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刘备,乃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未知作者元代〕《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

第一折

(冲末诸葛亮领卒子上,云)前次春花桃喷火,今日东篱菊绽金。谁似豫州存大志,求贤用尽岁寒心。贫道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人也,在于卧龙冈办道修行。自玄德公请贫道下山,拜为军师,头一阵博望烧屯,杀夏侯惇十万雄兵,片甲不回。不想曹操不舍,亲率领八十三万雄兵,来取新野。来至三江夏口,主公命某过江,问东吴借水兵三万,周瑜为帅,黄盖为先锋。俺两家合兵一处,拒敌曹操。贫道祭风,周瑜举火,黄盖诈降,烧曹兵八十三万,片甲不回。今曹操败走华容路,贫道领关、张二将,追赶曹操。说与赵云众将,紧守赤壁连城:休要有失。则今日追曹操走一遭去。施谋略平欺管乐,领雄兵密排军校。先拿住百计张辽,直赶上奸雄曹操。(下)(外扮周瑜领卒子上,云)腹中韬略隐黄公,匣藏宝剑掣青龙。坐筹帷幄贫壮士,决胜牛里作元戎。某姓周名瑜,字公瑾,乃庐江舒城人也。某幼习先王典教,后看韬略遁甲之书,某每回临阵,无不干功。幼年间曾与长沙孙策同堂学业,孙策已亡,后佐于江东孙权麾下,为大将之职。因刘、关、张着孔明军师过江,问俺江东借俺赤壁连城,暂且屯军。俺主公拜某为帅。黄盖为先锋,领水军数万。战于赤壁之间。某与孔明并力而攻,将曹兵八十三万,一火焚之,皆某之功。又折了俺手将黄盖,诚恐此人久后乘胜必取荆州。某想赤壁之战,非干己仇。折某虎牙之将,某常怀深恨,未曾报仇。某闻知诸葛孔明领众将往华容路,追赶曹兵去了。乘此机会,某设一计:俺这江东有一楼。名曰是黄鹤楼;设一会,乃是碧莲会。我修一封书,差手将鲁肃,直至赤壁连城,请刘玄德过江赴会。若刘玄德来时,某暗设三计:头一计酒至半酣,席间问其强弱,应答不合莫心,用剑斩之。第二计着大将于樊,把住楼门,一切人等,不放上下;若无某令箭,不许下楼。第三计酒酣之际,要刘备顺情归吾。意有不从,击金钟为号,伏兵尽举,擒住刘备,困于江东。不放回示壁连城。方称某平生之愿。设计己定。小校与我唤将鲁肃来者。(卒子云)理会的。鲁肃安在?(鲁肃上,云)自小曾将武艺习,南征北讨惯相持。临军望尘知敌数,对垒嗅土识兵机。某乃鲁肃是也。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今佐于江东孙权手下为下将。正在教场中演武艺,元帅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说话中间,可早天到也。小校报复去。有鲁肃在于门首。(卒子云)理的。喏,报的元帅得知。有鲁肃在于门首。(周瑜云)着他过来。(卒子云)过去。(做见科,云)元帅呼唤小将。
那里使用?(周瑜云)唤你天别无甚事。我与你这封书。你过江直至赤壁连城,请刘玄德去。若见了玄德。你道俺元帅在黄鹤楼上安排筵宴,请玄德公过江赴碧莲会。你小心在意,疾去早来。(鲁肃云)小将得令。则今日领着元帅将令,直至赤壁连城,请玄德公过江赴碧莲会,走一遭去。云山水陆俱完备,定计铺谋驱铁骑。赤壁相邀玄德公,谨请早赴碧莲会。(下)(周瑜云)玄德公也。若你不来时,万事罢论;若来呵,便插翅也飞不过这大江去。排兵布阵用心机,鲁肃疾去莫延迟。玄德若赴碧莲会,不还荆州不放回。(下)(刘备领卒子上,云)骏马雕鞍紫锦袍,胸襟压尽五陵豪。有人采问宗和祖,附凤攀龙是故交。小官姓刘名备,字玄德,大树楼桑人也。某有两八兄弟,二兄弟姓关名羽,字云长,是这蒲州解良人也;三兄弟姓张名飞,字翼德,是这涿州范阳人也。俺三人结义在桃园,曾对天盟誓:不求同日生,则求当日死;一在三在,一亡三亡。俺弟兄三人,自从南阳卧龙冈请下孔明师父来,拜为军师。自博望烧屯,杀夏侯惇十万雄兵,片甲不回。曹操不舍,亲领雄兵百万,来取新野。某遣孔明军师,过江结好于东吴,借起军马数万,拜周瑜为帅,与曹操战于赤壁,火烧兵百万,大败而回。某屯军于赤壁城中,有俺孔明师父,言先取荆州为本,后图西蜀,未为晚矣。今孔明军师领云长、张飞取荆州去了,未见回还。小校门首觑者,看有甚么人来。(卒子云)理会的。(鲁肃上,云)某乃鲁肃是也。奉着周瑜元帅的令,持着书呈,前来赤壁连城,请玄德公黄鹤楼上赴碧莲会去,可早来到也。小校报复去,有周瑜元帅差鲁肃持书。在于门首。(卒子云)理会的。(做报科,云)喏,报的元帅得知,有东吴国周瑜元帅手下鲁肃,持书来见。(刘末云)周瑜持书呈来,不知主何意?着那下书的人过来。(做见科)(刘末云)来者何人?(鲁肃云)小将乃东吴国周瑜手下鲁肃是也。泰俺元帅的将令,持书一封,请玄德公过江,黄鹤楼上赴碧莲会去。(刘末云)将那书来,我看这书咱。(看书科,云)越殿襄王大德刘公阁下开拆,周瑜谨封。(拆书科,云)我拆开这封皮,书曰:高皇创业,良将安邦,立明君二十四帝,统国祚四百余年,目今献皇在位。建安十三年岁在戊子,因曹操乃是奸臣,欲图汉室。天时不顺,大率雄师,战于赤壁。明公乃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用诸葛之神机,凭关张之勇,借瑜吴主江东水军,恃长江险阻之势,纳部将黄盖之能,火烈风,雷鼓大振,北军大败。瑜与明公水陆并进,追至南郡。曹仁败于夷陵,孔明等追操未还,仗公
之威德也。今因武昌有黄鹤楼,瑜设碧莲会,请明公以贺近退曹兵,共享清平之世,坐叙契阔之情。俯赐降临,幸勿间阻,伏惟高照不宜。东吴大帅周瑜顿首百拜书。越殿襄王玄德公府下。(看毕书科,云)书中的意,我尽知道了也。兀那鲁肃,你先回去,说与你元帅,我便来也。(鲁肃云)出的这门来,不敢久停久住,回元帅的话去。蒙差遗心劳意攘,刘玄德须当一往。黄鹤楼暗钓鲸鳌,难逃这天罗地网。(下)(刘末云)鲁肃去了也。(卒子云)去了也。(刘末云)今有周瑜请我赴宴,我待不去来,想当初赤壁鏖兵之时,多亏了周瑜元帅助俺破曹;我待去来,争奈孔明师父与两个兄弟不在。我唤刘封来,与他商议。小校与我唤将刘封来者。(做唤刘封科)(净刘封上,云)六韬三略不曾习,南征北讨要相持。高头战马牵过来,从早到晚上不得。某乃刘封是也。我十八般武艺,件件不通,诸般不会。自破曹之后,俺屯军在赤壁连城。俺二叔叔云长,三权叔张飞,同军师诸葛,西征曹军去了,止有赵云和某,镇守着赤壁连城。正在灶窝里打盹,父亲呼唤我,想来左右是着我吃酒,见父亲一遭去。可早来到门首了。小校报复去,有刘封来了也。(卒子报科,云)喏。报的主公得知,有刘封来了也。(做见科)(刘封云)父亲唤您孩儿,有何事商议?(刘末云)刘封,唤你来别无甚事。今有江东周瑜,差人持书呈来,请我黄鹤楼上赴宴,唤你来商议,你意下如何?(刘封云)父亲,想东吴国周瑜,好请父亲赴会,若不去呵,不惹的他怪?不妨事,则管去。若有好歹,您孩儿来接应父亲。(刘末云)虽然这等,我还不曾与赵云商议。(刘封云)父亲,你没正经。您孩儿主张了便罢,又叫他来怎的。(刘末云)小校与我唤将赵云来者。(正末扮赵云上,云)某乃真定常山人也,姓赵名,字子龙,观玄德公麾下为上将之职。今日玄德公请俺众将,不知有甚事商议,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小校报复去,道有赵云在于门首。(卒子云)喏,报的主公得知,有子龙将军来了也。(刘末云)着他过来。(卒子云)过去。(做见科)(正末云)元帅唤赵云,有何事商议?(刘云)赵云,唤你来别无甚事。今有周瑜,请我过江黄鹤楼上赴碧莲会,特来请你商议,我去好,不去好?(正末云)元帅要赴碧莲会,敢不可去么。(刘末云)怎么不去?(正末云)则怕周瑜有歹意。(刘末云)周瑜他便有歹心,凭着俺孔明师父用计,众将英雄,量他到的那里?(刘封云)父亲,想周瑜无歹意。他助咱军马,赤壁鏖兵,破了曹兵百万,如今请父亲饮酒,有甚么歹意?便有歹意呵,凭着俺二叔叔云长,三叔叔张飞,又有老
官人赵云,又有侄儿刘封,又有诸葛军师,俺人强马壮,量他到的那里?(正末云)噤声。(唱)

【仙吕】【点绛唇】卖弄你马壮人强,驱兵领将,东吴往。咱可便同共商量,商量的都停当。(刘末云)周瑜请我饮酒,他岂有歹意?(刘封云)哎,老赵,想俺父亲在襄阳会上,也不同小可也。(正末唱)

【混江龙】不比那襄阳会卜,他则待兴心儿图谋汉家邦。(刘封云)想周瑜破了百万曹兵,他正是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他有甚歹意?父亲你赴宴走一遭去,有甚么事!(正末唱)你道他是擎天的玉柱,架海金梁,才杀退霸道奸雄曹盂德,那周瑜不弱如兴刘火楚的这汉张良。索仔细,莫荒脚,涉大水,渡长江。看了这黄鹤楼胜似他那宴鸿门,觑了他这碧莲会更狠如临潼上。(刘封云)他见俺父亲,不得不敬,务要走一遭去。(正末唱)他遣来使相请,咱可便不上落的这何妨?

(刘封云)老赵,你闲言剩语的,父亲休听他。你赴宴走一遭,料着不妨。(刘末云)子龙将军,刘封也说的是。那周瑜他敬意请我,若不去呵,则道我怕他哩。(正末云)元帅,道的个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不可去也。(刘封云)老赵,你越老的糊突了,凭着我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他若有歹心呵,我杀的周瑜片甲不回。(正末云)噤声。刘封,你说差了也。(刘封云)我怎么说的差了也?(正末唱)

【油葫芦】哎!你个一勇性的刘封不忖最,你做不的些好勾当。(刘封云)想周瑜请俺父亲饮酒,你左拦右当,必有侥傒。(正末唱)恼的我气扑扑忿怒夯胸膛,咱正是低着头往虎窟龙潭创,却正是合着眼去那地网天罗里撞。(刘末云)子龙将军,那周瑜安排筵宴,请我饮酒,岂有歹意?(正末唱)你道他饮玉瓯,在画堂。(刘封云)父亲说的是。他若有歹意呵,凭着父亲坐下的卢马,把檀溪河也跳过去了。料着不妨事。(正末唱)凭着这的卢战马十分壮,怎跳过那四十里汉阳江?

【天下乐】无拈指黄鹤楼敢番做战场,我想,那周瑜有智量,晃晃列着刀共枪。鱼不可离了水,虎不可离了冈,他可敢安排着恶战场。

(正末云)主公,周瑜差谁来请主公来?(刘末云)周瑜差手将鲁肃下请书来。赵云,怕你不信,请书在此。(正末云)将书来我看。(唱)

【后庭花】拿着这虚飘飘的纸一张,上写着黑真真字儿行。他则是仗剑施威计,埋伏打凤凰。这件事不寻常,那里有风波干丈,我言语不是谎。(刘末云)凭着俺三兄弟张飞英勇,可量他到的那里也?(正末唱)

【金盏儿】你道是张翼德气昂昂,性儿刚,(刘封云)俺三叔叔张飞,十八骑人马,在那当阳桥上,喝了一声,桥塌三横水逆流,唬的曹兵倒退三十里远。(正末唱)在那当阳桥喝退了曹丞相,据着他一冲一撞卖弄高强。(刘封云)凭着俺三叔叔坐下乌骓马,手中丈八矛,万夫不当之勇。(正末唱)倚仗着当三军不刺剌乌骓骑,敌万夫光灿灿丈八点钢枪。(刘封云)俺三叔安喜县鞭督邮,又在石亭驿中,将袁祥提起腿,掼的花红脑子出来。不妨事,父亲走一遭去。(正末唱)你休卖弄安喜县鞭督邮,石亭驿摔袁祥。

(刘末云)子龙将军,你放心。想周瑜当此一日,助俺破曹,他与俺结为唇齿之邦。他今日请我赴会,岂有歹心?你紧守城池,我赴罢宴便来也。(正末云)我劝元帅不听,坚意的要去,你小心在意者。(刘末云)子龙将军,你放心,不妨事。(刘封云)老赵,你多虑,料着不妨事。(正末唱)

【尾声】他那里明明的捧着瑶觞,暗暗的藏着军将,用计铺谋怎防?着主公坐在那难走难逃筵会上,你心下自索参详,自度量,不比寻常,他则待赚虎离窝入地网。(刘封云)哎,赵叔,你不知道,那黄鹤楼近在水边。若水长呵,我安排战船,搭起浮桥,接应我父亲。他便跌下水去,落的他睡一觉。(正末唱)那黄鹤楼接大水长,翻波滚浪,正末云)若主公不听赵云谏当呵。(唱)知他是甚风儿吹过汉阳江?(下)(刘封云)老赵,你去,我父亲他也不听你说。父亲走一遭,则管嚼食去。(刘末云)刘封,你与赵云紧守着城池。则着三五骑人马,跟我过江,直至黄鹤楼上赴宴,走一遭去。子龙心下莫踌躇,今朝止马践程途。过江亲赴碧莲会,直至那黄鹤楼上见周瑜。(下)(刘封云)父亲去了也。为甚么我赍发的俺父亲过江去?那周瑜是个是智多谋的人,俺父亲若有些好歹,他这个位,就是我承袭。凭着我这般好心肠,天也与我半碗饭吃。(下)


第二折

(诸葛亮领卒子上,云)笔头扫出千条计,腹内包藏万卷书。贫道诸葛亮是也。领关、张二将,追赶曹操于华容路上。我夜观乾象,玄德公有难。谁想周瑜请玄德公黄鹤楼上饮宴去了。周瑜他要伤害玄德公。量你怎出贫道之手。想当日赤壁之间,贫道问周瑜要一枝令箭镇坛,贫道留到今日。我将此箭藏在拄拂子里面,凭此箭着主公无事而回。令人与我唤将关平来者。(卒子云)理会的。关平安在?(关平上,云)善变风云晓六韬,将门累世显英豪。能征惯战施勇猛,父子坚心辅圣朝。某乃大将关平是也,俺父亲是关云长。颇奈曹操无礼,追赶俺至三江夏口,孔明师父求救于孙权,孙权助俺水军三万。俺师父将曹操百万雄兵,在赤壁之间,一火焚之。今曹操脱命而走,师父同俺父亲,追赶到华容路,安营下寨。今有军师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小校报复去,道有关平来了也。(卒子云)理会的。喏,报的军师得知,有关平来了也。(诸葛亮云)着他过来。(卒子云)理会的,着过去。(见科)(关平云)师父呼唤关平,那厢使用?(诸葛亮云)关平,则今日将着暖衣、拄拂子,直至黄鹤楼上,与伯父送暖衣,走一遭去。小心在意,疾去早来。(关平云)理会的。则今日辞别了师父,直至黄鹤楼上,与伯父送暖衣、拄拂子,走一遭去。跨下征马宛有似风,黄金甲衬锦袍红。关平岂敢违军令,不分星夜到江东。(下)(诸葛亮云)关平去了也。令人说与姜维,扮做一渔翁,手上写八个字,是"彼骄必褒,彼醉必逃。"主公见了,自有脱身之计。随后着云长、张飞,芦花深处,接应玄德公去。一枝箭顷刻成功,八个字救出英雄。芦花岸张飞等候,周公瑾耻向江东。(下)(净扮姑儿上)(唱)

【豆叶黄】那里,那里酸枣的林儿西里,您娘教你早来家,早来家,恐怕那狼虫咬你。来摘枣儿,摘枣儿,你道不曾摘枣儿,口里核儿那些来?张罗,张罗,见个狼呵,跳过墙呵,唬杀你娘呵。(云)我做庄家不须夸,厌着城里富豪家。吃的饭饱无处去,水坑里面捉虾蟆。(唱)

【禾词】春景最为头,绿水肯泉绕院流。桃杏争开红似火,工留,闲来无事倒骑牛,村童扶策懒凝眸。为甚庄家多快乐?休休,皇天不负老实头。(云)自家村姑儿的便是。清早晨起来,头不曾梳,脸不曾洗,喝了五六碗茶,阿的们大烧饼,吃了六七个,才充了饥也。我要看些田禾去,那小厮每说,兀那田禾里有狼。我是个女孩,怎么不怕那狼虎?我不免叫伴哥儿,同走一遭去。伴哥儿,行动些儿。(正末扮禾俫上,云)伴姑儿,你等我一等波。(唱)

【正宫】【端正好】则听的二姑把三哥来叫,(禾旦云)俺看田苗去来。(正末唱)东庄里看取些田苗。落荒休把这山庄绕,咱可便寻一条家抄直道。(禾旦云)俺这江南,青的是山,绿的是水。你看那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家家采下茶苗,杜鹃春啼晓;夏蝉高噪绿杨枝,秋蝉晚噪。俺庄家好快活也。(正末唱)

【滚绣球】俺这里对青山堪画描,端的是景物好。你觑那红叶儿秋蝉晚噪,俺这里家家采下茶苗。(禾旦云)俺江南好暖和也。(正末唱)则这江南地暖风寒少,俺这里春夏秋冬草不调,绿水千条。(禾旦云)你看那黄菊近东篱,村老忙将马骞驴骑。牛金牛表扶策走,只吃的东歪西倒醉如泥,受用有谁知?紫袍金带虽然贵,其实不如俺淡饭黄齑粗布衣。伴哥儿,我打东庄里过来,看了几般儿社火,吹的吹,舞的舞,擂的擂。不是我聪明,我一般般都记将来了也。(正末云)伴姑儿,道我恰才打那东庄头过来,看了几般儿社火,我也都学他的来了也。(禾旦云)伴哥儿,我不曾见,你试学一遍咱。(正末云)试听我说一遍咱。(唱)

【叨叨令】那秃二姑在井口上将辘轳儿乞留曲律的搅,(禾旦云)瞎伴姐在麦场上,将碓儿捣也捣的。(正末唱)瞎伴姐在麦场上将那碓臼儿急并各邦的捣。(禾旦云)那小厮们手拿着鞭子,哨也哨的。(正末唱)小厮儿他手拿着鞭杆子他厮厮飕飕的哨,(禾旦云)牧童儿倒骑着水牛,叫也叫的。(正末唱)那牧童儿便倒骑着个水牛呀呀的叫。(禾旦云)俺庄家好快活也。(正末唱)一弄儿快活也么哥,一弄儿快活也么哥,(禾旦云)俺庄家五谷收成了,甚是安乐。(正末唱)正遇着风调雨顺民安乐。

(关平躧马儿上,云)自幼攻习学六韬。南征北讨建功劳。下寨安营依三略,亦心敢勇保皇朝。某乃关平是也,父乃关云长。俺父亲随军师诸葛,同叔父张飞。追袭曹兵去了。某奉军师将令,有俺伯父往江东黄鹤楼上请赴碧莲会去了,军师差某与俺伯父送暖衣去。来至这半途之中。遇着这三条路,不知那一各路往江东去,正行之间,兀的不是两个庄家,我问他一声咱。(禾旦云)伴哥儿。一个官人来也,你向前答应答应。(正末唱)

【倘秀才】那匹马紧不紧疾不疾荡红尘一道,风吹起脖项上绛毛缨一似火燎他斜拽起团花那一领锦战袍。端的是人英勇,马咆哮,(关平云)兀那庄家你住者,我和你有说的话。(正末唱)他那里高声儿叫住着。

(关平云)兀那庄家,你休惊莫怕,你近前来,我不是歹人。我问你,这三条路,不知那一条路,往江东黄鹤楼上去。你试说与我。(正末云)官人。你往江东黄鹤楼上去,我说与你这一条路,你则牢牢的记着,(关平云)你说,我记着。(正末唱)

【货郎儿】你过的这乞留曲律蚰蜒小道,听说罢官人你记着。你过的一横涧搭一横桥,更有那倒塌了的山神庙。(关平云)再有甚么记号?(正末唱)破墙匡草团瓢,转山坡过岭桥,河取鱼儿水不着,春夏秋冬草不凋。贪看云中鹘打雁,你可休离俺这山庄,可便错去了。

(关平云)兀那庄家,你这江南地面,一年四季,怎生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从头至尾,慢慢的说一遍,我试听咱。(正末唱)

【尾声】俺这里风调雨顺民安乐,百姓每鼓腹讴歌贺圣朝。则这一带青山堪画描,四野田畴景物好。倒大来无是无非,(关平云)多生受你,慢慢的去。(唱)可兀的快活到老。(下)

(禾旦云)官人,恰才俺伴哥唱了去也,我也唱一个官人听。(禾旦唱)

【楚天遥】重重叠替山,曲曲湾湾水。山水两相连,送伊十万里。送你几时回,两行凄惶泪。庄家每快活,忱着甜瓜睡。

(云)官人忙便罢,若闲时,家来教你打几个搊拾.(下)(关平云)问了路迳也。将着这暖衣,直至黄鹤楼上见伯父,走一遭去。漫辞惮途路艰难,也不怕江水潺潺。送暖衣黄鹤楼上,着伯父急早回还。(下)


第三折

(周瑜领卒子上,云)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某乃周瑜是也。我遣鲁肃持书一封,直至赤壁连城。请刘玄德赴会,此人欣然而来。某今日在此黄鹤楼上,安排筵宴,等待刘玄德,他此一来中我之计。英雄甲士,暗藏在壁衣之后。令人楼下觑者,若刘玄德来时,报复我知道。(卒子云)理会的。(刘末上,云)忆昔当年涿郡东,桃园结义会英雄。纷纷四海皆兄弟,谁似三人有始终。某乃刘玄德是也。今有周瑜元帅,差鲁肃请我黄鹤楼上赴碧莲会。离了赤壁连城,可早来到这江东黄鹤楼下。令人报复去,道有刘玄德至此也。(卒子报科,云)喏,报的元帅得知,刘玄德至此也。(周瑜云)道有请。(卒子云)理会的。有请。(周瑜见科,云)呀、呀、呀,玄德公,一自霜松露菊,鸿雁秋风,大战于赤壁之下,彼各两分,叹光阴迅速,日月逡巡;奈关山迢递,途路跋涉,恨不能一面之会,使某刻石而记于心怀,雕木而印于肺腑。某常思玄德公信义愈明,德服内外,严正而不失其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义兵之随,则甘于同败,终济大业。某常思玄德公往昔之好,今具浊酒菲肴,敢劳玄德公,屈高就下,枉驾来临,诚为周瑜万幸也!(刘末云)元帅,自赤壁相别,久不得会。元帅破曹操百万雄师,有如此重恩,未能答报,今日感蒙置酒张筵,刘备何以克当?(周瑜云)玄德公,自建安之秋,九月既望,猛风烈火,水陆并进,人马烧溺,北军大败,曹操引军步走,某与玄德公袭至南郡,曹操残兵饥疫,死者甚众。某想当时共讨曹操,正所谓扶三纲立人极,诛乱臣贼子,于千百载之下,使古今信义,无时而不明也。若非除残去秽,今日个焉能坐视江陵?某常思玄德公,无时不挂于心,某故此远劳尊体也。(刘末云)元帅深通虎略,善晓龙韬,展济世之神机,运安邦之妙策。扫除残暴,剿灭奸邪,真乃天下英雄,诚为庙堂伟器。今日重会尊席,实乃刘备万幸也。(周瑜背云)某着军兵四面埋伏,威慑刘备,看此人有惧怯之心么?玄德公,俺江东鄙琐,虽是个微末境界,你看那江涛险峻,山势嵯峨。今日俺宴会此楼,四围眼景,观之不足。玄德公,你看俺这楼外之景咱。(刘末看科,云)元帅。黄鹤楼乃江南之胜景。某推开这吊窗,我试倚栏观看咱。好是奇怪也,他既请我赴会,可怎生四面八方兵山相似?刘备也,你寻思波,早是不来呵,也罢。我自有个主意。元帅,是好景致也。元帅,此楼外四围之景,山川秀丽,草木清奇,西北有大江之险,东南望翠岭之巅。乃吴主兴隆之地,真乃为霸业之乡,诚为虎踞龙蟠之势也。(周瑜云)玄德公可休要作疑,
某周瑜我并无歹心。俺盘桓数日,慢慢的回去。小校抬上果桌来者。(卒子云)理会的,果桌在此。(周瑜云)令人将酒来,斟满者。玄德公,量周瑜有何德能,有劳玄德公远远而来。蔬食薄味,不堪奉用,玄德公满饮此杯。(刘末云)刘备碌碌庸才,着元帅置酒张筵,元帅先请!(周瑜云)玄德公请!(刘末云)将酒来,元帅满饮一杯!(周瑜云)酒且慢行,看有甚么人来?(关平上,云)某乃关平是也。奉军师将令,直至黄鹤楼,与伯父送暖衣去。可早来到也。小校报复去,我是关云长的孩儿,奉俺军师将令,着某与俺伯父送暖衣来。(卒子云)你则在这里等侯着,我报复去。(报科,云)喏,报的元帅得知,有关在于楼下,来见元帅。(周瑜云)关平此一来有何事?着他上楼来。(卒子云)着你上楼去。(关平做见科)(周瑜云)关平,你此一来有何事?(关平云)小将奉俺军师将令,与伯父送暖衣来。(周瑜云)既然与你伯父送暖衣来,将酒来,着关平饮一杯酒。(关平云)小将不能饮酒。(刘末云)关平,你回去见孔明军师,你说道元帅请我赴碧莲会,饮宴罢,我可便来也。(关平云)伯父饮罢宴,早些儿回来,您侄儿先回去也。下的楼来,不敢久停久住,回军师话,走一遭去。(下)(周瑜云)关平去了也。令人将酒来,玄德公满饮此杯。(刘末云)元帅请。(周瑜云)再将酒来,玄德公满饮一杯。(周瑜放杯科,云)小校,与我唤一个精细伶俐的来。(卒子云)理会的。兀那楼下有聪明伶俐的,着一个上楼去,答应元帅。(净扮俊俏眼儿上,云)若论乖觉非是骗,跳下床来不洗脸。精细伶俐敢为头,道我是智慧聪明俊俏眼。自家于樊的便是。元帅见我聪明伶俐,与了我个异名儿,叫做俊俏眼。不问远方那里来的人,我就认的他,我把他的胆认破了,我着他苦一世。元帅,此一唤我来,则是赏我几钟酒吃罢了。我见元帅去。(做见科,云)元帅唤小的有何事?(周瑜云)我道是谁?原来是于樊。玄德公,这小的唤做于樊。我见他聪明乖觉,别的不打紧,他一双好眼,不问远方来的人,不是我这国的,他便认将出来。我见他精细伶俐,与了他个异名儿,唤做俊俏眼。(刘末云)这小的是一对好眼。(俊俏眼云)我颇颇儿的。(周瑜云)兀那俊俏眼,我与玄德公饮酒,替我掌着令。你见我这对令箭么?(俊俏眼云)小的每见。(周瑜云)你将着一枝,我收着一枝。你与我把着楼门,一切人等,不许放上放下。如有下楼的,对上我这枝箭的,你便放他下楼去;如无令箭的,休道是别人,就是我,你也不许放下楼去。(俊俏眼云)得令。就是我老子,我也不放他。(做下楼科,云)为甚么俺元帅不着
别人把这楼门,别人不会干事。元帅见我精细伶俐,唤我做俊俏眼。我这两个眼,不问甚么人,我便就认出他来,他怎生瞒的过我?我把住这楼胡梯,有令箭的,放下楼去,无令箭的,休想我放他下楼去。(正末扮姜维上,云)某乃大胆姜维是也。因周瑜请俺主公黄鹤楼上赴会去了,孔明军师在我手里,写着两行宇。我扮做个渔夫,将着这对金色鲤鱼,黄鹤楼上推献好新,走一遭去。(唱)

【双调】【新水令】我将这锦鳞鱼斜穿孔绿杨枝,舞两风晚凉恰至。残荷凋翡翠,红叶染胭脂。景物宽时,(云)我缆住船者。(唱)我这里上江岸步行至。(云)我来至这黄鹤楼也。我打听的周瑜差他那心腹人?唤做俊俏眼,把着楼胡梯。我怎生推一个乍熟儿,他说我姓张。我便姓张,他说我姓李。我便姓李。我则得上的这楼去呵,我自有个主意。先见他去者。(俊俏眼做盹睡科)(正末云)这厮睡着也,我着这厮吃一个巴掌道。(做打净科)(俊俏眼做惊科,云)是谁打我来?(正末云)道你认的我么?(俊俏眼云)我认的你,有些面熟,你敢是鱼儿张么?(正末云)谁道是虾儿李来?(俊俏眼云)你那里去来?(正末云)我听的元帅在这黄鹤楼上筵宴,我将着这一对金色鲤鱼。元帅跟前献口味来。(俊俏眼云)是一对好金色鲤鱼也。你前日许了鲜鱼儿、鲜虾儿,你计下我,你怎生不送来与我?(正末云)你怎生举荐我一举荐,我把这鱼元帅跟前献了,到明日你来我那船上来,我着你虾儿、鱼儿挑一担来,可不好?(俊俏眼云)休说谎,我如今便替你说去。你明日好鲜虾儿、鲜鱼儿,可与我挑一担来。你则在这里,我替你说去。(俊俏眼做上楼见科)(周瑜云)这厮做甚么?(俊俏眼云)楼下有一个打鱼的,见元帅这里饮酒,献一对金色鲤鱼,与元帅跟前献好新来。(周瑜云)打鱼的献口味,你认的他么?(俊俏眼云)小的每认得,他每日在这江边打鱼,他唤做鱼儿张。(周瑜云)既然你认的,着他过来。(俊俏眼做下楼见正末科,云)我替你说过了也,着你过去哩。休忘了我的鲜鱼儿、鲜虾儿,明日送来。(正末云)我这蓑衣斗笠,放在这里。(俊俏眼云)你放下,我替你看着。(正末上楼科)(周瑜云)兀那厮,你甚么人?(正末云)小人是这打鱼儿的小张儿。(周瑜云)你来做甚么来?(正末云)听知的元帅在此筵宴,小的每无甚么孝顺,将着这一对金色鲤鱼,元帅跟前献口味来。(周瑜云)玄德公,他知道俺在此饮酒,将这一对鱼来献新。(刘末云)也是他孝顺的心肠。(周瑜背云)我如今指着这鱼,双关二意,乱道数句,我讥讽这大耳汉,看他知道么?(周瑜对刘末云)玄德公,俺今日在此楼上饮酒,感的这野人来献新,不才周瑜乱道数句,玄德公跟前呈丑咱。(刘末云)刘备洗耳愿闻。(周瑜云)这鱼他在那碧波中游戏,不堤防撒网垂钩,则为他失计吞食,今日落在俺渔翁之手。鱼也,你也难回渊浪,自损你那残生。你若是做小伏低,我着你活拨拨的远趁江湖;你若是弄巧呈乖,我着你须臾间除鳞切尾。你可也难逢子产,今日个正遇着杨胥。鱼也,你若是肯随顺呵,我着你享峥嵘独步过龙
门;你若是施逞能强,着你受金刀肝肠皆粉碎。(刘末云)元帅,高才,高才。(刘末背云)这匹夫好无礼也!他指着此鱼讥讽我,则除是这般。元帅,小官也有数句乱谈,单题着此鱼。元帅污耳!(周瑜云)某愿闻咱。(刘末云)这鱼生于水底,长在烟波,趁风涛滚滚入东吴,不堤防误落在渔翁手。这鱼他将那丝纶垂钩,怎牵万丈鲸鳌?鳞甲生辉,斩眼着江翻海沸;锦鳞随浪,涌身发忿跳龙门。若遇春雷,试看蛰龙归大海,吐雾喷云入大渊,腾身雷震动山川。那时头角峥嵘际,搅海翻江上九天。(周瑜背云)这厮好无礼也!他着言语讥讽我。如今待要走向前去,一剑挥之两段,着人便道,周瑜乃江陵大师,酒酣之际,杀了刘备,着后代史宫点笔,骂名不朽。待不如此来,可不干走了这大耳汉。我如今将机就计,着这渔翁推切鲙,走向前去,一剑刺了刘备,着后人便道刘备着个渔翁杀了,可也不干我事。兀那渔翁,你近前来,你是土居也那寄居?(正末云)孩儿每是这江东部民土居。(周瑜云)哦,原来是俺这江东的部民。孩儿也,你再近前来,你与我做个心腹人,可是恁的?(正末云)小人理会的。(周瑜云)兀那渔翁,你这鱼是针钩上钓来的,是网索上打来的?(正末云)元帅,这鱼也不是板罾撒网,听小人说一遍。(周瑜云)你说,我试听咱。(正末唱)

【殿前欢】这鱼儿他自寻思,可是他为吞香饵可便中钩儿。(周瑜云)这鱼可在那里来?(正末唱)他在那水晶宫卫相传示,(周瑜云)兀那渔翁,你将这鱼除鳞切尾,逗盐加酱,当面制造,急忙下手。某带酒也。(睡科)(正末唱)准承望命在参差。任渔公自三思,空有翻波志,他可便眼见的在钢刀下死。这龟儿比并着,玄德你与我仔细寻思。

(刘末低问科,云)姜维,敢是军师教你来?(周瑜醒科,云)兀那厮,你不切鲙,说甚么哩?切鲙!(又睡科)(正末唱)

【夜行船】小可渔夫该万死,义不曾差说了言词。进忠言玄德可也无不是。(周瑜怒科,云)你则依着我,下手切鲙。(又睡科)(刘末惊科,云)兀那小张儿,好生的切鲙。(正末云)小人理会的。(正末切鲙科,云)元帅,小人切了银丝鲙也。(周瑜不醒科)(正末云)他睡着了也。(正末舒手科)(唱)你休看手梢儿,我手心里公事。

(刘末看,云)写着"彼骄必褒,彼醉必逃。"军师的计策,我知道了也。(正末唱)

【水仙子】你休恋那玉箫银管饮金卮,你将这碧莲会筵席且告辞。(刘末云)军师说甚么来?(正末唱)俺军师把元帅多传示,(刘末云)关、张二弟,曾说甚么来?(正末唱)这其间在江边敢没乱死。(刘末云)军师再说甚么来?(正末唱)俺军师细说言词,(刘末云)俺军师可怎生不着人接应我那?(正末唱)这其间安排着军校,(刘末云)可在那里接应?(正末唱)在堤圈杨柳枝,(刘末云)我怎生得过这江去?(正末唱)先安排下个渔船儿。

(周瑜醒科,云)兀那厮,你说甚么哩?其中有奸诈。小校那里?把这厮拿下楼去,杀坏了者。(卒子云)理会的。(刘末云)元帅息怒,量他则是个打鱼的人,有甚么奸诈处?看小官面皮,饶了他罢。(周瑜云)看玄德公面皮,将这厮抢下楼去。这厮敢泥中隐刺。(正末唱)

【尾声】小人怎敢泥中刺?(周瑜云)若不看玄德公的面皮,杀了这厮多时了。(正末唱)休、休、休,可不道大官不觑帘下事。(正末云)我下的这楼来。(俊俏眼云)你献了那口味也?(正末云)我献了口味也。我那蓑衣斗笠呢?(俊俏眼云)兀的不是?明日替我送将虾儿、鱼儿来!(正末唱)恰便似火上浇油,命掩参差。畅道万语千言,三回两次。若不是玄德公言词,险些儿三尺龙泉剑下死。(下)

(周瑜云)将酒来,玄德公满饮一杯。(刘末云)元帅先饮。(周瑜云)接了盏者。玄德公,你出一酒令,俺横饮几杯咱。(刘末云)小官不敢。(周瑜云)便好道东家置酒客制令。(刘末云)哦,着小宫行个酒令,元帅差矣。正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小官焉敢在元帅跟前行令?正是弄斧于班门。小官行一杯酒,请元帅行个令,小官依令而听之。(周瑜云)既然玄德公不肯出令,某不敢违命。某周瑜出一令,单为席间取一笑耳。论这古往今来,谁是英雄好汉?言者当,理当敬酒;言者不当,罚凉水饮之。玄德公请开谈。(刘末云)元帅不问,小官也不敢多言。若论自古英雄,昔日鲁公项羽,谓之好汉。(周瑜云)项羽他怎生是英雄好汉?(刘末云)昔日鲁公姓项名羽,字籍,乃临淮下湘人也。幼失父母,雄威少壮,力能举鼎,势勇拔山,喑呜叱咤,目有重瞳。刘项相持,共立怀王。统兵北路,虎视咸阳。诈设鸿门会,火烧阿房宫。渡河交战,九败章邯。荥阳城火焚纪信,倚勇烈威镇诸侯。赢沛公七十二阵,左有龙且,右有范增。楚汉元年五月五日,自号为楚霸王。岂不为好汉也?西楚重瞳独霸强,喑呜叱咤志轩昂。拔山举鼎千斤力,自古英雄说霸王。元帅,一个好霸王也。(周瑜云)玄德公差矣。项羽乃项燕之子,项梁之侄。虽力举千斤,能勇而不能怯固也。那项羽鸱心蹈衅,向恶从鄙。微利不时,毒苦天下。杀宋义夺印,后入关背约;坑新安无辜之卒,杀轵道已降之主。劫墓取财,开宫恋女。屠虏咸阳士庶,烧阿房宫院。弑义帝于江中,佐迁诸侯于别地。他称爵称尊,所过无不残灭,无所容于天地之间。那项羽不听韩生之谏,不纳范增之言,被淮阴跨夫盗粟韩信,逼至乌江,自刎阴陵,他岂为英雄好汉?霸王英雄兮自刎乌江。玄德公,你道的差了,你罚凉水,某则饮酒。(刘末云)元帅息怒,是小官差了也。元帅土酒。小官罚凉水。(周瑜云)玄德公,俺不论古往英杰,则论方今之世,谁是英雄好汉?(刘末云)元帅言道,不论古往英杰,则说方今之世,谁是英雄好汉?元帅,想方今之世,曹操为之好汉。(周瑜云)曹操怎生是英雄好汉?(刘末云)想曹操筹谋广运,智略多端,心如曲珠,意有百幸。夜卧丸枕,日服鸩酒三杯。威伏汉室,自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挟天子以擅征伐,寻为丞相。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自立为魏公,加九锡,纳其三女为贵人,进位于诸侯之上。宫禁侍卫,莫非曹氏之人。曹操以雄兵百万,虎将千员。左有百计张辽,右有九牛许褚,独霸许,虎视中原。岂不谓之好汉?豪杰滚滚竞山川,孟德奸雄掌大权。战将千员兵百
万,一个曹公英勇占中原。元帅,一个好曹操也!(周瑜云)玄德公,你又差了也。想曹操奸雄足智,任侠放荡。然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功非扶汉,意在篡君。仗兵势雄威,霸许都之地。虽然讨袁绍,吕布,下关西,定荆州,他那其事虽顺,其情则逆。他夜卧丸枕,日鸩酒,不离了许昌之地,某等合兵,一举而焚于亦壁之下,他岂为英雄好汉?曹操奸雄兮不离许昌。玄德公,你又道的差了,你再罚凉水,某则饮酒。(刘末云)是、是、是,小官又差了也。元帅饮酒,小官罚凉水。(周瑜云)玄德公,俺不论古往今来英雄好汉,则说俺二人,谁是英雄好汉?(刘末云)哦,元帅言道不论古往今来,也不论方今之世,则说今日俺二人饮酒,谁是英雄好汉?(背科,云)可着我说甚么的是?则除是这般。元帅,非小官饶舌,不才刘备,乃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然汉之宗叶,奈懦弱孤穷。纷纷世乱,因未遇隐于楼桑;今发忿峥嵘,受天恩官居越殿。堪恨曹操奸雄,威权太重。群臣皆惧,汉室宗枝,尽皆隐姓埋名。然刘备将寡兵微,我则待立刘朝,复兴汉世。非小官之能,一托军师诸葛神机,二赖关、张二弟之勇;非小官自夸,曹兵百万称羽、飞二弟为万人敌也。若论汉室英雄,小官刘备我是英雄好汉。(周瑜云)玄德公,你怎生是好汉?你又差了也。你既然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斩之不能禁释,谁不知你是孤穷刘备?你在新野被曹操领兵追袭,不敢领兵攻拒,弃妻子而奔于夏口,若不是关、张二弟扶持,这其间定死在奸雄之手。刘备孤穷兮倚仗关、张。德公,你又道差了也。(刘末云)是、是、是,小官失言,元帅是好汉。(周瑜云)我怎生是好汉?(刘末云)想曹操统一百万雄兵,到此三江夏口,被元帅则一阵,破曹于赤壁之间,杀得曹操片甲不回,元帅岂不是好汉?(周瑜云)则这一句,才合着我的心,玄德公言者当也。昔日霸王英雄兮自刎乌江,曹操英雄兮独占许昌。刘备英雄兮倚仗关张,赤壁鏖兵兮美哉周郎。(做笑科,云)将酒来,你也饮一杯,我再饮一杯。(刘末云)元帅再饮一杯。(周瑜云)且住者,我恰才贪欢喜,多饮了几杯酒,觉我这酒上来了,我权时歇息咱。(做猛醒科,云)周瑜也,你好粗心也!我若睡着了呵,倘或玄德公盗了我这箭呵,不干走了他?则除是这般。玄德公,你慢慢的住几日去,我与你身上无歹意。周瑜若是有歹心呵,你见我这一枝箭么?我撧箭为誓,丢在这江里。(周瑜撧箭、丢在江里、睡科)(刘末做慌科,云)嗨。我指望盗他这枝令下楼去,谁承望他撧折了,丢在这江里。我怎能勾下这楼去?军师也,你既然
差关平来,送暖衣、拄拂子来与我,可怎生无计救我回去?(刘末做拿拄拂子搠地科,云)我何日得过这江去?(刘末见拄拂子响科,云)好奇怪也,这拄拂子里面,可怎生这般响?我试仔细看咱,原来是两截儿的。我把你拔开看咱,兀的不是一枝箭?我看咱,这箭不是周瑜的箭?可怎生得到军师手里?军师你好强也,有了这箭也,我与你下这楼去。(做下楼科)(俊俏眼云)那里去?(刘末云)有元帅将令,着我回去。(俊俏眼云)你有令箭么?(刘末云)我无令箭呵,怎生能勾下楼去?(俊梢眼)将来我看!(刘末云)兀的不是令箭?(俊俏眼云)正是一对。既有了令箭,你去。(刘末云)我下的这楼来。刘备也,你好险也!若不是军师之计,我几时能勾过这江去?军师也,则你这彼骄必褒真良将,彼醉必逃思故乡。周瑜也,比及一醉酒醒寻玄德,那其间我片帆飞过汉阳江。(下)(周做醒科,云)霸王英雄兮自刎乌江,曹操奸雄兮独占许昌,刘备孤穷兮倚仗关张,赤壁鏖兵兮美哉周郎。皇叔!(俊俏眼云)黄鼠做了添换了。(周瑜云)刘备安在?(俊俏眼云)他下楼去了。(周瑜云)谁着你放他下楼去了?(俊俏眼云)他传着元帅将令,将着元帅的令箭,因此上我放他去了。(周瑜云)住、住、住,我的令箭,我记的撧折了,丢在这江里,他怎生又有这枝令箭来?(俊俏眼云)他将着元帅的令箭,小的不敢不放他回去。(周瑜云)他怎生又有这枝令箭来?(猛见拄拂子科,云)兀那个是甚么东西?(俊俏眼云)这个是诸葛亮差关平送来的拄拂子。(周瑜云)你将来,我试看。(做看科,云)元来这拄拂子是空的,这里面藏着令箭。他那里得我这枝令箭来呵?我想起来了也,他祭风时,问我要枝令箭镇坛。我又中这懒夫之计也。我正是使碎自己心,笑破他人口。既然走了,更待于罢?我如今便差甘宁、凌统、韩当、程普四将,领兵追赶刘备去,务要擒拿将他来。忙差军校去如飞,统兵领将急忙追。若还赶上刘玄德,永困江东誓不回。(同下)


第四折

(刘封领卒子上,云)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英豪。三军报罢平安喏,买卖归来汗未消。某乃刘封是也。自从我的父亲过江黄鹤楼上赴宴去了,音信皆无。俺父亲本不去,可是我送的父亲去了。若是军师来呵,我自有言语支对他。左右那里?门首觑者,军师来呵,报复我知道。(卒子云)理会的。(孔明上,云)决胜千里施谋略,坐筹帷幄掌三军。幼年隐迹南阳野,复姓诸葛号卧龙。贫道诸葛孔明是也。颇奈曹操无礼,他领八十三万雄兵,与某交战。俺主公结好于江东,吴王遣周瑜为帅,黄盖作先锋,贫道祭风,周瑜举火,黄盖诈降,关、张伏路,杀曹兵大败亏输。乱军中走了曹操,贫道领关、张追赶。某夜观乾象,见主公有难,某急差关平,后差姜维,接应主公去了。某料俺主公无事回还,贫道今日收兵,回于赤壁连城。可早来到也。左右接了马者,报复去,道有军师下马。(卒子云)理会的。报的将军得知,军师下马也。(见科)(刘封云)呀、呀、呀,早知军师来到,只合远接,接待不着,勿令见罪。(孔明云)刘封,俺主公安在?(刘封云)苦、苦、苦,我父亲么?正在帐中闲坐,不想周瑜使鲁肃将书来,请我父亲过江黄鹤楼上饮宴。我便道:父亲不可去,军师又不在,则怕父亲有夫。我左右当不住,俺父亲一人一骑过江,黄鹤楼上赴会去了。(孔明云)谁着你父亲一人一骑过江,黄鹤楼上社会?假若你父亲有失呵怎了?我不和你说,等你两个叔叔来,看你怎生回话?(刘封云)这个。军师,干我甚么事?(关末上,云)凭吾义勇扶刘主,一杆青龙立汉朝。某关云长。奉军师的将令,着某在华容路等曹操,不想乱阵间走了曹操去。今日回营见哥哥军师去。可早来到也。小校接了马者,报复去,道有关某果了也。(卒子云)理会的。喏,报的军师得知,有二将军来了也。(孔明云)道有请。(卒子云)有请。(见科)(孔明云)云长,曹操安在?(关末云)关某在华容路上,等着曹操交战,乱阵中不想走了曹操也。(孔明云)既是他走了,也不必追赶。(关末云)住、住、住,我哥哥玄德公安在?(孔明云)二将军,你休问我,问你侄儿刘封去。(关末云)刘封,你父亲安在?(刘封云)二叔息怒。自从叔叔同军师去之后,不想周瑜遣鲁肃持一封书,请我父亲过江黄鹤楼上社会去。我便道:他那里筵无好筵,会无奸会,则怕周瑜那厮生歹心,你休去。我父亲恼了。扯出剑来要杀我,我害慌躲避了,俺父亲不想就上马,一人一骑过江去了。(关末怒,云)好也落,你怎生赍发哥哥过江去?若有疏失怎了?把这厮拿住,一壁等三兄弟来,俺一同的问这厮。(刘封云)二叔叔
,不干孩儿事。若三叔叔来,劝一劝。(孔明云)左右那里?门首觑者,等张飞来,报复我知道。(卒子云)理会的。(正末扮张飞上,云)某乃张飞是也。奉军师将令,华容路上追赶曹操,不想曹操见某,走了也。回军师话,走一遭去。左右那里?接了马者。(卒子云)理会的。(正末唱)

【南吕】【一枝花】拨回獬豸身,滴溜扑跳下乌骓骑。舒开狻猊爪,(正末见刘封走科,云)刘封那里去?(唱)我这里扌昝住锦征衣。嘴缝上拳捶,手指定奸谗嘴,我拷你个忤逆贼。(刘封云)三叔息怒。(正末云)你父亲那里去了?(刘封云)周瑜请的过江饮宴去了也。(正末唱)你怎生赍发的我哥哥。去他那四十里长江那壁。

【梁州】则为那周公瑾两三杯酒食,更压着那一千个他这党太尉的筵席。我跟前莫得夸强会。若还他无灾无难,无足无非;若有些个争竞,半米儿疏失,米、来、来,我和你做一个头敌。则我这村性子不许收拾!割舍了,喝曹操唬了他那三魂,鞭督邮拷折你这脊背。休恼番,石亭驿摔袁祥撞塌头皮。若还,得回,俺哥哥无事宋家内,使心量有奸细。船到江心数十里,则怕他背后跟追。

(刘封云)三叔,您侄儿当不住父亲,他坚意的要去,不干我事。(正末唱)

【隔尾】休得要临崖勒马收缰急,直等的船到江心那其间补漏迟。点手儿旁边唤公吏,你与我麻绳子绑者柳树上,高高的吊起,直等的俺哥哥无事来家,恁时索放了你。

(云)令人与我将刘封吊起来者。(做吊净科)(刘封云)三叔,我又不曾欠粮草,怎生吊起我来?(正末云)令人报复去,道有张飞来了也。(卒子云)理会的。喏,报的军师得知,有三将军张飞来了也。(孔明云)道有请。(卒子云)理会的。有请。(见科)(正末云)军师,张飞来了也。(孔明云)一壁有者。(正末云)二哥勿罪也。(孔明云)小校门首觑者,看有甚么人来。(卒子云)理会的。(刘末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小官刘备是也。谁想周瑜有伤害某之心,酒酣之际,盹睡着了,多亏军师妙计,小官以此得脱回还。可早来到也,左右接了马者。兀的不是三兄弟张飞。兄弟也,咱争些儿不得相见也。(正末云)哥哥来了也。(唱)

【隔尾】俺哥哥到黑龙江流的是潺潺水,(净云)爹爹救我咱。(正末唱)红蓼堤边吖吖的叫唤谁?(刘末云)兀那吊的是谁?(正末唱)是你那孝子曾参可人意。(刘末云)三兄弟,为甚么吊起他来?(正末唱)见哥哥无些个信息,怕有些个疏失,因此上将他在柳树梢头,着他便吊望着你。

(刘末云)兄弟,不于刘封事,饶了他者。(孔明云)主公煞是惊恐也。(刘末云)若不是军师神机妙策,铺谋定计呵,刘备怎能勾回还也。(正末云)收拾战船,我和他交战去,务要拿住周瑜,与俺哥哥报仇,有何不可?(孔明云)三将军,既然今日主公回来了也,休得躁暴。(正末唱)

【絮虾蟆】军将便似鱼鳞砌,枪刀便似雁翅般齐,我又索与你迎敌。自从桃源结义,又在徐州失配。不曾相持对垒,不曾翻天倒地,我无处发付气力。付能逢着今日,红锦征袍喜披,黄锦腰带坚系,再把乌骓扣革皮,又把包巾整理。我听的冬冬鼓擂,忽的摇旗,出的相持。美也,兀的不欢喜煞爱厮杀的张飞,迎敌。马蹄儿踏碎了东吴国,你是那周公瑾,我是这张翼德,眼儿里见了,耳朵儿听者。

(孔明云)住、住、住,三将军息怒,众将休闹。比及周瑜来请主公赴会,贫道已知多时了也。某先差关平,后差姜维,我料周瑜怎出贫道之手,今日主公果然无事回还,三将军可以饶免刘封,贫道今劝三将军休兵罢战。可是为何?近日间俺向东吴家借军破了曹操,不争俺与他交锋呵,则显的俺忘恩背义也。既今日主公无事回还了,当以杀羊宰马,做一个庆喜的筵席。则为那三江夏口列英雄,赤壁焚烧百万兵。周瑜慢使千条计,怎比南阳一卧龙。领兵先借荆州地,后取西川白帝城。四方宁静干戈息,永保皇图享太平。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不才玄孙中山之后

不才 bù cái
(1).没有才能。《左传·文公七年》:“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 唐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至道非内外,詎言才不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无以自见。”
(2).指无才能者。《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明 文徵明 《还家志喜》诗:“清朝自是容疎嬾,明主何尝弃不才。”
(3).不成材。《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
(4).指不名誉。 宋 司马光 《论张方平第三状》:“今 方平 举措轻脱,震骇一方,传笑天下,不才之跡,章灼如此。”《红楼梦》第三二回:“如此看来,倒怕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
(5).对自己的谦称。 宋 王安石 《落星寺南康军江中》诗:“胜概唯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閒来。” 元 萨都剌 《寄沙郎中》诗:“不才瘦马走州县,君已落笔中书堂。”《老残游记》第十回:“不才往常见人读佛经,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无理之口头禪,常觉得头昏脑闷。”  ——《漢語大詞典》
刘 ( 劉 ) liú
刘 [ liú ]
  1. 姓。
备 ( 備 ) bèi
备 [ bèi ]
  1. 具备;完备:具~。完~。求全责~(要求全面、完美)。
  2. 预备;准备:预~。防~。准~。筹~。~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注。~忘录。
  3. 设备:设~。装~。军~。
乃 nǎi《國語辭典》

乃 [ nǎi ]

  1. 你、你的。如:「乃母」、「乃兄」。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 他、他的。《周禮·天官·小宰》:「各脩乃職。」
  1. 是。如:「失敗乃成功之母。」《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水滸傳·第二三回》:「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
  1. 然後、於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2. 卻。《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
  3. 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
  4. 若、如果。《孟子·公孫丑上》:「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1. 竟、居然。《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2. 才、始。《禮記·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於今乃睹子之志矣。」
  1. 語助詞。用於發語或轉折。《書經·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景 jǐng/yǐng《國語辭典》

景 [ jǐng ]

  1. 日光。《文选·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二》:「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2. 时光。《文选·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怀杂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3. 可供玩赏的形色。如:「风景」、「山景」、「景物依旧,人事全非。」
  4. 情况、境遇。如:「晚景凄凉」。宋·苏轼〈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红楼梦·第四六回》:「率性把方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5. 戏剧中因布幕不同而画分的段落。如:「第一幕第三景」。
  6. 姓。如战国时楚国有景差。
  1. 仰慕。如:「景仰」。《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1. 大。《诗经·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隋书·卷三·炀帝纪上》:「朕嗣膺景业,傍求雅训,有一弘益,钦若令典。」

景 [ yǐng ]

  1. 物体的形影、阴影。《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同「影 」。
帝 dì《國語辭典》

帝 [ dì ]

  1. 天子、君主。如:「称帝」、「先帝」、「三皇五帝」。《战国策·赵策三》:「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
  2. 天神,宇宙的主宰。如:「上帝」、「天帝」、「玉皇大帝」。《左传·僖公十年》:「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矣。」
  3. 泛指其他尊贵的神。《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
玄孙(玄孫)xuán sūn
(1).自身以下的第五代。《尔雅·释亲》:“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 郭璞 注:“玄者,言亲属微昧也。”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清 昭梿 《啸亭续录·三元》:“ 嘉庆 庚辰中三元 陈继昌 , 广西 临桂 人,係 文恭公 之玄孙。”
(2).泛指远孙。《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及而玄孙,无有老幼。”  ——《漢語大詞典》
中山 zhōng shān
(1).中等的山。《周礼·地官·序官》:“山虞,每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中山:下士六人。”
(2).山中。《荀子·富国》:“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虽为之 逢蒙 视……由将不足以免。”
(3).古国名, 春秋 末年 鲜虞 人所建,在今 河北省 定县 、 唐县 一带,后为 赵 所灭。参阅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卷八。
(4).《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清酒” 汉 郑玄 注:“清酒,今 中山 冬酿接夏而成。”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五:“ 刘元石 於 中山 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大醉,不醒数日,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具棺殮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 元石 前来酤酒,醉当醒矣。往视之,云:‘ 元石 亡来三年,已葬。’於是开棺,醉始醒。”后因以“中山”作为美酒的代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唐 骆宾王 《咏云酒》:“无復中山赏,空吟 吴会 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陵乙》:“ 金陵 卖酒人某乙,每酿成,投水而置毒焉,即善饮者,不过数盏,便醉如泥。以此得‘中山’之名,富致巨金。”
(5).中山狼的省称。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完忠》:“不思报再造之洪恩,转欲肆中山之反噬。”
(6).指 明 初著名将领 徐达 。 徐 死后封 中山王 。 章炳麟 《征信论》:“其武略虽不逮 明祖 ,视 中山 、 开开 犹近。”  ——《漢語大詞典》
靖 jìng《國語辭典》

靖 [ jìng ]

  1. 平定。《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靖兵,好以为事。」唐·岑文本〈册赵王孝恭改封河间郡王文〉:「拥节西骛,靖巴汉之妖氛。」
  2. 治理。《诗经·小雅·菀柳》:「俾予靖之,后予极焉。」汉·毛亨·传:「靖,治。」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若不靖于本,而务救于末,则救之所为,乃祸之所起也。」
  3. 计划、图谋。《诗经·大雅·召旻》:「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嗟我后人,命其靡常,靖享尔位,瞻仰靡荒。」
  1. 恭敬。《管子·大匡》:「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
  2. 安定、平安。宋·曾巩〈试中书舍人制诰三道〉:「今方内靖嘉,百揆攸叙。」
  1. 清静。《管子·百心》:「建当立有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
  2. 姓。如唐代有靖君亮。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1.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2.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3.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4.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5.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6.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1.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1.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1.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1.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1.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胜 ( 勝 ) shèng《國語辭典》

胜 [ shēng ]

  1. 参见「胜键」、「双胜类」等条。
之后(之後)zhī hòu
(1).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一般多指时间。 明 孔迩 《云蕉馆纪谈》:“自女来之后,家益殷富,既长,聪明过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上路之后,我只守了母亲的灵,除了内眷,不见一个外人。” 赵树理 《张来兴》:“以前听说这位老师傅有脾气只是‘听说’,等他到局里来了之后,我才真正认识了他的脾气。”
(2).单独用在句子头上,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之后便怎么样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