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世磨治良玉出,刀圭点化大丹成。

方回元代〕《遇仇仁近出斋小饮次前韵五首

百斛明珠价尚轻,新诗倍蓰几连城。
即今自愧才将尽,如我初无语可惊。
涉世磨治良玉出,刀圭点化大丹成。
岂徒丽习资朋友,定霸须君主夏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涉世磨治良玉刀圭点化丹成

涉世 shè shì
经历世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故此二子者(指 伊尹 、 百里奚 ),皆圣人也,犹不能无役身而涉世如此其污也。” 唐 唐彦谦 《第三溪》诗:“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犂。” 谢觉哉 《不惑集·交心》:“涉世不深的和在新社会长大的青年学生则不一样。”  ——《漢語大詞典》
磨治 mó zhì
(1).打磨治理。 唐 李商隐 《韩碑》诗:“长绳百尺拽碑倒,麤砂大石相磨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龙砚》:“后其孙於京师得铁镜,背铭高古,有道人请为磨治。” 清 恽敬 《张皋文墓志铭》:“今皇帝加上列圣尊号, 盛京 太庙旧藏寳,例遣官磨治,篆所加尊号,刻入之。”
(2).磨砺;锻炼。 宋 叶适 《宋邹卿墓志铭》:“凡书籍所载,问学所讲,其道心人欲,出入不常,操揉磨治,乃克底善。”
(3).调治;调理。 宋 苏轼 《代滕甫论西夏书》:“臣私计之,终不以一日之快,而易终身之忧,遂用其言,以善药磨治,半月而愈,初不伤气,体力益完。”
(4).折磨整治。 杨朔 《春子姑娘》:“﹝ 刘大婶 ﹞说着捋起 春子 的袖子道:‘你们看看,把个孩子磨治成什么样子,还说不受气!’”  ——《漢語大詞典》
良玉 liáng yù
美玉。《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见美诗人。”  ——《漢語大詞典》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1.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2.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3.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4.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5.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6.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7.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8.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 到。如:「出席」、「出场」。
  10.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1.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1.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刀圭 dāo guī
(1).中药的量器名。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 王明 校释:“刀圭,量药具。 武威 汉 墓出土医药木简中有刀圭之称。”《本草纲目·序例》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凡散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一撮者,四刀圭也。” 唐 崔元略 《赠毛仙翁》诗:“度世无劳大稻米,昇天只用半刀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周琰》:“更赠公良药一刀圭,服之必效。”
(2).指药物。 唐 王绩 《采药》诗:“且復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明 单本 《蕉帕记·赠帕》:“愿今宵,刀圭入口,寒热霎时消。”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夫 卢梭 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寳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 法 美 文明之胚胎,皆基於是。”
(3).指医术。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便携家共住。”
(4).乳酪类的食物的别名。 宋 陶谷 《清异录·草创刀圭》《高丽博学记》:“酥名大刀圭,醍醐名小刀圭,酪名水刀圭,乳腐名草创刀圭。”
(5).汤匙。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斟羹者或借瓢名,惟 江 南 运河 而东,至 浙江 、 福建 数处,谓之刀圭。音如条耕。”  ——《漢語大詞典》
点化(點化)diǎn huà
(1).玷污风化。《宋书·颜竣传》:“今皇明开耀,品物咸亨,伤俗点化,实唯害焉。”
(2).道教指点物成金。 唐 刘得仁 《送祖山人归山》诗:“不説金丹能点化,空教弟子学长生。” 金 元好问 《汴禅师自斫普照瓦为研以诗以饷为和》之二:“点化铅仍见,坚凝铁易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桓侯》:“香草久枯,恰得七茎,遵方点化,家以暴富。”
(3).泛指用法术使物变化。《西游记》第五十回:“西方路上多有妖怪邪魔,善能点化庄宅。”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 八戒 不知是点化出来的幻境,只道是神仙居处的宅第。”
(4).谓加以点染而使之美化。 宋 周必大 《己未二月十七日会同甲次旧韵》:“红紫丁寧容老圃,丹青点化属诗仙。” 宋 叶适 《王简卿侍郎以诗赠王孟同王成叟之侄也辄亦继作》诗:“点化谢琱刻,涵濡透晶荧。”
(5).指点。《朱子语类》卷七:“古人於小学存养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学只就上面点化出些精彩。”
(6).据前人诗句加以改造。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 山谷 之诗,有奇而无妙,有斩絶而无横放,铺张学问以为富,点化陈腐以为新。” 郭沫若 《雄鸡集·一唱雄鸡天下白》:“做旧诗词每每讲究字句要有来历,要从旧文献里脱胎换骨地点化出来。”
(7).指僧道用言语方术启发人悟道,化凡人为仙人。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待他两个偿了宿愿,贫道然后点化他,还归正道。”《英烈传》第四二回:“方才路上遇着的道人,戴着铁冠,想就是题诗点化我来。”《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宝玉 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  ——《漢語大詞典》
大 dà/dài/tài《國語辭典》

大 [ dà ]

  1. 在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而言。如:「大山」、「大河」、「大雨」、「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2. 最年長的、排行第一的。如:「大哥」、「大伯」、「大媽」。
  3. 表示尊敬之詞。如:「拜讀大作」、「尊姓大名」。
  4. 不平常、重要的、偉大的。《文選·石崇·思歸引序》:「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
  5. 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大年初一」。
  1. 表程度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大搞活動」、「天已大亮」、「大有出息」。
  2. 與「不」字連用,表次數少或程度淺。如:「她不大出門見人的。」、「他不大愛抽菸。」、「小侄兒還不大會講話。」
  3. 很、非常。《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長公主大以是怨光。」
  4. 差不多、不很精確。如:「大約」、「大概」、「大略」。
  1. 與「小」相對之詞。《孟子·梁惠王上》:「小國不可以敵大。」
  2. 年紀較大的人。如:「你們一家大小都要來吃喜酒喔!」
  3. 姓。如唐代有大明,金代有大興國。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誇耀、自以為是。如:「誇大」。《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大 [ tài ]

  1. 至高無上的。清·江沅《說文釋例·卷上·釋字例·大》:「古兄作『大』,不作『太』、『泰』。《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后』,後人皆讀為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通「太」、「泰」。

大 [ dài ]

  1. 參見「大夫 」條。
丹成
唐 李商隐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写真存焉 紫府丹成化鹤群,青松手植变龙文。
唐 吕岩 七言 其八十二 未炼还丹且炼心,丹成方觉道元深。
宋 苏轼 朝云诗,并引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元 宋无 鹤 毛骨珊珊白雪清,千年世上顶丹成。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