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艮始终,硕果契山木。

张宇初明代〕《负暄 其二

投身寂寞滨,自谓此生足。环堵翳蓬蒿,清阴覆园绿。

聊支风雨凌,宁与世缘触。息交轮鞅稀,寡虑鲜情束。

蔬食不求馀,高趺惟弊服。结习尘障生,虚妄薰陶熟。

苦淡视莫亲,浮萦互趋逐。孰探天地和,心境湛敦复。

大哉艮始终,硕果契山木。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大哉始终硕果山木

大哉
易大哉乾元记书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 礼 大哉圣人之道 论语大哉尧之为君也  ——《骈字类编》
艮 gèn《國語辭典》

艮 [ gèn ]

  1. 《易经》卦名:➊ ​八卦之一。卦形为☶。象征山。➋ ​六十四卦之一。艮(☶)​下艮(☶)​上。象动静不失其时,则其道光明。
  2. 方位名。指东北方。《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遂翕翼以委命兮,受符守乎艮维。」唐·章怀太子·注:「艮,东北之位。」唐·欧阳詹〈栈道铭〉:「秦之坤,蜀之艮,连高夹深,九州之险也。」
  3. 姓。如汉代有艮当。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静止。《易经·艮卦·彖曰》:「艮,止也。」
  1. 坚固、坚硬。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艮,坚也。」疏证:「说卦传云:『艮为山,为小石,皆坚之义也。』今俗语犹谓物坚不可拔曰艮。」

艮 [ gěn ]

  1. 食物坚韧不脆。如:「艮萝卜不好吃。」
  2. 耿直的。如:「这个人真艮!」
  3. 衣饰简略无华彩。如:「他的衣物一向都是这么艮的。」
  4. 语言粗率、不婉转。如:「他的话太艮了。」
始终(始終)shǐ zhōng
(1).开头和结尾。《庄子·田子方》:“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美清泠而发越,忆辉光之璀璨。始终虽异,细大靡殊。”
(2).自始至终,一直。《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宠敬日隆,始终无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颜鲁公 之在 蔡州 ,再从姪 峴 、家僮 银鹿 始终随之。” 宋 苏轼 《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之一:“本朝自祖宗以来,推择元勋重望始终全德之人,以配食列圣。”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是 昌黎 与 宗元 始终无嫌隙,亦可见篤於故旧矣。” 巴金 《灭亡》第一章:“汽车夫始终坐在车前,带着胆怯的样子,动也不动一下。”
(3).谓事情的本末或原委。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三》:“臣恐议者不深虑其始终,欲以一切息徭役,十年之后,百年之内,卒有他变。”《隋书·律历志下》:“ 胄玄 所违, 焯 法皆合, 胄玄 所闕,今则尽有,隐括始终,谓为总备。” 唐 韩愈 《唐河中府法曹张君墓碣铭》:“ 愈 既哭弔,辞;遂叙次其族世名字、事始终。”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
(4).指产生和死灭。《后汉书·张奂传》:“通塞命也,始终常也。但地厎冥冥,长无晓期,而復缠以纊緜,牢以钉密,为不喜耳。”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是以临丧殯而復悲,覩陈根而絶哭。”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杜诵》:“ 杜君 诗调不失。如‘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得生人始终之理。”
(5).指一生,平生。 唐 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汉文 虽以策求士,迨我明天子然后能以策济人,则臣始终之愿毕矣。” 明 吴承恩 《〈两汉书抄〉序》:“今公之所録,事不必本末,文不必首尾,人不必始终,单言约语,皆有深旨矣。”
(6).毕竟;终究。 宋 苏轼 《元修菜》诗:“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元 无名氏 《年节》诗:“惟有老僧阶下雪,始终不见草鞋痕。” 曹禺 《雷雨》第一幕:“第一,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  ——《漢語大詞典》
硕果(碩果)shuò guǒ
(1).大的果实。亦喻重大利益。《易·剥》:“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高亨 注:“喻货利在前而不取。” 晋 左思 《魏都赋》:“硕果灌丛,围木竦寻。” 唐 李庾 《西都赋》:“挺硕果於华林,育丰蔬於中园。”
(2).比喻难得而仅存的人或物。 清 赵翼 《到扬州沈既堂留饮话别》诗:“今兹再来游,硕果公一个。”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方见命世大儒,遭罹厄会,实由天厌明德,留此寒泉硕果,藉以开兴朝文运之先。” 王国维 《观堂集林·宋刊本〈尔雅疏〉跋》:“《尔雅》旧疏又有 吴门黄氏 、 归安陆氏 二本。今 黄 本已佚, 陆 本又流出海外,惟此为硕果矣。” 姚锡钧 《论诗绝句》:“ 螺洲 高隐文章伯,八俊风流硕果存。”参见“ 硕果仅存 ”。
(3).比喻巨大的成绩。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而且在不同的人手里,下足苦功和充分发扬风格之后,都可以培育出各种各样的艺术硕果。” 徐迟 《井冈山记》:“ 井冈山 上, 毛泽东 同志的思想已萌芽发展,开了花,结了硕果,长成了大树。”  ——《漢語大詞典》
契 qì/qiè/xiè《國語辭典》

契 [ qì ]

  1. 刻。如:「契刻」、「契舟求剑」。《诗经·大雅·绵》:「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淮南子·齐俗》:「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
  2. 投合、切合。如:「相契」、「契合」。《新唐书·卷九三·李𪟝传》:「其用兵多筹算,料敌应变,皆契事机。」
  1. 刻出来的文字。如:「契文」、「殷契」。
  2. 合同、合约。如:「地契」、「房契」。《韩非子·主道》:「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
  3. 志趣相投的朋友。晋·陶渊明〈桃花源诗〉:「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唐·武元衡〈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诗:「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

契 [ xiè ]

  1. 人名。殷代始祖。高辛氏的儿子,尧时为司徒,封于商。也作「偰」。

契 [ qiè ]

  1. (一)​2.之又音。
  1. 畏怯。通「怯」。参见「契需 」条。
山木 shān mù
(1).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