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琴鸣(琴鸣)
唐 李白 杂曲歌辞 悲歌行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唐 卢仝 新蝉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唐 朱庆馀 赠道者 风起松花散,琴鸣鹤翅回。 ——《骈字类编》
唐 卢仝 新蝉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唐 朱庆馀 赠道者 风起松花散,琴鸣鹤翅回。 ——《骈字类编》
初九 chū jiǔ
《易·乾》:“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按《周易》每卦六爻。第一爻为阳爻者,称为“初九”(“九”,称“老阳”)。表明事物正处于发展变化的初级阶段。后因以“初九”谓尚未发迹之时。 北魏 高允 《徵士颂》:“初九而潜,望云而起。” 唐玄宗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序》:“朕昔在初九,佐贰此州。”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名-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 季节。如:「春日」、「冬日」。
-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名-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红烛(红烛)
唐 司空曙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唐 杨巨源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唐 杜牧 贺崔大夫崔正字 别夜酒馀红烛短,映山帆满碧霞残。
唐 裴諴 南歌子词三首 其三 簳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 ——《骈字类编》
唐 杨巨源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唐 杜牧 贺崔大夫崔正字 别夜酒馀红烛短,映山帆满碧霞残。
唐 裴諴 南歌子词三首 其三 簳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 ——《骈字类编》
结 ( 結 ) jié/jiē
结 [ jié ]
- 系(jì),绾(wǎn ):~网。~绳。~扎。
-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蝴蝶~。
- 聚,合:~晶。~识。~盟。~交。~集。~合。~党营私。
- 收束,完了(liǎo):~账。~局。~案。~果。~论。归根~底。
- 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
- 植物长果实:开花~果。~实。
双花(双花)
元 宋无 二乔卷 国色双花相并栽,周郎分得小枝来。
元 郭钰 怨别 寒灯不作双花梦,罗帕啼痕点点匀。 ——《骈字类编》
元 郭钰 怨别 寒灯不作双花梦,罗帕啼痕点点匀。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