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韦庄唐代〕《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何须见我眼偏青,
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
蜀郡文君小来识。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
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如今世乱独翛然,
天外鸿飞招不得。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霓旌绛旆忽相寻,为我尊前横绿绮。一弹猛雨随手来,
再弹白雪连天起。凄凄清清松上风,咽咽幽幽陇头水。
吟蜂绕树去不来,别鹤引雏飞又止。锦麟不动惟侧头,
白马仰听空竖耳。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坐中词客悄无语,
帘外月华庭欲午。为君吟作听琴歌,为我留名系仙谱。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凄凄清清松上咽咽幽幽陇头水

凄凄(淒淒)qī qī
(1).悲伤貌;凄凉貌。《关尹子·三极》:“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悽悽然。”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悽悽《明月》吹,惻惻《广陵散》。” 唐 欧阳詹 《怀忠赋》:“思悽悽而填臆,泪淫淫以盈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 休文 腰瘦,问飞鸿何方逗留?料空林秋叶悽悽,恨池塘青草悠悠。” 清 顾炎武 《岁暮》诗:“良友日零落,悽悽独无伴。”
(2).饥病貌。《后汉书·申屠嘉传赞》:“悽悽硕人,陵阿穷退。” 李贤 注:“悽悽,飢病貌也。”
不遑宁处貌。《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 仲尼 资大圣之才……悽悽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
(1).云兴起貌。《汉书·食货志上》:“其《诗》曰:‘有渰凄凄,兴云祁祁。’” 颜师古 注:“凄凄,云起貌也。” 宋 苏轼 《试笔》诗:“入我病风手,玄云渰凄凄。”
(2).寒凉貌。《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鷄鸣喈喈。” 晋 潘岳 《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唐 韩偓 《寄远》诗:“孤灯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宿滦河》词:“玉绳斜转疑清晓,凄凄白月 渔阳 道。”亦指凉风。《诗·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毛 传:“凄凄,凉风也。”
(3).悲伤貌。 南朝 梁 范缜 《拟〈招隐士〉》:“岁晏兮忧未开,草虫鸣兮凄凄。” 唐 长孙佐辅 《关山月》诗:“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 清 吴甡 《湘妃竹》诗:“遗恨满江湄,凄凄忆别离。”
(4).水下滴貌;水流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王逸 注:“凄凄,流貌。” 唐 拾得 《诗》之五二:“松拂磐陀石,甘泉涌凄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説起痛伤悲,这一派忠寃谁洗,恨天閽釜隔泪凄凄。”
(5).沾湿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状皃崯崯兮峨峨,凄凄兮漇漇。” 王逸 注:“凄凄,衣毛若濡也。” 唐 刘复 《春雨》诗:“如烟飞漠漠,似露溼凄凄。”
(6).草木盛貌。 唐 罗隐 《谒文宣王庙》诗:“晚来乘兴謁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 宋 王安石 《送吴叔开南征》诗:“春草凄凄緑,江枫湛湛清。”
(7).象声词。《吕氏春秋·古乐》:“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 帝顓頊 好其音,乃令 飞龙 作效八风之音。”
(1).寒凉。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唐 杜甫 《暮归》诗:“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宋 曾巩 《九月九日》诗:“凄凄风露滋,靡靡尘靄屏。” 清 姚燮 《卖菜妇》诗:“娘胸贴儿当儿衣,娘背风凄凄。但愿儿暖儿弗哭,儿哭剜娘肉。”
(2).悲伤,凄惨。古乐府《皑如山上雪》:“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须啼。” 宋 王安石 《勿去草》诗:“触目凄凄无故人,惟有芳草随车轮。”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夜已深,楼上主人促眠。窗外雨仍不止。异乡的虫声在凄凄的叫着。”
(3).萋萋。茂盛貌。 唐 无名氏 《甘棠灵会录》:“春草凄凄春水緑,野棠开尽飘香玉。”《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风亭弊陋,惟存荒草緑凄凄;月树崩摧,四面野花红拂拂。”  ——《漢語大詞典》
清清 qīng qīng
(1).清洁明澈貌。《晏子春秋·问下四》:“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 刘半农 《学徒苦》诗:“清清河流,鉴别发缕。”
(2).犹言白白地。《西游记》第一百回:“ 陈家庄 救生寺 内多人,天晓起来,仍治果肴来献,至楼下,不见了 唐僧 ……叫苦连天的道:‘清清把个活佛放去了!’”
(3).清越。《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独坐无聊,偶在门侧临街小轩内,拿壁间紫玉鸞簫,手中按着宫、商、角、徵、羽,将时样新词曲调清清地吹起。”
(4).清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许公 ﹞吃了一惊,颯然觉来,乃是一梦。那四句却记得清清,仔细思之,不解其意。”  ——《漢語大詞典》
松上
唐 张九龄 林亭寓言 更怜篱下菊,无如松上萝。
唐 王维 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解薜登天朝,去师偶时哲。岂惟山中人,兼负松上月。
唐 杜甫 雨 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
唐 杜甫 法镜寺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骈字类编》
风 ( 風 ) fēng/fěng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 姓。
风 [ fěng ]
◎ 古同“”,讽刺。
    咽咽 yè yè
    (1).呜咽哀切之声。 唐 李贺 《伤心行》:“咽咽学 楚 吟,病骨伤幽素。”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愁如 湘灵 哭 湘 浦,咽咽哀音隔云雾。”
    (2).谓声音低哑。 明 高启 《始闻夏蝉》诗:“翾翾纔得脱,咽咽未成喧。”
    形容有节奏的鼓声。咽,通“ 鼝 ”。《诗·鲁颂·有駜》:“鼓咽咽,醉言舞。” 毛 传:“咽咽,鼓节也。”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鷺振振,鼓咽咽。”  ——《漢語大詞典》
    幽幽 yōu yōu
    (1).深远貌。《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毛 传:“幽幽,深远也。” 清 龚自珍 《寒月吟》:“幽幽东南隅,似有偕隐宅。”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你觉得这一种‘冷处浓’的幽幽的乡情,是异国他乡所万尝不到的!”
    (2).寂静貌。 宋 苏轼 《和陶拟古》之三:“客去室幽幽,鵩鸟来坐隅。”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幽幽斯轩,茨户瓮牖。” 清 钱谦益 《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空堂莞秸正幽幽,高枕慙非抱膝流。”
    (3).(形容声音、光线等)轻微;微弱。 唐 温庭筠 《罩鱼歌》:“两桨鸣幽幽,莲子相高低。” 郁达夫 《采石矶》:“不过在这期间内,他对人虽不说话,对自家却总一个人老在幽幽的好像讲论什么似的。” 张天翼 《新生》:“路灯怪可怜地发着幽幽的亮光,叫人觉得比没有灯还要暗惨些。”
    (4).悠闲貌。 唐 吕岩 《又记》:“数载乐幽幽,欲逃寒暑逼。”
    (5).深暗貌。 唐 韩愈 《将归操》:“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 康有为 《泛漓江到桂林》诗:“瀰瀰桂水清,幽幽桂树直。”  ——《漢語大詞典》
    陇头水(隴頭水)lǒng tóu shuǐ
    (1). 陇山 顶之流水。 唐 于濆 《陇头吟》:“借问 陇头 水,终年恨何事。”《乐府诗集·汉横吹曲一·陇头》 郭茂倩 题解引《三秦记》:“其坂(指 陇山 )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谓 陇头 水也。”
    (2). 汉 乐府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陇头》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陇头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