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夺锦标非分外,龟泉从昔庆源深。

虞俦宋代〕《二子往赴漕试意颇念之二首 其二

三年大比抟鹏志,五日修途舐犊心。齐夺锦标非分外,龟泉从昔庆源深。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锦标非分龟泉

齐 ( 齊 ) qí/jì/zī/zhāi
齐 [ qí ]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4. 全;完全:~全。人到~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齐 [ jì ]
  1.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2. 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4. 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齐 [ zī ]
  1.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 [ zhāi ]
  1. 同“斋”。
  2. 斋戒:~三日而后行。
  3. 庄敬:~庄。~严。
夺 ( 奪 ) duó
夺 [ duó ]
  1. 抢,强取:抢~。掠~。巧取豪~。强(qiāng )词~理。
  2. 争先取到:~得最后胜利。~魁。~冠(guàn )。
  3. 冲开:~门而出。
  4. 丧失,削除:剥~。褫~(剥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5. 晃动:光彩~目。
  6. 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
  7. 漏掉(文字):第八行~一字。
锦标(錦標)jǐn biāo
(1).锦制的旗帜,古代用以赠给竞渡的领先者。后亦以称竞赛优胜者所得的奖品。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之十五:“齐橈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宋 文天祥 《端午感兴》诗:“ 楚 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四折:“锦标就地铺,翠柳堦傍竖。”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里二泗》:“五月朔至端阳日,於河内斗龙舟,夺锦标。”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十六:“可惜她不会踢足球,否则, 远东 的体育运动,她是有资格去获得锦标的。”
(2).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载, 唐 卢肇 与同郡 黄颇 齐名, 颇 富 肇 贫。两人同赴举,郡牧轻 肇 ,于离亭唯独饯 颇 。明年, 肇 状元及第而归,刺史惭恚,延请 肇 看竞渡, 肇 于席上赋诗曰:“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后即以“锦标”为状元及第之典。 宋 王禹偁 《赠状元先辈孙仅》诗:“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鶺鴒原。” 明 史沐 《刮地风·寿对山康太史》套曲:“取功名唾手如谈笑,占笼头夺锦标。”
(3).锦制的标识。《英烈传》第六十回:“其敕书用锦标玉轴,与各处有异。”  ——《漢語大詞典》
非分 fēi fèn
(1).不合本分;非本分应有。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市虚华之名於秉势之口,买非分之位於卖官之家。”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慎所好》:“ 秦始皇 非分爱好,为方士所诈。”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二幕:“ 香君 !我来 南京 ,因为慕你的芳名,颇怀非分之想。”
(2).非常;越过常度。《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须达 忸怩反侧,非分仿偟。” 蒋礼鸿 通释:“‘非分’是越过常度的意思。”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某甲欣喜非分,逐日四出图求。”  ——《漢語大詞典》
外 wài《國語辭典》

外 [ wài ]

  1. 不属于某一定的范围内均称为「外」。相对于「内」而言。如:「内外」、「门外」、「屋外」。
  2. 特指外国。如:「古今中外」、「对外贸易」。
  3. 戏曲中的脚色名称,多扮演老年男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五出》:「外扮沈公宪,净扮张燕筑,小旦扮寇白门,丑扮郑妥娘同上。」也称为「老外」。
  1. 非自己所在或所属的。如:「外币」、「外地」、「外族」。
  2. 母亲、出嫁的姊妹、女儿家的亲戚称为「外」。如:「外祖父」、「外甥」、「外孙」。
  3. 别的、其他的。如:「外一章」、「外一首」。《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汉·王充《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外传也。」
  4. 不是正式的。如:「外号」、「外史」。
  1. 疏远。《易经·否卦·彖曰》:「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荀子·王霸》:「人主则外贤而偏举,人臣则争职而妒贤。」
  2. 处于……之外。《国语·晋语六》:「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
  3. 背叛。《管子·版法》:「骤令不行,民心乃外。」
龟泉(龟泉)
宋 苏轼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骈字类编》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1. 「從 」的異體字。
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1.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1.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2.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1.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庆 ( 慶 ) qìng
庆 [ qìng ]
  1. 祝贺:~贺。~祝。~幸。~典。~功。
  2. 可祝贺的事:国~。大~。
  3. 姓。
源 yuán《國語辭典》

源 [ yuán ]

  1. 水流的出處。如:「水源」、「泉源」、「飲水思源」。《國語·晉語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唐·李嶠〈河〉詩:「源出崑崙中,長波接漢空。」
  2. 根本、由來。《韓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文選·班固·東都賦》:「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
  3. 姓。如唐代有源乾曜。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1.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2.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3.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4.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5.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