。

甲子晴尤好,嘉平雪记填。自今知岁岁,王道永平平。

抚己叨逢主,占星幸备员。耳亲闻击壤,手敢废题笺。

农事修其职,邦基赖以坚。但令仓廪实,何患犬羊膻。

商克周饥止,邢存卫雨愆。定知丰稼穑,端在讲戈鋋。

足食繄兵法,行粮咏雅篇。愿陈王朴论,一稔遂平边。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葛根竹米

葛根 gé gēn
中药名。豆科植物。葛的块根。因含有黄酮类及多量淀粉成分,能解饥退热,治高血压、颈项强痛、冠心病等  ——《整理自网络》
殚 ( 殫 ) dān
殚 [ dān ]
     ◎ 竭尽:~心。~力。~竭。~精竭虑。~见洽闻(指见闻广博)。
旧 ( 舊 ) jiù
旧 [ jiù ]
  1. 过时的,与“”相对:~式。~俗。
  2.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3.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4.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食 shí/sì/yì《國語辭典》

食 [ shí ]

  1. 吃的東西。如:「糧食」、「麵食」、「素食」、「節衣縮食」。
  2. 生計、俸祿。《論語·衛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吃、吃飯。如:「食髓知味」、「發憤忘食」、「廢寢忘食」。《戰國策·齊策四》:「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2. 嚐到、承受。如:「自食惡果」。《漢書·卷一○○·敘傳下》:「廣阿之廑,食厥舊德。」《宋史·卷三八六·范成大傳》:「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3. 消耗、虧損。《易經·豐卦·彖曰》:「日中則昊,月盈則食。」通「蝕」。
  4. 違背、背棄。參見「食言 」條。

食 [ yì ]

  1. 人名用字。如漢代有酈食其,音讀為(ㄌㄧˋ ㄧˋ ㄐㄧ)​。

食 [ sì ]

  1. 拿食物給人或牲畜吃。《戰國策·齊策四》:「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唐·韓愈〈雜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飼 」。
竹米 zhú mǐ
即竹实。 唐 皮日休 《夏初访鲁望偶题小斋》诗:“野客病时分竹米,邻翁斋日乞藤花。” 宋 杨万里 《竹鱼》诗:“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二》:“竹花踰年即死,谓之竹米,此乃竹之疫,非花也。”参见“ 竹实 ”。  ——《漢語大詞典》
继 ( 繼 ) jì
继 [ jì ]
  1. 连续,接着:~续。~任。~承。~武(足迹前后相接,喻后人接续前人的事业)。~往开来。前仆后~。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1.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2.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1.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2.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3.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4.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1.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饘 zhān《國語辭典》

𫗴 [ zhān ]

  1. 浓稠的粥。《礼记·檀弓上》:「𫗴粥之食。」唐·皮日休〈三羞〉诗三首之三:「朝食有麦𫗴,晨起有布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