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微情切,怀人幽思遥。

张简宋代〕《次韵落日墟上晚眺

荒墟属晚眺,日暮烟华消。
落花散芳渚,孤云度晴霄。
感物微情切,怀人幽思遥。
辛夷花未发,难寄最长条。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感物微情怀人幽思

感物 gǎn wù
(1).谓有感于怪异之事。《文选·班彪〈王命论〉》:“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吕公 覩形而进女。” 李善 注:“《汉书》曰: 高祖 常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时饮醉卧, 武负 、 王媪 见其上常有怪。”
(2).见物兴感。 唐 韩愈 《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诗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咏志耳。”
(3).感动或感化他物。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后汉书·邳彤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 明 刘基 《书绍兴府达鲁花赤九十子阳德政诗后》:“政之感人,犹气之感物也。”  ——《漢語大詞典》
微情 wēi qíng
(1).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礼记·檀弓下》:“礼有微情者。” 孔颖达 疏引 何胤 云:“哭踊之情必发於内,谓之微。微者,不见也。”一说指抑制哀痛的感情。 孔颖达 疏:“微,杀也。言若贤者丧亲,必致灭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数,以杀其内情,使之俯就也。”
(2).微妙的思想感情。《楚辞·九章·抽思》:“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王逸 注:“结续妙思作辞赋也。” 晋 陆机 《文赋》:“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
(3).微末的心情。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无微情以效爱兮,献 江 南之明璫。”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六:“茫茫大难愁来日,剩杷微情付苦吟。”  ——《漢語大詞典》
切 qiē/qiè《國語辭典》

切 [ qiè ]

  1. 咬、咬紧。如:「咬牙切齿」。《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2. 贴近。如:「切身之痛」、「不切实际」。《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
  3. 按脉。如:「望、闻、问、切」。《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1. 密合。如:「贴切」、「亲切」。《晋书·卷五六·江统传》:「申论陆云兄弟,辞甚切至。」
  2. 急迫、急促。如:「返乡心切」、「杜鹃声切」。《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3. 所有的。参见「[[一切]]」条。
  1. 一定、千万。如:「切记」。《老残游记·第一回》:「诸位切不可乱动。」
  1. 要点。《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2. 古代拼音法。将两字拼读成一字的声音。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如「端,都官切。」都取ㄉ音,官取ㄨㄢ韵,合读为「ㄉㄨㄢ」。参见「[[反切]]」条。

切 [ qiē ]

  1. 用刀把东西割断、分开成几部分。如:「切菜」、「切断」、「切割」、「切水果」。
  2. 向批发商批购货物。如:「切货」。
  3. 电讯传播中,截断目前通讯,将第三消息插入。如:「将镜头切进来。」
  4. 篮球赛中闪身进攻对方篮下。如:「空手切入」、「单刀切入」。
  5. 一种球技。利用球拍做下切动作,使之旋转。用于网球、乒乓球等。
  6. 几何学上指直线与弧线或两弧线相接于一点。如:「两圆相切」。
怀人(懷人)huái rén
(1).思念远行的人。《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乡的人。 明 杨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赋得蜀江》:“别后怀人更怀土,烦君时一到沧洲。”
(3).所怀念的人。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漢語大詞典》
幽思 yōu sī
(1).深思;沉思。《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汉 王充 《论衡·知实》:“心怀望沮,退而幽思。”
(2).郁结于心的思想感情。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论》:“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鬱之幽思。” 宋 司马光 《和子骏秋意》:“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 郭沫若 《落叶·第四十信》:“启发了我多少幽思,沸涌了我多少眼泪。”  ——《漢語大詞典》
遥 ( 遙 ) yáo
遥 [ yáo ]
  1. 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路~知马力。~测。~感。~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