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碧潭
唐 韩翃 杂曲歌辞 水调 歌第三 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唐 王涯 秋思赠远二首 其二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唐 许浑 村舍二首 其一 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 ——《骈字类编》
唐 王涯 秋思赠远二首 其二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唐 许浑 村舍二首 其一 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 ——《骈字类编》
秋霁(秋霽)qiū jì
秋日雨后天晴。 唐 储光羲 《新丰作贻殷四校书》诗:“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霽空。”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霽后,静焚香炷礼寒星。” ——《漢語大詞典》
禅师(禪師)chán shī
和尚之尊称。《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天子问 文殊师利 言‘禪师者,何等比丘得言禪师?’ 文殊师利 答言天子‘此禪师者,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禪师。’”即比丘能得禅定波罗蜜者曰禅师。又 南朝 陈宣帝 称 南岳 慧思 和尚为大禅师, 唐中宗 赐 神秀 和尚以 大通禅师 之号,皆寓非常尊崇之意。后用为对一般和尚的尊称。 唐 李范 《江寺闲书》诗:“钓叟无机沙鸟睡,禪师入定白牛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禪师既然不罪,我要个上头光。” ——《漢語大詞典》
笔 ( 筆 ) bǐ《國語辭典》
- 「筆 」的異體字。
白月 bái yuè
(1).皎洁的月光。 唐 刘长卿 《宿北山禅寺兰若》诗:“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唐 孟郊 《寻裴处士》诗:“远心寄白月,华髮廻青春。”
(2).见“ 白分 ”。 ——《漢語大詞典》
(2).见“ 白分 ”。 ——《漢語大詞典》
天空 tiān kōng
(1).谓天际空阔。 唐 沈佺期 《绍隆寺》诗:“云盖看木秀,天空见藤盘。” 前蜀 贯休 《送僧归天台寺》诗:“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
(2).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 唐 韩愈 《南山》诗:“天空浮脩眉,浓緑画新就。” 茅盾 《秋收》:“偶尔薄暮时分天空有几片白云,全村的人都欢呼起来。” ——《漢語大詞典》
(2).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 唐 韩愈 《南山》诗:“天空浮脩眉,浓緑画新就。” 茅盾 《秋收》:“偶尔薄暮时分天空有几片白云,全村的人都欢呼起来。” ——《漢語大詞典》
论主(論主)lùn zhǔ
某种学说的倡导者。 胡适 《四论问题与主义》:“输入学说时应该注意‘论主’的生平事实和他所受的学术影响。” ——《漢語大詞典》
形 xíng《國語辭典》
形 [ xíng ]
名- 實體、身體。如:「有形」、「無形」、「形影不離」。《呂氏春秋·先識覽·去宥》:「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 樣子、樣貌。如:「圓形」、「形象」、「形態」、「形容」。《孫子·虛實》:「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 狀況。如:「情形」。
- 地勢。如:「地形」、「形勢」。《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山之險。」
- 表現、顯現。如:「喜形於色」、「形之於外」。《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 構成、變成。《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故禍不萌。」
- 描寫。如:「形容」、「難以形於筆墨」。
- 比較、對照。如:「相形見絀」。《淮南子·齊俗》:「故高下之相傾也,短脩之相形也,亦明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