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侮于目论,甄藻赖宝识。

严遂成清代〕《游苏门山示徐婿见初昆季并三子

苏门山庳隘,濯濯无颜色。孙登鸾凤啸,阮藉鸱鸢嚇。

风雨飒中天,百兽为之匿。临眺动群疑,虚名若浪得。

而我不谓然,阐微贵摭实。此山空其中,上土下则石。

万窍搜天根,一绵贯地脉。灵气萦绕之,源源通不塞。

运济卫河流,滥觞罅缝坼。其功助灌溉,其害谢冲激。

倒浸玻璃屏,山固兼水德。嗒然不自明,悃逼道用默。

受侮于目论,甄藻赖宝识。朗朗见山心,白云澹夷怿。

清辉良复佳,试泊张融宅。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目论甄藻

受 shòu《國語辭典》

受 [ shòu ]

  1. 收得、接获。如:「受到优待」、「受之有愧」。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2. 容纳、容忍。如:「承受」、「受不了」。《易经·咸卦·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唐·杜甫〈南邻〉诗:「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3. 被、遭到。如:「受挫」、「受冻」、「受批评」、「受惊吓」。
  1. 中、适合。如:「他说的话很受听。」
侮 wǔ《國語辭典》

侮 [ wǔ ]

  1. 欺凌。如:「欺侮」、「侮辱」。《诗经·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2. 轻慢、轻贱。如:「侮慢」。《史记·卷四·周本纪》:「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
  3. 戏弄。宋·苏轼〈古意〉诗:「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儿痴旁笑侮。」
于 ( 於 ) yú《國語辭典》

于 [ yú ]

  1. 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2. 取。《詩經·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1. 在。《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同「於 」。
  2. 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以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3. 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4.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5. 依照。《書經·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6. 為了。《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女其于予治。」
  1. 和、與。《書經·康誥》:「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
  1.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如:「鳳凰于飛」。《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
  2.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然則先王聖于?」同「乎 」。
  1. 姓。如明代有于謙。

于 [ xū ]

  1. 表示感嘆的意思。《詩經·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通「吁」。
目论(目論)mù lùn
(1).谓像眼睛一样只见毫毛不见睫毛之论。比喻不自见其过失,无自知之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 晋 之失计,而不自知 越 之过,是目论也。” 司马贞 索隐:“言 越王 知 晋 之失,不自觉 越 之过,犹人眼能见豪毛而自不见其睫,故谓之‘目论’也。”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无量义处,如来之禪,皆同目论,谁契心传。”
(2).比喻肤浅狭隘的见解。《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顺非辩伪者,比微言於目论。” 张铣 注:“比微妙之圣言於目前狭论也。” 明 唐顺之 《答洪方洲主事书》:“自嘆草埜书生不能识知榷场事体,终为目论耳。” 清 钱谦益 《二髯篇》:“笑我目论窄,徒以髯取人。” 柳亚子 《王述庵〈论诗绝句〉诋諆放翁感而赋此》:“ 放翁 爱国岂寻常,一记 南园 目论狂,倘使 平原 能灭虏,禪文九锡亦何妨。”  ——《漢語大詞典》
甄藻 zhēn zǎo
谓鉴别人才。《后汉书·郭太符融等传赞》:“ 林宗 怀宝,识深甄藻。” 唐 温庭筠 《上崔相公启》:“道惟熙载,皆资甄藻之时;德迈賡歌,必用搜罗之道。”  ——《漢語大詞典》
赖 ( 賴 ) lài
赖 [ lài ]
  1. 倚靠,仗恃:依~。仰~。百无聊~(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2. 留在某处不肯走开:~着不走。
  3. 不承认:抵~。~账。~婚。
  4. 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游手好闲,行为不端的人:~子。无~。
  5. 诬,怪罪:诬~。
  6. 不好,劣:好~。
  7. 姓。
宝 ( 寶 ) bǎo
宝 [ bǎo ]
  1.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贝。~剑。~物。~藏(zàng )。国~。财~。珍~。传(chuán)家~。如获至~。~贵。
  2.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座。登大~(皇帝登基)。
  3.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地。~刹(称呼庙字)。~号(称呼别人的店铺)。
  4. 指金属货币:元~。
  5. 赌具的一种:开~。押~。
识 ( 識 ) shí/zhì
识 [ shí ]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识 [ zhì ]
  1. 记住:博闻强~。
  2. 标志,记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